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电信巨头演义新“三国”

电信巨头演义新“三国” [《金融世界》2011年04月号 ]

 

  尘封多年的“三国演义”题材,时隔十余年后再掀波澜。这边厢,电视剧新版《三国》开播,旋即引发一阵收视狂潮;那边厢,许久没有大动作的电信行业,近期同样被一股“暗战”疑云所笼罩。
  拥有全国7.66亿移动用户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鉴于经营内容的高度相似,不约而同地将“战场”锁定为移动支付这片“蓝海”。其三足鼎立的格局,其暗潮汹涌的“勾心斗角”、相互角力,与新版《三国》的戏码颇为相似。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十多年前,当金融机构最早启动“手机银行”概念推广时,三大运营商仅仅作为“配角”登场。换句话说,当时的他们只起到了“通道”的功能,即用户通过手机登陆银行网页享受金融服务。这一角色定位,自电信运营商决定“绕道”进军移动支付市场后,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配角”由此走上台前、挑起大梁。这一次成功地“抢班夺权”让初试牛刀的运营商尝到了移动支付的甜头。
  移动支付最为核心的是其商业运营模式。目前,国内移动支付技术派系分为RF-SIM、SIM-Pass、NFC三种。三家运营商各有侧重。
  中国移动目前采用的是RF-SIM技术。其设计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已在上海完成9条轨道线路、近300个车站和2000台闸机的建设,并首次实现了全国移动“手机钱包”在申通地铁的畅通无阻,即解决了用户漫游问题。
  在技术层面,中国电信与前者一样都可支持2.4GHz和13.56MHz频率。但在商用上,却针对不同用户推出了3种版本“翼支付”业务。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仅上海市就将有近4000家商户可实现手机刷卡,POS机将超过5000台。
  支持NFC技术的中国联通,以上海公交系统为突破口拓展其移动支付业务,用户可刷内置NFC芯片的手机乘公交、地铁和出租车。预计联通全国范围内的移动支付业务将于今年下半年展开。
  面对目前移动支付市场这块超级大“蛋糕”,三家电信运营商谁都不愿意拱手相让。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三家运营商各自掌握的支付技术互不相同、各有侧重。从现阶段来看,并没有哪一种模式具备“一统江湖”的霸主实力。
  成败之关键,仍然在于谁能争取到更多手机支付用户以及用户所创造的价值。

 

移动浦发模式能否复制?
  三大运营商,虽坐拥7.66亿的移动用户作为业务支撑,但苦于没有金融资质,手机支付基本上无大额支付权限,受困于千元以下的小额支付。
  银行方面,虽有做大额支付的先天优势,但“手机银行”却需要依靠通讯技术和设备,同时也需要借助多方资源推动其用户规模。
  于是,电信巨头携手金融机构,一同进军移动支付“战场”的模式应运而生。“老大哥”中国移动率先宣布以398亿元入股浦发银行。以期与浦发合作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移动转账、移动小额信贷,以及对未来移动金融和电子商务中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新的开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战略模式的成功,将激发一部分新型移动支付业务的诞生。
  不过,在电信行业中,并非谁都拥有中国移动这般雄厚的财力,能以近400亿元的大手笔“换取”一张金融资质“通行证”。
  从2009年的财务报表来看,中国移动全年净利润1151.66亿元,同比增长2.3%。同期,中国联通的净利润仅为95.6亿元,不足前者的10%。
  如果将移动比做称雄一方的曹操,联通充其量不过是困守江东的孙仲谋。实力相差虽悬殊,但由于中国银联的“鼎力相助”,双方依然维持着微妙的制衡。
  就在移动率先发力后,深谙“变通之道”的中国联通,选择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和平安银行展开了业务合作后,又“乘胜追击”与中国电信一同参与了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手机制造商等成立的“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由于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唯独中国移动缺位,这一联盟成立不久后,中国银联要与中国移动“火拼”移动支付市场、中国银联谋求移动支付产业盟主之位等言论就不绝于耳。
  “移动支付产业目前参与者众多,但仍处在跑马圈地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主导地位。”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王留生表示,“相应地,产业间合作模式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对于中国移动联手浦发银行这种跨界合作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业内人士表示需视具体案例而定。
  “电信运营商与银行或银联之间的良好合作,才是成为推动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王留生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看似毫无关联的行业会在某一领域产生交集。”在电信行业工作16年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移动支付为例,目前技术已非难题,如何产生共赢,更重要的是商用模式。

赢家不只是一个
  更令三大电信运营商“垂涎欲滴”的是,全球移动支付的产业规模正在以几何级数飞快增长。
  权威分析机构的研究显示,2013年全球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电子银行、交易和转账业务总金额将达到1100亿美元。
  2013年全球具有手机钱包功能的手机数量将从目前的5000万部增长至7亿部;2009~2013年间全球移动支付业务总金额的复合增长率为104.8%。
  与此同时,支付的便利还将给产业的上下游,包括芯片、卡厂商、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在内的诸多参与者带来庞大的市场机会。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采购的RF-SIM卡达到了近100万张,预计今年全年出货量在400万张左右。按每张100元估算,RF-SIM卡的市场规模就会超过5亿元。
  预计今年,中国移动对RF-POS机的采购数量将达到10万台,按照每台2000元估算,POS机市场规模就将达到2亿元。
  可以预见,移动支付的大规模到来,将会给相关设备制造商带来成百上千亿的市场容量。
  而最乐于看到上述改变的莫过于提供平台建设、维护的诸多企业。因为无论近距、远距,移动支付都离不开运营服务平台的搭建。
  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其针对移动支付业务就包括全国级和各省级平台的建设。各省平台的建设主要针对公共事业交费、本地彩票投注、本地电影票以及本地医疗挂号等;全国级平台主要针对全国性购物、远程教育付费等。
  分析机构预计,电信运营商对于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将给相应公司带来大量的持续性收益。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行的“下一步”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收缩后,中行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


中国太平:“海归”返乡
中国太平释放出业务重心回归内地的信号。


泰康怎么了
这几年泰康发展较快,急于做大保费规模,但疏于内部管理和业务结构调整。


自保公司来了
受限于国内企业的规模和财力,国内自保公司队伍扩大尚需时日。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