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境外机构试水银行间债市

境外机构试水银行间债市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我是香港某某银行,可以参加你们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培训吗?你们能提供英文培训吗?……”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允许三类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没几天,记者碰巧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培训部听到了这样的电话内容。

  债券市场成为境外人民币回流的第一站,引来了海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有消息称,多家外资行已经向人民银行递交了投资银行间债市申请,希望在银行间债市投资中抢占先机。

  

参与意愿强烈 资金规模有限

  8月16日,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试点期间,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和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均可申请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投资。

  有消息称,汇丰、渣打、东亚、恒生等境外银行已于近日正式向监管部门递交了有关进入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申请,央行对此未与任何置评。

  通知规定,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市,需经人民银行同意后在核准的额度内投资。

  境外三类机构的人民币持有量有多少?我们粗略测算了一下:

  从央行间货币互换的角度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八份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已达8035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方面,相关统计显示,试点开始至2010年6月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706亿元。6月22日,人民银行宣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至20个省区市,至8月31日,仅北京累计结算金额就达208.63亿元。以此推算,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应已突破千亿元规模。据了解,其中90%为进口结算。

  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在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业务中,两地合计占比87%。香港金管局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37亿。香港银行公会主席、渣打香港行政总裁洪丕正近日表示,到今年底人民币存款有望达到2000亿。

  理论上讲,三类机构人民币累计持有规模已超万亿,但其中规模最大的货币互换,期限基本为一年(大多已到期),资金持续性不强,且实际执行量有限,初期很难成为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力资金。然而,无论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还是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来推算,目前能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资金,最多也就是数百亿。

  相较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将近20万亿元的存量(截至8月底)和每年八九万亿的发行规模来说,三类机构目前能够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实际资金就显得非常有限了。

  因此,市场推测批准进入债券市场资金不会低于QFII的规模。2003年7月9日QFII开闸,截至2004年底,QFII获批额度为34.75亿美元。按2004年美元兑人民币加权平均价在8.2的水平计算,QFII规模约为285亿人民币。而截至2004年末,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累计为11688.64亿元,QFII规模约占股票市值的2.4%。

  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末,外管局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累计为177.2亿美元。

  由此推断,人民银行在三类机构的额度核准上应该会十分“大度”,而境外在初期却不会追求量。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境外投资者初期属于搭建人民币结算平台阶段,首先要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客户形成一定规模存款,然后用于投资债市。初期投资银行间债市投资规模不会很大,短期内也不会成为其利润主要来源。但从发展前景的角度而言,外资行还是会积极推动这项业务。

  据悉,若审核工作进展顺利,最快下个月内可以公布。

  

偏好利率产品 活跃交易利好债市

  从三类机构的投资倾向来看,赵庆明预计,初期主要会投资国债,因为再投资规模较小。头寸波动较大的阶段,外资行还是会倾向于投资风险相对最小、流动性相对最好的国债等利率产品。

  国内的外资银行债市投资结构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外资银行托管债券金额接近1900亿元。其中,外资行持有的主要券种中,国债占比约为64%,政策性金融债占比约为29%,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信用类产品占比仅为7%。

  虽然外资行持有的债券总量在中国债市占比仅为0.9%,但外资行在银行间现券交易市场交投活跃。资料显示,截至8月底,外资行交投量在中国债市总量中占比达到8.4%,其中,8月份该数据为9.2%。

  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同质化特征明显,市场交易主体中,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以资产配置为主的金融机构成为绝对主力,券商、基金等投机性机构的参与力度不够,导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较差。按照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托管数据,截止到今年8月底,商业银行业有140138亿元的各类债券,约占市场总量的七成左右;而紧随其后的保险机构托管数额仅为18037亿元,占比只有9%;基金托管数额为11708亿元,占比将近6%。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的引入,将给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入新生力度,债券交易的活跃度定然会得到提升。

  虽然,短期来看,三类机构能够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实际资金并不算多,但未来所有开展人民币业务的资金都有可能借道银行间债市回流,因此潜在的资金增长空间将会非常大。

  此外,资本项下的进一步开放,迈出了人民币实现国际储备功能的关键一步,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很可能会超乎人们的想象。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