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洲的多事之秋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崇大海 张正富 吴丛司 沈忠浩/文

近日,欧元区发生一系列重大事件,让夏天假期过后的欧洲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从“三驾马车”重回雅典,到欧洲央行的购债行动,再到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欧洲稳定机制(ESM)的裁决,一连串的行动不仅决定着危机的走向,还牵动着全球的神经。

希腊与西班牙深陷困境

9月对欧元区而言,是紧张而忙碌的一个月。

首先,希腊问题再度发酵。

希腊政府要求将减赤计划期限从2014年延后两年至2016年,但遭欧盟各方拒绝。此后,由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组成的“三驾马车”工作组再赴雅典,对希腊政府提出的115亿欧元的减赤与经济改革新计划进行评估。

目前,双方谈判在降低工资与养老金、裁减公务员等问题上陷入僵局。如果谈判破裂,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将再次上升。

不可否认,在“紧缩改革换救助”的道路上,希腊人正走得越来越艰难:国民经济连续5年衰退,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萎缩6.2%;整体失业率超过22%,仅次于西班牙,为欧元区失业率第二高的国家。再加上多项既定改革因大选风波而停滞,希腊的处境令债权人几近绝望。

目前,欧洲领导人正在琢磨,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希腊“名正言顺”地留下来,即开出让希腊留在欧元区的条件,其核心要义是希腊必须坚决执行承诺的紧缩和改革政策。但以希腊目前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其在2014年达成减赤目标的前景十分暗淡。

于是,摆在欧洲领导人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允许希腊将“达标”期限延长两年至2016年,但这意味着救助方需多支出约200亿欧元;二是对希腊债务进行第二轮减记,这意味着公共债权人很可能要承受损失。

其次,西班牙问题不断升温。

由于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业暴露的坏账越来越多,市场预期西班牙将不得不寻求欧盟的全面救助。

虽然欧盟曾批准向其提供1000亿欧元的银行救助资金,并允许其将减赤“达标”期限延长一年,但仍难以扼制形势的恶化。今年一季度,西班牙公共债务总额达7745.49亿欧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而根据西班牙央行发布的数据,6月份西班牙银行业不良贷款总规模已升至1643.6亿欧元,不良贷款率达9.42%,创历史新高,反映了西班牙银行业的形势仍在持续恶化。

有分析人士担心,1000亿欧元的“局部救助”将捉襟见肘,既难以拯救西班牙银行业,也不足以切断银行业危机与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

此外,西班牙经济衰退程度加深、地方债务形势恶化,给西班牙公共财政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西班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终值数据显示,西班牙二季度GDP环比萎缩0.4%,同比萎缩1.3%,6月份失业率也已升至创纪录的24.8%。同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宣布,将请求西班牙政府根据流动性计划向其提供50.2亿欧元的资金援助,巴伦西亚和穆尔西亚也都表示需要中央政府救助。

鉴于短期内无法破解银行业危机、经济衰退、地方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西班牙可能终将被迫寻求类似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的全面救助。

欧洲央行和德国施救

伴随坏消息的,也有一些好消息。

欧洲央行9月6日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后,欧洲主要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欧元对美元汇率立即出现大幅攀升。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的行动向市场证明了其捍卫欧元的决心,也给市场带来极大的信心。另外,欧洲央行设立的购债条件与“冲销”流动性的承诺,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外界有关购债引发流动性过剩的担忧,并更有利于欧盟整顿财政纪律。

渣打银行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欧洲央行的行动使得欧元区国家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力更强,并有效地控制了危机蔓延的风险,同时还能显著降低那些遵守财政纪律国家的国债收益率。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冈特拉姆·沃尔夫表示,欧洲央行出台的购债计划,起到了稳定市场的关键作用。

他说,此前市场对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形势极为担忧,认为一旦这两个国家寻求全面救助,欧元区将被压垮,而欧洲央行通过其新出台的购债计划,将扮演重债国国债“最后购买者”的角色,大大降低了欧元区因大国求救而面临崩溃的风险。

此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9月12日裁定欧洲稳定机制(ESM)不违宪,使得欧元区在应对债务危机之路上又清除了一块绊脚石。

分析认为,此次ESM顺利“通关”德国,将直接对欧债危机进程产生三大利好:

首先,欧元区的金融“防火墙”将实实在在得到加强。 

目前,欧盟应对债务危机的策略还是以救助为先,使得欧盟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4400亿欧元的资金捉襟见肘。在此情形下,ESM将大大补充欧洲的救助资金,有效缓和市场的担忧情绪。

其次,今年欧盟夏季峰会出台的一揽子危机应对新举措得以推进。

在夏季峰会上,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策略,其中多与ESM有关。ESM原定于今年7月1日启动,但后因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卡壳”,使得与之相关的欧债应对措施处于停滞状态。

其三,为欧洲央行宣布的新国债购买计划清除障碍。

欧洲央行9月6日公布新国债购买计划,也与ESM相关,因为新国债购买计划启动的关键前提是,受困的欧元区成员国向EFSF或者ESM寻求救助,申请援助资金购买该国国债,为欧洲央行提供支持。可以说,欧洲稳定机制启动后,欧洲央行的新国债购买计划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欧债危机掣肘全球经济

就在欧元区接连传出利好消息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流年不利”。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制造业就业指数跌至51.6,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8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9.6万人,但大大低于7月份14.1万的水平,也不及经济学家普遍预期的12.5万;7月份美国对欧盟27国出口环比下滑11.7%,对德国出口额创2010年2月以来最低。

今年伊始,欧美经济就呈现出时好时坏的特征,而欧美经济相互影响的因素也逐渐显现。美国智库彼得森研究所经济学家伯格斯滕表示,欧洲经济低迷削弱了美国的出口、就业与企业利润,并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降低了约1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预计,如果欧元区解体,美国在2013年也会出现衰退,失业率会重新达到9%以上。

为了刺激疲软的经济,美联储宣布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消息一出,美元对欧元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立即下跌,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随即上涨。许多经济学家也开始质疑,美联储的宽松政策不仅难以有效促进就业与投资,甚至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此外,“财政悬崖”阴影也时刻笼罩着美国经济,这也是就业数量迟迟不见增加的重要原因。同时,随着美欧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许多流向美国的资金也会转头流向欧元区,从而给欧美经济的平衡带来新的变数。

欧美经济的疲软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的负担更重。伯格斯滕表示,虽然欧美经济仍不景气,但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且经济增速仍保持在6%左右,将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绍尔特·达尔沃什也表示,未来欧元需要进一步贬值,以帮助南部国家调整经常账户。同时,新兴经济体在理想的状态下也应让其货币对欧元升值,以便为欧元区保持经常账户盈余留出空间。而汇率战也一直是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武器,未来这一武器是否会派上用场,仍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系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悬崖”边的美国
“财政悬崖”成美国经济最大风险,两党谈判前景尚不明朗。


欧洲“引擎”降温
德国经济滑入下行轨道,欧洲经济复苏需跨越三道障碍。


日本经济的内忧外患
日本经济增长内外动力不足,恐难逃衰退厄运。


南非:彩虹新生
巩固南非的发展成果任重道远,经济变革迫在眉睫。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