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京企上市进行时

京企上市进行时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2009年,创业板开闸伊始,携华谊等明星企业“组团”到深圳举行上市仪式的北京代表团,受到了证监会领导亲自接待的高规格礼遇。

  在刚满一年期的创业板市场上,“北京军团”无论数量、质量都名列前茅;已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拟上市企业存量同样遥遥领先。

  不容置疑,在大浪淘沙的资本市场中,日益活跃的北京企业正在逐渐成为走在前列的“弄潮儿”。

  推出联保机制、出台企业上市意见,北京市目前正在积极打造主板“北京板块”、创业板“中关村板块”的资本蓝图。

  

京企“弄潮”创业板

  北京市金融局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新增A股上市公司35家。这一数字和年初本市提出发展20家上市企业的目标相比,已经远远“超额”。

  尽管是首次“登陆”资本市场,这些上市企业仍表现出不俗的“战绩”。35家新上市公司共计融资1280亿元,占今年全国IPO融资额的32.83%。

  在这些新上市公司中,有14家在创业板“抢滩”的民营企业。目前,创业板上的“北京军团”规模绝对名列前茅。

  不仅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异常活跃,北京市未上市、但已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存量同样不可小觑。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731家,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395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35家;其中,有明确上市意愿的企业405家,投资机构投资2年以上的企业200多家。

  “不夸张地说,北京已经将未来二十年上市企业的名额全部储备充足。”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朱元广表示,“北京获得风险投资或私募股权投资一年以上、目前尚未上市的企业共有173家,这将是下一步创业板的重点培育对象。”

  最近,一条“新规”的出台,更是为推动在京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提供了最佳时机。

  深交所日前发布通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2010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简称“10中关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发行总额为3.83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这种将中小企业打包捆绑、集合发债的方式,将大大缓解中关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饥渴。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金融局日前出台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更是首次明确将中关村股份转让系统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北京将加快发展中关村股份转让系统,进一步完善试点制度和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在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在京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未来,中关村企业将有可能在创业板上形成‘中关村板块’,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业内专家认为。

  

企业上市 政府发“奖金”

  面对巨大的“待上市”存量,北京市金融局对多年来辖区内上市企业的特点进行了客观地总结。

  他们发现:中小企业规模小、上市成本高仍是困扰北京市拟上市企业跨入资本市场大门的“拦路虎”。

  “以涉农企业为例,北京市共有饲料生产企业4000多家,但目前上市的只有不到十家。几千家企业捆在一起的总市值还没有几家上市企业多。这样的规模怎么和大企业、和国外的企业竞争?”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坦言。

  同样是涉农企业,燕京啤酒的品牌价值却高达100亿元。可见,涉农企业绝非不能做大、做强,无非是缺少做大、做强的途径和技巧。

  跨入资本市场,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涉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不足、农产品深加工链条断裂等问题,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积极推动涉农企业上市的根本原因,北京市金融局有着这样的思考。

  “在充分论证、调研的基础之上,瞄准上市的目标,结合扶持对象的具体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省市的经验,我们最终出台了这样一部推动企业上市的意见。意见共分为三个部分二十条。”朱元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纵观《意见》全文,对于企业负责人而言,最能对他们起到激励作用的措施莫过于这样一条——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重点培育企业,市及区县两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技术创新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给予支持。

  “在北京市出台推动企业上市的意见后,各个区县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摸准各区县的特点,形成由上自下、市区两线结合,推动企业上市的网格化系统。”朱元广透露说。

  

联动机制提速上市“专列”

  从实体经营转型为上市企业,不仅意味着融资渠道的拓宽,同时也对企业自身规范经营、业绩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产权不清晰,报表有瑕疵,经营地址、主要法人两年内是否变动——任何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上市企业的申请最终被驳回。

  “我们之前有一家实力非常不错的企业,就是因为申报材料中的一个小问题,整个上市的步伐就要因此往后推迟一大截。”朱元广回忆说。

  一家企业从提出申请到最终上市的全过程,不仅需要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审批,还需要20多个相关部门出具审批文件。

  而每个部门出具的文件都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过了这个“保质期”,所有这些基础性准备工作全部都需要从头来过。

  “北京市企业上市成本通常比较高,通常说来,中小企业IPO的前期费用一般在200万元到400万元,这样高昂的费用会给中小企业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影响他们上市的积极性。”朱元广介绍说。

  有没有可能将各个相关监管机构集中到一起“摆摊设点”,实现材料申报的“一条龙”,尽可能的缩短上市时间,降低企业IPO的前期运作成本?在这一构想之下,2009年8月,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各省市中建立了企业上市联动工作机制。

  “我们公司实行的是中外合资的红筹模式,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前,公司必须对红筹架构进行简单化处理,也就是必须进行红筹回归,这就需要商务部门批准。”刚刚在创业板实现上市的嘉寓股份公司董秘包钢对于联动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感受深刻,“实现红筹回归后,还要进行国有股转制、产权改制,需要请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具证明,这些如果没有金融局帮助我们和各个国家部委协调,最快也得明年才有可能上市。”

  据介绍,自2009年8月启动以来,联动机制已为30余家企业解决了上市相关问题。

  而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规模有限、对中介机构缺乏吸引力的特点,在市金融局的“牵线”之下,300多家拟上市企业与上交所、深交所及相关中介机构提前“相亲”。

  “通过提前接触,上市后备企业可以及早了解上市规则,规范自身的经营,大大提高上市的成功率,这对我们双方而言,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参加培训的某在京券商机构负责人表示。

  “对于上市企业的培训,就像胎教一样。让他们在成长期就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之后才能少走弯路。”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这样总结说。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