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碳金融中国之渴

碳金融中国之渴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绿色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碳金融也正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

  专家指出,碳交易规模未来有望超过石油交易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品种,碳金融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不过,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虽然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但仍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缺失话语权。未来中国急需完善和建立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为中国争取国际金融和碳交易话语权提供支撑。

  

低碳革命进行时

  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指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革命,将比以往的工业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受此影响,从企业到国家将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基于能源量和低碳企业的新的金融市场正蓬勃欲出。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为1263.5亿美元,比2007年上升100.6%。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会达到1500亿美元。而根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由此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所谓碳交易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对复杂的减排项目。

  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碳货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目前,欧元抢占先机,成为碳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试图将本国货币与碳交易挂钩。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世红也曾指出,虽然目前全球碳交易暂时形成了欧元计价方式,但尚未构成牢固的捆绑关系,加之美元霸主地位日渐式微,谋局碳交易市场,掌握未来市场的金融话语权,无疑为其他货币的崛起提供了机会。中国应加速国内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据世界银行测算,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预计其中至少有30亿吨购自中国。因此,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这也为我国在新的全球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提供了可能。

  专家表示,全球碳金融新格局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必须积极争取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然而事实上,我国虽然是CDM项目最重要的供给国,但目前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与碳市场潜力极不匹配,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在这一领域则不具备价格话语权。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但国际市场与中国国内市场价格却相当悬殊。

  据了解,我国企业参与碳交易,一部分是通过经纪商从中撮合我国的项目开发者和海外的投资者;另一种主要途径,则是由一些国际大投资行充当中间买家,收购中国市场上的项目,然后到国际市场上寻找交易对象。这使得国内碳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同时也制约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2008年以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交易机构虽然竞相成立,但由于这些碳交易市场主要基于项目交易,不是标准化的合约交易,加之信息不透明,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数据显示,在国内碳排放交易中的大部分买方仍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碳排放交易价格在每吨17欧元左右,而中国国内的价格仅在8~10欧元左右。

  刘燕华表示,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和谈判,其本质仍是能源问题。争论的背后,是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以及有关资金和市场之争。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