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安倍新政”效果几何

“安倍新政”效果几何 [《金融世界》2013年02月号 ]

安倍政权的政策重点仅在于大胆的金融政策和灵活的财政政策,在结构改革方面尚无具体措施出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顽疾。

杨光 王晓蕊 金旼旼/文

为全球失去经济增长动力时间最长的发达经济体,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以来,日本一直深陷通货紧缩泥潭。

日本经济需要一剂猛药。而在去年底上台的新首相安倍晋三,带来了20年来最大胆的一次经济改革计划。

“安倍新政”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明确,就是将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促使日元贬值,在提高物价水平的同时刺激出口。

从财政政策上来说,出台了20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从货币政策上来说,成功逼迫日本央行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通胀目标从1%提高到2%。

日债成为经济新风险

日本政府1月11日推出总额为20.2万亿日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以克服通缩、刺激经济增长,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增发国债。

民主党执政时期比较重视财政重建,甚至冒着极大政治风险提高了消费税,而现任政权显然已经把这一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日本债务问题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风险。

在20.2万亿日元的刺激计划中,国库负担10.3万亿日元,地方政府和民间企业负担9.9万亿日元。为了融资,日本政府将追加发行大约5.2万亿日元国债,这使得日本2013财年新发国债规模将达到50万亿日元左右,大幅超过了此前民主党政府设定的44万亿日元新发国债上限。

日本连续20年政府开支庞大而经济增长疲软,如果以债务占GDP的比例衡量,日本政府已经成为比希腊政府更严重的负债者。一直依靠超额发债换取经济增长,世界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并不多,美国和日本算是其中的代表。美国维持债务平衡的能力在于其掌握着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而日本则是由于90%以上的债务都由国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持有,稳定性很强。

然而,日本国债基本没有收益,投资者的购买行为如果仅凭爱国主义来解释过于牵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持续通货紧缩的大环境之下,日债的实际收益是正值。

一方面,虽然日本长期深陷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意愿低迷,仅凭货币政策摆脱通缩的难度较大、时间较长,但如果日本政府坚持在物价水平达到目标之前不收手,那么距离通货膨胀再次出现并不会太遥远。

另一方面,日本过去10年虽然持续经历通缩,但日本政府的负债投资、日元升值和通缩三者在过去已经构成一种平衡。一旦日本物价水平真的如安倍政府所期望的那样上涨2%,现有体系将难以维持,日本金融机构的资产贬值和抛售将无法避免。除了日元债务,日本人还持有高达1.1万亿美元(将近美国公共债务总额的10%)的美国国债,如果日本爆发金融偿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远超过欧洲一些国家造成的伤害。

宽松举措对抗通缩

1月22日,日本央行在结束为期两天的金融政策会议后宣布,日本央行将在资产购入基金以现行方式完成既定资产购入日程后,自2014年初起,“不设期限”每月购入一定额度的金融资产。对于2014年起的每月购入额度,日本央行设定为13万亿日元,其中,长期国债约2万亿日元,短期国债约10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央行近10年来首次连续在两次金融政策会议上出台货币宽松措施。

同时,日本央行明确引入了同比上涨2%的“物价稳定目标”。2012年2月,日本央行一度引入了1%的“中长期物价稳定标的”,但被新上台的自民党政府指为“保守”,且缺乏明确约束力。安倍晋三此前反复施压央行,要求明确2%的通胀目标,并威胁央行若不从命,政府将修改涉及央行独立性的相关法律。

日本央行在金融政策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强调,此次将“中长期物价稳定标的设为1%”的说法改为“物价稳定目标为2%”,是因为日本央行认为,随着日本各领域经济主体竞争力和增长动力增强,日本可持续的稳定物价水平也将有所提高。尽管日本现存的通缩预期在长期低迷的经济景气下已经成形,但如果经济增长动力得到切实提升,实际物价上涨率将逐步提高,家庭、企业的物价预期也将随之上升。

当天,日本政府与央行还发表共同声明指出,为帮助日本尽早摆脱通缩,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日本政府将与央行将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合作。

其中,日本央行将在确保国内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以物价同比上涨2%为目标不断推行货币宽松措施,帮助日本经济实现健康发展。而日本政府将通过灵活的宏观政策提升日本经济的竞争力和增长动力,包括加大向创新性研究的投资力度,大胆改革社会保障、税收等各项制度,以推动日本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各方评价褒贬不一

对于号称“安倍经济学”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日本国内外的评价褒贬不一。

日本国内企业界对安倍的激进政策普遍表示欢迎,尤其日元走弱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和信心的改善作用招来一片赞许。但国际社会对于日元贬值可能引发的货币战则表达出了深深的忧虑。针对安倍誓言压低日元刺激经济的言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表示,不支持任何国家推行竞争性贬值。

