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欧债危机后德国将主导欧洲经济

欧债危机后德国将主导欧洲经济 [《金融世界》2012年02月号 ]

欧债危机当前在欧元区内愈演愈烈,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至今深陷泥淖,传导效应令本就脆弱的欧元区其他国家紧张不已。

昆仑/文

欧债危机当前在欧元区内愈演愈烈,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至今深陷泥淖,传导效应令本就脆弱的欧元区其他国家紧张不已。欧洲各国纷纷释放出解决问题的迫切意愿,而这些或多或少站在本国立场的救助主张和方案,已悄然成为欧洲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筹码。

与颓势难掩的“欧猪”各国相比,德国经济的强势恢复,使其扮演欧洲经济“救世主”的欲望更加强烈,欧债危机极有可能成为德国主导欧洲的转折点。

欧元区国家难以实现债务货币化

欧洲正面临遭遇灾难性恶性循环的风险,在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的前后夹击下,经济增长举步维艰,几近陷入衰退。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表示,欧洲经济正在直线下滑。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已公开警告欧洲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不同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之势,美国经济已经重回缓慢的稳步复苏轨道。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建立的“经营全球”的华尔街金融体系,加上军工、科技、教育等行业作为经济支撑,其经济根基并未动摇。与此同时,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诱导美元贬值,将美国的债务风险转嫁给世界,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美国债务危机。

事实上,货币贬值可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利好,据测算,如果欧元贬值30%,意大利经济将会重新获得生机。但受到欧盟条约限制,欧洲央行虽然掌握货币发行大权,但由于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欧洲央行不大可能效仿美联储,通过债务货币化来缓解债务压力。

目前欧元区各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虽然是以欧元计价,但由于没有货币发行权,事实上他们是在以“外币”发债。欧元区国家政府无法让债券持有人相信,债券到期时一定有足够的流动性还债。由于缺乏保证,当一国债券市场出现风险时,恐慌情绪得不到遏制,投资者会担忧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问题,导致风险扩散。因此,对于欧元区各国而言,债务货币化同样难以实施。

欧洲各国利益博弈交锋激烈

虽然欧元区面临重重危机,然而欧元和欧元区都不会在顷刻间陷入崩溃。欧洲各国已经意识到欧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已表现出强烈的化危为机的意愿,提出各种解决危机的方案。

法国总统萨科齐主张欧盟或者其代理机构发行欧债统一债券,以筹集危机救助资金或者部分取代危机国家之主权债务。他强烈要求欧洲央行立刻履行所谓放贷功能,无限度购买危机国家债券,给市场提供流动性,以遏制危机进一步恶化和蔓延。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策略则是:深陷危机的欧洲各国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财政紧缩措施,执行可行的减赤和减债计划,修改欧元区经济货币联盟的一系列条约,以强化欧元区内部的财政和政治整合,尤其是要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对实行享乐主义的高赤字、高债务的国家施以铁腕处罚。

在危机形势下,欧洲大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既微妙又复杂的政治博弈。比较上述的救助主张,不难看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如何求同存异,相互妥协,成为目前欧洲各国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近日,法德两国正“小心翼翼”地向建立财政联盟迈步。虽然近期萨科齐同默克尔会晤之后表示,双方已经就建立财政联盟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但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分析认为,两者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依然明显。财政联盟一旦建立,欧元区各国将让渡自身财政主权,这必将引起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

而同时,由于建立财政联盟可能需要修改欧盟条约,英国、爱尔兰等国囿于国内政治压力表示反对,在之前举行的欧盟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拒绝签署包括建立财政联盟在内的欧盟新协议。他表示,如果修约内容涉及欧元区之外的国家,英国必然会要求法德等国做出让步,以安抚国内要求从欧盟夺回权力的反欧势力。

德国经济强劲增长主导欧洲事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法国在欧盟一直以领导者自居,倡议各国刺激经济,但一场欧元区债务危机,转变了莱茵河两岸权力的平衡。金融危机后,时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以领袖姿态号召欧洲各国对抗危机,但在欧债危机后,情况出现微妙变化,德国总理的各项主张得以通过,相反萨科齐沦为配角。

法德权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经济。现在欧债危机正以多米诺骨牌效应之势在传导。官方数据显示,欧洲银行业持有大规模的欧洲主权债务,其中,目前法国银行业的风险敞口最大,仅国内四大银行就持有4190亿欧元。近期标普下调了法国等9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法国评级遭下调后,市场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重建难度加大。

与欧元区各国经济整体颓势形成强烈反差,德国经济迄今为止尚未受到实质性打击,而且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复苏势头,2011年德国经济增速将达到3%。究其原因,德国强大的工业基础成为其在经济危机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并强劲复苏的根本保证。德国稳居世界第二大出口国,2011年出口总额预计将增长12%,创历史新高。此外,10年间德国年均通胀率持稳于1.6%,也为德国消费配置和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生态。

德国的经济强势伴随政治力量提升,甚至大有欧洲“救世主”的味道。在之前结束的欧盟峰会上,德国的想法基本贯穿了会议的内容和形式,其在欧元区的话语权分量愈来愈重。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德国相信法律的约束力量,认为只有欧元区各国统一标准、严守财政纪律,才能克服欧元区管理存在的结构性缺陷。默克尔强调,在没有严格财政纪律和财政联盟的情况下,不会发行欧元区债券。这就意味着财政状况良好的德国不会为鼓励过度消费、忽视发展实体经济的其他欧元区国家买单。

德国目前针对欧债所开出的药方都是近10年来自身改革政策的翻版。接下来,德国将继续扩大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增加国内经济实力,同时最大限度推行德意志化,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欧元区经济政府,加强财政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各成员国的财政体制,推进欧洲联邦国家政体。

毋庸置疑,德国一切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将成为欧洲未来经济体制的样板,德国按照自身模式打造欧洲经济蓝图,将借助欧盟改革,摆脱二战政治弱势地位,成功跻身欧洲经济领导者之列。如果“德国路线图”得以实现,经历过主权债务危机洗礼的欧洲完全有可能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发动机,届时德国将毫无悬念地成为欧洲经济的主导者。

本刊特约观察员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