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天津:农业保险护航乡村振兴

天津:农业保险护航乡村振兴 [《金融世界》2020年07月号 ]

根据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定位,围绕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天津政策性农险体系不断完善,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为农民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记者李亭)根据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定位,围绕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天津政策性农险体系不断完善,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为农民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险托底分散生产经营风险

今年端午节期间,一场冰雹来袭,造成天津部分区域农业受损严重。冰雹过后,记者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宏宇蔬菜种植基地内看到,大棚篷布被冰雹砸过的痕迹密密麻麻,部分篷布被大风刮坏,农作物也不同程度受损。

“28个大棚受损,更换一个篷布连工带料得花三四千块钱,幸好提前购买了设施险,保险公司已经查勘过了,赔付后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基地的损失。”该基地负责人王俊刚说。

冰雹发生时正值春玉米成熟期,玉米种植农户也受损严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郑怀国介绍,此次冰雹导致公司承保的武清区汊沽港镇、史各庄镇两个乡镇约3万亩的玉米受损,预计公司能赔付350-400万元。

记者从天津银保监局了解到,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天津银保监局立即指导保险公司启动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灾防损工作。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先后派出查勘人员近200人次、查勘车辆近100台次、无人机20台次投入理赔查勘工作中,赔付涉及农户5600余户,赔偿面积4.4万余亩,赔偿金额1100万元。

作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器,农业保险不仅帮农户分散了自然风险,也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天津鼓励保险公司围绕蔬菜、生猪、鸡蛋、牛奶等产品,提供收益保障类保险产品,包括价格指数保险和“保险+期货”模式等,并对每个保险产品在疫情期间提供的全部风险保障,给予一定的补贴。

天津银保监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末,天津市政策性农险累计承保农户超过553万户,承保各类牲畜2323.03万头,农作物和温室大棚4109.32万亩,累计为天津市农村经济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1372.3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超过13.66亿元,对弥补经济损失、稳定农民收入、迅速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策发力推动农险“扩面、增品、提标”

围绕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天津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目前,天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已由开办初期的6个险种,扩大到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和生猪、奶牛等种植养殖业在内的19个险种,关系民生的主要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和生猪等承保覆盖率超过85%。

同时,将保险机制与期货市场相结合,推出玉米价格、鸡蛋价格“保险+期货”产品,进一步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风险分散,打破传统模式下保险公司和参保农户风险集中难题,形成了多元化风险分担机制。

为了贴合农民生产实际,天津将小麦、水稻的保额由300元/亩提高至500元/亩,玉米保额由300元/亩提高到400元/亩,棉花保额由400元/亩提高到600元/亩,暂时将天津市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从1000元增加至1500元,育肥猪保险保额从700元增加至800元。

今年,天津印发了《关于加快天津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保险深度达到3%,农业保险密度达到800元/人,并提出了探索开展收入保险试点、稳步推进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完善保险条款和费率拟定机制、明晰政府市场权责边界、建立农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等多项具体措施。

天津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创新,研究开发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更适应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同时,立足天津农业结构转型,探索开展水产养殖保险,研发海水养殖风力指数保险;开展蔬菜、水果、花卉保险,提升品牌效应;拓展畜牧养殖保险,延伸保险服务至加工、运输、销售、质量保证等全产业链;开发休闲农业保险,为观光体验、休闲采摘、田园度假等提供一揽子综合保险服务。

科技赋能提高农险服务能力

随着智能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卫星定位、遥感、无人机巡航查勘、智慧农险平台等各项新科技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农险服务能力。

疫情期间,针对实地查勘难题,天津指导各农险经办机构通过线上方式,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业保险承保和理赔服务。

在投保阶段,农户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保险公司告知投保意愿,并提供保险标的影像资料,由农险工作人员记录在案,保险公司通过短信、微信确认投保信息后出具保单。

在出险理赔阶段,保险公司支持农户按要求自助拍摄损失标的照片或短视频,留存无害化处理过程影像并提供标的死亡原因鉴定及无害化处理等证明资料,由后台工作人员通过业务系统进行远程查勘定损并理算赔付。

除线上投保理赔外,无人机查勘、遥感等技术在农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郑怀国介绍,公司2019年的海外农险承保中,已经使用遥感验标、地块确认等手段,探索出了一套以科技赋能的农险承保、理赔、服务的管理办法,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其推广和应用。

“以往办理国内农业企业的海外项目保险,需要派遣人员赴现场验标、查勘、理赔,面临路途遥远、差旅费用高、人工测产定损存在偏差等问题,不仅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成本,客户也对理赔效率不认可,但运用遥感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郑怀国说,“未来科技将重塑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降低农业保险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上海深化自贸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在沪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资金池、FT账户、外管改革等重点体现通、融、兑便利的自贸政策,在创新业务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实体经济的服务。


银行业产品服务“新”点子 为实体经济聚势赋能
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不断进行业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对冲了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


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使得银行业更加深刻认识到线上化经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速精细化、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之路。


农险创新成果丰硕 未来仍需增加产品创新供给
在政策支持鼓励下,保险公司纷纷推进农业保险创新,但目前在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仍需多措并举,提升保障能力。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