就日元的贬值趋势,日本汽车、电子等出口型制造业企业给予高度评价,因为日元走软将直接提升相关企业的盈利空间。

据估算,对美元汇率每降低1日元,丰田公司年度经营利润将增加3.97亿美元,日产公司将增加2.27亿美元。

佳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御手洗富士夫表示,适当的日元汇率应该在95〜105日元对1美元。日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则认为,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中性区间”约为100比1。

不过,也有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对日元过度贬值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表示忧虑。

由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的能源危机导致日本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日元贬值将推高能源进口价格。日本总研1月发布报告称,如果今后一年间日元汇率始终在90日元对1美元水平,仅燃料等进口成本的增加,就将导致相当于日本GDP0.6%的国民财富流向海外。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日本经济疲弱不振、债务规模不断膨胀的前提下,日元大幅贬值的预期可能导致投资者丧失信心,进而竞相抛售日元资产,导致“日元极度贬值”,金融市场陷入动荡。

为此,日本全国银行协会会长、瑞穗金融集团总裁佐藤康博近日表示,日元对美元汇率保持在90左右比较合适。日本三大经济团体之一的日本商工会议所所长冈村正也指出,日元汇率应维持在1美元对85〜90日元之间。

而海外对于安倍政府公开干预日元汇率的做法则是一片指责。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乌留卡耶夫、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等均认为,安倍政府主张的货币宽松政策将使全球市场流动性过剩,日元急剧贬值可能成为新一轮“货币战争”的导火索。而美国方面则表态称,日本自民党政府通过日元贬值牺牲贸易对象国的利益,为促进日本经济增长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令人无法接受,如不停止,将采取对抗措施。

安倍剑指参议院选举

安倍频繁出台刺激措施,使日本经济形势近期重新引起全球关注。

分析认为,号称“安倍经济学”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并不能根本解决日本经济顽疾,安倍的真正意图,在于凭借政策的短期效果,帮助自民党在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获得更多支持。

回溯历史可以发现,安倍的政策并不新颖。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均采取了许多类似措施,但效果往往是昙花一现。分析认为,安倍政权推出各项经济刺激计划的目的,并非彻底提振经济,而是凭借其短期效果,帮助自民党在今年7月的参议院选举中获得更多支持。

历史经验证明,日本政府凭借货币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提振经济。由于日本长期陷入通货紧缩,企业、个人都倾向于持有资金,减少投资消费,因此,无论央行如何宽松,都不能造成信贷增长。上述“流动性陷阱”导致日本央行的开闸放水与家庭部门的节流蓄水在最终结果上相互抵消。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陈鸿斌指出,日本央行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日本家庭部门的现金持有量几乎与日本央行的购债规模同步扩大。在通缩预期下,不断“升值”的现金成为家庭最好的投资,家庭宁愿储蓄而非消费或投资,而居民需求疲软又引发更大通缩压力,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尽管日本央行不断扩大宽松规模,旨在推动日本经济走出通缩泥沼,但分析认为,其实际效果难以于短期内显现。2012年,日本央行前后5次加码,将资产购买规模从55万亿日元扩大至101万亿日元,但日本国内物价水平并未提升。日本总务省去年12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该国除去生鲜食品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为99.5,同比下降0.1%。

分析认为,日本经济的症结并不在于企业融资困难,而是融资意愿萎靡,只有配合政府方面放松规制等结构性改革,日本才能真正摆脱通缩。

目前安倍政权在结构改革方面尚无具体措施出台,仍处于讨论阶段,其政策重点仅在于大胆的金融政策和灵活的财政政策。

对于总额为20.2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分析人士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因为其中真正的额外开支仅有灾后重建等基建部分,刺激效果限于短期之内。而日本当前最需要的是长期政策,以提升潜在的经济发展速度。

目前,安倍政权的主要考量还是出于政治层面。尽管自民党此前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在参议院,民主党仍保有最多席位。1月7日,安倍在出席执政党新年首次联络会议时,表达了拿下参议院选举的决心,并指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以实际成果回应国民重振经济的呼声”。近期安倍政权主导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意在于经济领域速见成效以笼络人心,其功利性显而易见。

作者系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货币战争悬疑再起
发达经济体加速印钞或引发新货币战争,中国宜做好应对准备。


欧洲复苏在望
欧元区经济今年上半年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下半年出现企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农村金融之国际经验
金融体系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的经验。


奥巴马的下个四年
美国迎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奥巴马新任期将寻求经济平稳发展。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