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房地产基金逆势而起

房地产基金逆势而起 [《金融世界》2012年02月号 ]

本刊记者  王鹤 桑彤/文

楼市深度调控、传统融资渠道及信托融资收紧的大环境下,开发商对于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这一新融资渠道日渐倚重,房地产基金2011年逆势飞速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表明,2011年前11个月,共有26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募资总额达36.42亿美元;投资方面,前11个月,中国市场共完成房地产投资35起,交易总额22.20亿美元。

“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基金飞速发展的一年,无论在募资和投资方面均较往年实现大幅增长。”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傅喆说。

有业内人士估算,国内房地产基金存量规模已经接近一千亿元。

诺亚财富管理中心地产基金项目总监陈昆才说:“2011年以来,地产基金在产品立项和风控会议上身影频现。房地产基金的兴起,既有调控深化的客观外因,也有自主创新的内因,且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事实上,房地产开发贷款自2009年收紧,房企上市渠道亦被封堵,融资成本“次优”的房地产信托发行量随即开始猛增。数据显示,2010年,投向房地产的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超过2800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投向房地产的新增信托资金累计达3216.67亿元,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6797.69亿元。

然而,如今楼市成交疲软,开发商短期很难回笼资金。房地产信托逐步开始面临兑付压力,违约风险不断上升。银监会年中开始持续收紧房地产信托,加上信托公司自身为防范风险,主动减少房地产信托发行,信托融资量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持续大幅下滑。

多种融资渠道受堵,房企自然将目光转向房地产基金这一目前监管较少的新兴融资渠道。

事实上,市场中不乏早已涉猎房地产基金的房企,如金地、万科、中海、复地等,2011年下半年以来,包括万通地产、嘉凯城等房企纷纷设立基金,意在为自己的项目进行融资。

中诚信国际房地产高级分析师钟天翔对记者表示,在楼市调控、传统融资渠道及信托融资收紧的大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对于房地产基金这一新融资渠道日渐倚重。

陈昆才表示,房地产基金丰富了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的渠道。在美国,约有70%以上的开发资金来自于社会资本(公募及私募基金),但在中国,这一比例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基金占开发资金规模总量比例不足1%。

从投资角度来看,房地产基金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投资房地产只能买房子的局面。借助于地产基金,投资人可以将资金投向转向地产开发环节,分流积压在房地产流通环节的巨量资金,有利于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我国房地产基金正在发展壮大,专家认为,在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认真思考开发商依托市场资本的机制,正视开发商的资本输入从完全的债权型转向股权与债权并进。

中航证券首席研究员杜丽虹表示,尽管目前房地产基金的规模还很小,还不能指望它拯救地产行业的融资困境,只能说它是一个平台,一个通道。以后地产基金的规模肯定会扩大,而且应该会比目前信托规模更大。

实际上,鼎晖、黑石等资产管理人之所以垂青地产基金,就是看重其中的巨大市场空间。在黑石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房地产基金所创造的收入占33%,为最大创收部门,其次才是PE基金。

陈昆才说,虽然目前无法断言中国房地产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局,但随着众多地产基金的发起,地产基金正在构建自己的影响力,中外资房地产基金纷纷加快市场布局,角逐这个潜力市场。

万科、金地、复地、万通、嘉凯城等地产公司,均已积极布局房地产基金,为自身建立有效的融资渠道。

盛世神州、高和投资、建银精瑞等房地产基金公司则以“专业地产基金”吸引投资人。特别是盛世神州旗下的北京盛世神州房地产投资基金近日已正式完成备案,成为首只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

鼎晖、铁狮门等知名外资房地产基金,近年也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试水人民币基金,对中国本土房地产开发企业构成较大挑战。

傅喆表示,我国房地产基金运作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和标准,各机构对于基金投资方向、工具、策略及退出机制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目前尚无“最佳实践”可供参考。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