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城商行IPO困局

城商行IPO困局 [《金融世界》2011年11月号 ]

  城商行IPO,虽在2007年巅峰牛市中起笔,却至今迟迟未能续写。
  现在,无论是监管还是市场,似乎都不打算给城商行上市机会。进入2011年,“资产规模大于800亿元,净利息收入超20亿元”两项新指标的出台,又抬高了城商行上市门槛。自诞生之初便争议不断的城商行,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国有四大行重组、引资、上市三步走战略,较好地处理了股东与经营者,投资人与存款人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制衡关系,是国际上公认的,较好的银行治理方式,形成了一条银行上市水到渠成的通道。城商行发展路径也应如此,通过开放创新,将城商行做大、做强。”河南省银监局局长李伏安表示。

800亿元引发的争议
  2011年8月,又一家城商行——徽商银行初步拟定IPO发行数量。
  至此,城商行上市搁浅的4年间,杭州银行、重庆银行、大连银行、东莞银行,以及盛京银行已向证监会正式提交上市申请;江苏银行已获江苏省银监局通行证,正在向证监会递交正式申请材料;上海银行则向上海银监局递交了相关材料。
  据悉,虽然已有数家城商行向证监会发审部门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但目前进入监管层考量视野的只有江苏银行、重庆银行和盛京银行。这三家城商行或因本身质地相对优良,或因具备国家区域经济扶持概念,从而得到省级地方政府力挺。
  事实上,对于城商行IPO,监管层的态度并非始终“冷若冰霜”。银监会知情人士透露,城商行上市曾在去年有所动议。但2010年年底爆出的齐鲁银行金融票证诈骗案,以及汉口银行“假担保”等一系列事件,令监管层开始担忧其风险状况。
  今年年初,证监会曾提出一项指引,对拟上市城商行提出财务指标要求,资产规模大于800亿元,净利息收入超20亿元。业内质疑该标准设定过高,将80%以上城商行挡在上市门外,引起不少城商行反对。一位参与征询的城商行高管坦言,“对于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要求,参与意见征询的几家城商行做得都不错,但资产规模800亿元,划线有点高。”另一位城商行负责人也表示,“要求银行生息资产不少于800亿元,则实际总资产规模要求将比800亿元还要高。”
  “涉及上市门槛的内部指引主要由证监会制定,当然也会报有关部委,但能否上市,什么时候上市,主要取决于证监会。”银监会有关人士表示,“不过,相关银行在赴证监会申请上市前,要取得银监会监管意见书,有效期为半年到一年,届时没能上市就失效了。”
  据称,银监会建议证监会在上市标准方面不以规模设限,充分考虑城商行经营差异性,建议优先支持以“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为市场定位的城商行,同时,将农商行和城商行上市标准区别对待。显然,银监会更希望将城商行IPO推向合理轨道。业内专家指出,“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可以实现城商行从老地方国企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制度性转变。这对于城商行自身发展及地方金融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业内人士担心,按照这种政策,城商行似乎永远没有可能复制四大行上市道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这种划线更多是从政策性标准来看的,如果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就不应当以资产规模划线。事实上,小贷公司也有在境外上市的。”
  “以河南省为例,通常一个地市的产值在三五百亿元,最多七八百亿元左右,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产值能够达到上千亿元规模,更不用说西部地区。这反而会客观上刺激城商行为了提升资产规模,选择积极向外扩张、开设分支机构的进攻性战略。”接近银监会高层的资深业内人士表达了这种担忧。
  “希望未来能有全国第一家社区银行挂牌上市,让市场意识到,城商行上不上市,不是取决于规模,而是取决于它的定位、服务、盈利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李伏安指出。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业内对这一上市门槛要求分歧过大,证监会正在考虑进行调整,“甚至不排除取消对资产规模进行明确限定,遴选、扶持几家质量和效益居于前列的城商行优先上市的可能性。”
  监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城商行IPO迟迟未能开闸,除了对城商行风险的担忧外,主要还是源于对城商行未来发展方向的导向性考虑,“如果放行城商行进入资本市场,势必会催生其跨区域经营的冲动,这与当前监管意愿相违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已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比未上市银行做得更好,风险有向地方下沉趋势。近年来,城商行大规模寻求异地扩张带来极大风险隐患,其在治理结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提升远远不足。“齐鲁银行诈骗案给各家城商行的风控敲响了警钟,显然对城商行上市进程有所影响。”一位城商行战略发展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银监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近四成,增速为银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城商行全年新增分行116家,仅12月,新开分行就达23家。除一线城市外,重庆、武汉、长沙、南京等经济发达区域的二线城市,已成为城商行异地扩张新宠。从2005年上海银行获批成立全国城商行第一家异地分行到现在,城商行异地分行新增将近300个。
  此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潜在风险,也是导致城商行IPO搁浅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担心,“城商行很可能成为新一轮地方GDP增长输血机器。”一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爆发,城商行上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将会大得多。
  “不少行长喜欢配合地方垒大项目贷款,万一出现大案,就可能给银行带来致命风险。”前述城商行人士表示,“实际上,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都是城商行发放的,在地方政府看来,投资设立城商行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地方建设输血融资。”
  “在大中型银行急于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背景下,城商行受地方政府干预更多,接盘一些地方建设项目可能性更大,信贷投放可能会快速增加。实际上,不少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已触到监管红线,背后风险不能不密切关注。”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称。
  
整合大幕……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私人银行“离职潮”
国内私人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节利益分配,解决“高层分”与“基层合”的矛盾。


商业银行谋变
面对转型压力,大型银行将综合性、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中小银行则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商业保理“初长成”
作为银行保理的重要补充,商业保理潜力巨大,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制约。


谁为暴雨买单
大雨过后,保险公司执行适度宽松的理赔政策,放弃了一些自身利益,在社会责任与市场行为之间,险企也在纠结。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