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三大风险困扰欧洲

三大风险困扰欧洲 [《金融世界》2012年03月号 ]

财政紧缩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欧洲经济前景仍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

本刊记者  吴丛司  沈忠浩/文   

欧盟统计局2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欧盟及欧元区2011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均环比下降0.3%,这是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首次环比萎缩。

分析认为,在全球复苏趋缓的背景下,欧洲各国为应对债务危机而实行的紧缩财政,进一步拖累了经济增长,紧缩与增长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重陷萎缩而不断激化。欧洲经济要在年内重拾增长,必须控制包括希腊问题、银行业问题、政局问题在内的三大风险。

紧缩与增长矛盾日益激化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债务高危国家如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纷纷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削减财政预算和公共开支。但事实证明,一味地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不仅将损害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且将持续增加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打击。

以希腊为例,该国议会2月13日凌晨通过了与欧盟和IMF达成的关于第二轮救援贷款的协议,为该国获取新贷款、避免债务违约创造了条件。根据该救援协议,希腊政府需实施新的紧缩措施,包括将私营部门的最低工资标准降低22%,年内减少32亿欧元政府开支并裁减1.5万名公务员等。然而,自采取紧缩措施以来,希腊经济严重衰退。此外,希腊国内不断爆发各种游行示威活动,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措施,民众和政府的矛盾愈发激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弗·布兰查德认为,过去要求紧缩政策的市场现在开始要求经济增长,这是“精神分裂的投资者”的怪诞想法。他警告说:“市场对赤字控制力度的加大作出积极反应,但如果加大控制力度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市场就会作出消极反应。”

财政紧缩仅仅是单一弥补性举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希腊等国可以通过承诺实施紧缩措施和出售国有资产为代价,依靠持续的援助方案再次渡过眼前的危机,但债务危机会不时卷土重来。另外,紧缩方案不仅损害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且将持续增加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打击。希腊等重债国无法在复苏尚未完成前大幅收紧财政政策。

重拾增长须控制三大风险

具体来说,欧洲经济要在年底重拾增长,必须控制三大风险:

第一,希腊风险,即希腊无序违约乃至退出欧元区可能造成的巨大冲击。

当前希腊风险的实质是其能否获得救助资金来偿还3月20日到期的145亿欧元旧债,避免“国家破产”和退出欧元区的命运,但作为救助方的欧盟和IMF为希腊设下严苛的救助条件,要求其减赤改革,触动了希腊政界和民众的利益,诱发大规模社会动荡。不过,为了避免希腊无序违约造成的传染效应,欧洲领导人恐怕只能继续施救。高盛表示,如果今年欧洲领导人能就欧债危机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欧元区的经济形势将在2012年中期至2013年间稳定下来。

第二,信贷紧缩风险,即欧洲银行业能否为欧洲经济复苏提供信贷支撑。根据去年10月底召开的欧盟峰会决议,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在今年6月底以前扩充至9%,为此,这些银行必须大幅增资,并减少放贷。

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欧洲银行不断收缩对外投资、贸易融资,对实体经济造成压力。虽然欧洲央行的再融资操作为银行注入了流动性,但仍未明显缓解信贷紧缩的迹象,欧洲实体经济仍将面临资金困境。

第三,政治风险,即大选背景下的欧洲经济社会改革能否持续推进,从根本上赢回投资者信心。

4月份,希腊将举行大选,大选期间和选后,希腊当局能否坚定地实施“痛苦”的财政紧缩和经济改革仍充满疑问。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明确指出,对大选之后希腊如何保证执行协议内容表示担忧。

5月,法国将举行总统选举,选后的法国国内改革和德法联盟立场问题均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当前反对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选情占优的情况下。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表示:“如果奥朗德当选,我们就得紧张地观察德法联盟如何发展。”

事实上,欧债危机暴露出的欧洲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必须依靠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对选情“绑架”改革进程的担忧,将可能使市场情绪在大选前后出现剧烈波动,对欧洲经济复苏再度造成冲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