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上海深化自贸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上海深化自贸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金融世界》2020年07月号 ]

在沪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资金池、FT账户、外管改革等重点体现通、融、兑便利的自贸政策,在创新业务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实体经济的服务。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王淑娟)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高新技术企业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业务、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企业一次性外债额度登记业务……今年以来,上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落地了一系列金融创新项目,在满足企业跨境融资需求的同时,极大程度提高了企业跨境金融业务的灵活度和便利性。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初衷是服务实体经济。在沪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资金池、FT账户、外管改革等重点体现通、融、兑便利的自贸政策,在创新业务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实体经济的服务。

一个资金池就可实现本外币资金跨境调拨

长期以来,跨国企业集团需要设立本币和外币两套资金池,才能同时满足本外币资金的跨境调拨需要。由于人民币和本币不能混用,如果本外币转换必须要结售汇,涉及大量审批手续和汇兑成本。

日前浦发银行成功为化工物流“第一龙头”密尔克卫搭建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首个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企业得以实现集团内、境内外资金的高效归集。

全功能型双向资金池有什么突破和亮点?据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功能型资金池具有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合一、账户内资金可兑换、跨境资金收付便利的优势,跨国企业集团搭建一个资金池即可满足本外币资金统一调度的跨境调拨需求,并可灵活选择币种,大幅提高资金使用自由度,便利化程度与国际一流的现金池(Cash pool)服务一致。

全功能型资金池还可以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支持企业集团在境内的人民币资金归集,实现集团内现金流的有效配置。此外,全功能型资金池的主办企业并不局限于境内企业,境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开立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N)成为主办企业,使跨国企业集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并且,全功能资金池的资金用途中可用于境内市场投资。

密尔克卫成立20余年,是专业的化工供应链服务商,全球最领先的跨国化工企业如巴斯夫集团、陶氏集团、阿克苏集团等都是其大客户。得益于此次新政,密尔克卫获得了浦发银行为其量身定制全功能型资金池的服务方案。密尔克卫2016年就在香港设立平台开拓海外市场,作为一家“走出去”企业,集团计划在亚太区及欧美市场新设多家子公司以拓展境外化工品供应链业务,但是出于管理需要,亟需在全球化布局中解决境外资金安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创新举措促金融服务与国际接轨

全功能型资金池的服务让以密尔克卫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体会到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日益提升的营商环境和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其成功实践也为试点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统一本外币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示范。

这也将有效推动自由贸易账户在全球财资管理中心的应用,吸引更多国际财资管理中心功能引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密尔克卫公司副总裁缪蕾敏表示,根据公司战略布局,正筹划通过香港子公司抓住疫情后海外资产价格处于低位的时机,通过并购实现海外扩张。这必然会产生跨境资金管理需求,尤其需要解决境外资金安全管理、跨境资金灵活调拨、财务成本有效控制等问题,而全功能型资金池消除了企业跨国经营的后顾之忧。“有了双向资金池,我们就可以实时地、很便利地、高效地从我们境内的这些所有实体公司往境外调拨资金,支持我们的全球化战略。”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正紧锣密鼓开展,总部型企业作为新片区“7+5+4”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能够持续为新片区发展带来产业乘数、消费带动、劳动就业等多重效应。

“从之前的不同币种分开管理,向更加贴合企业经营实际需求的角度优化。同时支持资金跨境流动,有利于企业将资金快速便捷运用到产业链上各成员单位,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浦发银行金桥支行行长王汉斌指出,银行在做好KYC(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户)的基础上,形成企业白名单。白名单中企业通过资金池跨境收付,事前不需要提供资料,大幅降低工作成本。

以浦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正持续推广上海自贸区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落地的金融新政策。据悉,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浦发银行利用资金池政策提高了跨国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效率,目前已与逾230家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合作,服务客户涵盖了新兴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客户,还吸引异地公司和知名外资企业在上海设立资金平台,为自贸区带来了新的客户。

以今年3月底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启动的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业务为例,工行、交行、建行等机构纷纷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不断上量,为上海全市产业链、供应链“两链”和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工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境内外机构的紧密联动,工行为上海临港新片区内的客户办理了国内信用证福费廷跨境转让业务,通过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为新片区内的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客户降低了财务成本,以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按下“快进键”

无论是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还是跨境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业务,都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新政的创新落地项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高度重视支持新片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今年以来,采取联合制定新片区贷款贴息办法、鼓励信贷支持、允许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精准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

《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5月正式发布,从落实对外开放、强化制度创新、培育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服务保障五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着力推动外资机构“来得多”、金融创新“走得远”、金融品牌“打得响”、服务实体“干得好”、金融资源“留得下”。

此外,《若干措施》还提到,要发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开展“监管沙盒”机制,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试验港。

据悉,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还将在其主城区核心位置打造金融集聚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建筑群,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和功能性平台入驻。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武伟表示,《若干措施》将服务国家大局、对标国际一流、聚焦先行先试,将立足于临港新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聚焦新型金融业态创新发展、跨境资金流动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更有力度的开放突破举措和更大程度的风险压力测试。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天津:农业保险护航乡村振兴
根据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定位,围绕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天津政策性农险体系不断完善,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为农民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


银行业产品服务“新”点子 为实体经济聚势赋能
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不断进行业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对冲了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


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
疫情使得银行业更加深刻认识到线上化经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速精细化、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之路。


农险创新成果丰硕 未来仍需增加产品创新供给
在政策支持鼓励下,保险公司纷纷推进农业保险创新,但目前在产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仍需多措并举,提升保障能力。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