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信贷“温州模式”透视

信贷“温州模式”透视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记者发现,从2000年至今,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十年呈下降趋势,资产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银行的水平。温州信贷质量在后金融危机中独树一帜,显示了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2007年开始,该市已连续三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全国金融生态环境评定中评为一级城市,其成因值得探讨。

  

温州银行业新趋势

  温州是全国股份制银行最多的地级市,目前共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七大类3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截至2010年6月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74家,从业人员20000人左右。记者从温州银监分局获悉,近年来温州银行业资产质量变动趋势有三个特点:

  一是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从时间序列上看,上世纪90年代温州金融资产质量仍然较差。1996年底,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不良贷款率高达11%,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达55.92%。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持续加强,银行业信贷质量率呈现持续提高态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银行经营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温州设点的商业银行经营效益都非常好,很多银行效益在其全国系统中都是名列前茅,一些银行机构甚至当年在温设点、当年盈利。从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利息回收率、资产利润率“一低两高”对应走势看,说明银行业资产质量良好,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是不良贷款行业集中趋势有所下降。温州不良贷款所涉的重点行业为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副渔业等,随着温州经济的良性发展,各银行业机构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和不良贷款催收的力度,不良贷款行业集中度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

  

破解“温州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温州的市场机制发育早,民营企业居多,由于产权明晰,企业经营动机明确,充满活力和激情。多数企业能按市场法则办事,具备诚信经营的良好素质,及时还款能力和意愿是造就银行业“温州现象”的基础。

  另外,温州各级政府历来注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由于政府大力实施“信用温州”建设战略,当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6月末,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5741万元,比年初减15641万元,不良率0.58%,比年初下降0.38%,继续保持“双降”,连续十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在这过程中,银行业监管部门始终抓住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不放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了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持续好转。

  抵押物保值增值,也为银行提供了一定保障。温州大多数贷款为抵押贷款,据估算抵押贷款占比约为60%~70%,其中房产抵押是主项。近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确保了抵押物能够保值增值,从而提高借款人的还款意愿。2002年,温州一级地段商品房均价为5935元/平方米,至2010年上半年,温州市区新房销售均价达24000元/平方米。

  雄厚的民间资本提高了温州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能,一旦遇到宏观调控,小企业往往是银根紧缩对象,民间借贷可以发挥承接的作用。同时,温州贷款短贷长用明显,企业发生暂时性的经营困难或者长期投资资金过度占用,也可以方便地借入民间资金,归还银行到期借款。这种通过民间借贷市场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贷款的压力,弱化了对信贷的倒逼机制,增强了银行贷款的自主权。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