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产业 > 日本或重返核电

日本或重返核电 [《金融世界》2012年04月号 ]

“去核电化”导致电力缺口,未来能源危机可能迫使日本政府再次将目光转向核能。

杨光 何德功/文

2011年的“311”大地震导致日本制造业生产一度陷入瘫痪,尽管之后又经历了泰国洪灾的二次打击,但如今日本制造业产能已基本恢复。

然而,“去核电化”导致的电力缺口,又成为日本制造业发展的掣肘因素,未来能源危机可能迫使日本政府再次将目光转向核能。

电力不足掣肘制造业发展

“311”大地震及之后的海啸严重影响日本东北部地区,而该地区也是日本零部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生产的停滞给日本全国乃至全球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造成巨大影响。

如今,日本制造业已经重整旗鼓。日本内阁府3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月份核心机械订单额为7578亿日元,环比增长3.4%,增幅远超市场预期,显示日本企业投资支出持续增长,未来制造业有望继续为日本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供应不足将持续延缓日本制造业的重振。

电力稳定且廉价供给是确保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震灾引发的核泄漏事故彻底打破了日本的核安全神话,停止发展核能导致的电力缺口不是一时之痛,而将成为长期困扰日本的顽症。

核电在日本发电总量中占据1/3的份额。日本政府此前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占总电力供应由30%提升至50%,如今这一计划已沦为为泡影。

目前,全日本54座核电机组仅剩两座还在发电,到4月末,这两座核电机组也要进入定期检查,到时日本核电机组将全部停止运转。

此前于2011年夏天,日本东北电力、东京电力公司辖区被要求节电15%,关西电力辖区则要求节电10%以上。对此,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调查显示,日本约六成制造企业表示,如果像这样的电力紧张状况持续2〜3年,将被迫缩小或停止国内生产。

在电力缺乏、日元走高等逼迫下,日本制造业企业外移、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进程进一步提速。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目前日本公司为电力支付的价格已经比美国高40%,比韩国高1.5倍。另外,东京电力公司此前决定自今年4月1日起针对企业用户上调电费17%,相关举动将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降低日本制造商的竞争力。

重返核电确保能源供给

由于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日本全国反核呼声急剧高涨。日本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八成以上日本人主张全面废除核能设备。多年来高度依赖核电的日本被迫增加化石能源进口,提高火力发电量。

这一措施不仅导致日本进口额大幅上涨,贸易整体陷入赤字,长期来看也恐难以为继。尽管民间“弃核”呼声高涨,但由于缺乏合格的替代能源,未来日本可能重返核能。

2011年,日本时隔31年首次陷入年度贸易逆差,规模近2.5万亿日元。核电站运转率处于低位,导致火力发电所需的燃料进口额居高不下,而出口方面则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出现萎靡。这一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日本贸易逆差陷入常态化,未来日本经常项目收支也可能陷入逆差,这意味着日本将不得不动用过去积攒的财富来确保能源进口等。

火力发电取代核电,导致日本各电力公司经营成本大幅攀升,纷纷陷入亏损。如果2012年所有核电机组停止发电,用火力发电代替,电力公司亏损将进一步深化。

更为严重的是,日本可能难以保障火力发电燃料液化天然气的进口。2011年日本消费的液化天然气中,28.1%从中东国家卡塔尔、阿曼和阿联酋进口。目前美国和伊朗局势紧张,一旦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日本近1/3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将受阻。

为了解决火力发电燃料问题,三菱商事等日本企业在积极获取加拿大等国油气田的权益,但远水难救近火。

另外,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日本民众对再生能源抱有很大期待,但目前日本太阳能、风力等再生能源发电量不到日本发电总量的1%,且成熟技术的欠缺导致成本高、稳定性差,很难取代核电成为电力供应的支柱。

面对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日本政府未来或重新将目光投向核电计划。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3月11日宣布,将在政府内设立核电安全监管部门——核电监管厅,并制定新的核电安全规范。

很明显,此举意在挽救公众对核电站安全的信任,因为除继续发展核电外,日本在经济景气不佳、财政压力巨大的重重压力下,要解决能源危机并无其他有效选项。

作者系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银行“渡难关”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下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光伏告急谁之过
盲目扩张,导致了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


文化产业堪忧
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藏着不少危机。


新能源汽车新思维
小城镇潜藏大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打破传统思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