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泰康怎么了

泰康怎么了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这几年泰康发展较快,急于做大保费规模,但疏于内部管理和业务结构调整。

本刊记者  杨茜/文

近日,一篇名为《保险业节流备战寒冬 泰康人寿裁员瘦身》的文章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

该文章称,泰康人寿推出了“组织结构优化”计划,主要针对公司内勤(保险公司正式员工)进行裁员,其湖北分公司将裁员50人。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康内部裁员最多的一个省级分公司达200人。

这条消息似乎让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有点恼火,他随即在网络上对此予以公开回应,认为报道失实。泰康人寿也就上述报道对本刊记者回应称,“目前,我司没有任何裁员计划。”

自2011年以来,这家公司的业绩着实发生了一些波动:近年来一直稳居寿险公司第5位的泰康人寿,首次被赶超,排名也一降再降。从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公布的保费收入情况来看,泰康更是出现-7.84%的最大同比负增长。

此外,媒体又相继曝出其罚单增长、业务违规等问题。

于是,质疑声四起:泰康究竟怎么了?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民营寿险公司,泰康人寿从籍籍无名,到如今拥有北京CBD和金融街的地标性大厦,在泰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陈东升“甘苦自知”。

依葫芦画瓢

“陈东升的泰康人寿。”提起泰康人寿,这是业内提及最多的开场白。

当过研究员,办过杂志,有业内人士评价说,看上去英俊儒雅的陈东升不管做什么都很有激情。

如今,已年过半百的陈东升有三个企业:一个是家族企业宅急送,另一个是嘉德拍卖公司,再有就是泰康人寿。陈东升39岁的时候创办了泰康人寿,虽然在三个公司中成立最晚,但在外界看来,泰康人寿是最具陈东升个人特色,也是最能反映他战略眼光的一家公司。

陈东升有一个显著的标签——“92派”,他是这个后来引发诸多讨论和回忆的名词的发明者。事实上,他本人也是这个名词的代表。

所谓“92派”,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家。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

一个极偶然的机会,陈东升得知国家将要鼓励发展寿险业,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

1992年,35岁的陈东升同时递交了两份申请,一个是申请创办嘉德拍卖行,另一个是申请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执照。而在陈东升之前,还从来没有过机构或个人向当时分管保险业的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过人寿保险执照。

1996年,经过漫长的等待,陈东升终于获得了这张“宝贵”的牌照。泰康人寿在北京正式成立了。

陈东升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回忆说,开始创办泰康的时候,他出差乘飞机坐头等舱,但回到泰康,还是要和员工们一起到处找房子、租房子。“两点钟还没吃饭,到旁边牛肉面面馆,两块钱吃碗牛肉面,但我感觉很好。”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泰康的发展历程中,有8年不赚钱。事实上,在当时的市场格局中,早已有平安、人寿、太保等历史悠久的大型保险公司瓜分天下,与之相比,泰康人寿仍是家小公司。

对于早年的创业,陈东升认为其所凭借的是一种精神,“你很清楚你的商业模式、未来的方向时,你能够耐得住寂寞。”

陈东升很早就为泰康定下了“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战略发展方向。按照泰康的说法,“这三化是公司发展的路标,是泰康最核心的战略方向。”

他在业内还有句名言,“创新就是率先模仿”,而这样的思路也深深地烙在泰康的发展历程中。按照陈东升的说法,泰康是他依葫芦画瓢做起来的。

为了借鉴最优秀公司的经验,陈东升几乎走访了所有世界顶级的保险公司。据悉,泰康对国外保险公司的学习非常细致,大到公司架构、营销模式、高级管理人才,小到公司的装修风格、服务设施等等,都被陈东升从国外带了回来。

这里有个小细节,据说与一般的保险公司不同,在泰康的总部大楼,电梯里挂的不是广告,而是一个欢迎栏。“这是我在瑞士再保险公司学到的,他们在电梯里挂的都是通知,我把它改良了一下。”陈东升说道,市场经济在西方走了上百年,他们的公司是有生命逻辑的。“我们不懂,那就先拷贝,慢慢就会明白。”

2010年,随着泰康之家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泰康人寿拥有了泰康资产、泰康养老和泰康之家3家子公司。

对于这些年泰康的发展,有人评价称,它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众多国外同行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手段。也有人认为,泰康的发展可谓是“搭了一路的便车”。

创业16年,陈东升不止一次地感叹:泰康太大了,发展太快了,他从没有管过这么大企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陷入低迷

过去的2011年,对于泰康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泰康迎来了15周岁的生日。

但在2011年,寿险市场遭遇了罕见的“寒冬”,泰康也没能逃脱大背景的影响,遭遇了全年保费负增长的局面。

保监会数据显示,泰康人寿2011年全年实现原保费收入679亿元,同比减少21.7%,出现了负增长。公司全年净利润约为13.6亿元人民币,与2010年21亿元相比,减少了近37%。

此外,2011年泰康人寿退保金额达到49.6亿元,较2010年25.1亿元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增幅已达到97.6%。而截至2011年年末,泰康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175下降到151%,逼近150%的监管红线。对此,公司解释是受公司业务发展、资本市场波动及股息分配的影响。

进入2012年,泰康依旧处于低迷状态。

据保监会统计,今年1〜6月份,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泰康人寿累计保费收入分别为1854亿元、753.71亿元、552亿元、559.5亿元、426.67亿元和366.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2%、4.4%、1.1%、10.4%、-2.36%和-7.84%。

在上述保费规模排名靠前的6家寿险公司中,去年刚刚晋升“保险第四股”的新华人寿同比增幅最大,达到10.4%。虽然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和泰康人寿均录得负增长,但泰康却在上述几家公司中以-7.84%录得最大同比负增长。

如果从保费规模来看,泰康人寿不仅落后于排名不相上下的新华人寿,也远远地被刚成立不久的人保寿险所赶超,行业排名已沦落第六。而除了落后于竞争对手以外,泰康人寿较去年同期397.9亿元的保费规模也有所下滑。

除了业绩下滑被外界关注外,自去年以来,又有媒体相继曝出多起泰康人寿的分支机构出现重大违规、违法操作行为,如销售过程中夸大保单效益等行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某网络媒体的统计,泰康人寿2011年接到行政罚单51个,在所有保险公司中排名第六。而2010年该数字仅为30,同比增长70%。 

而从罚款数额来看,泰康人寿的罚款额在2011年高达293.7万元,这在所有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五。

此外,2012年,又有媒体爆出泰康人寿吉林分公司下属白城中心支公司41位前员工联名投诉称,白城公司无故拖欠工资,而在讨要过程中双方又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肢体冲突。

一位业内同行指出,这几年泰康的发展较快,一直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做大保费规模。“或许也是出于此原因,泰康近两年的违规情况较多。”

他表示,保险公司的一般构架都为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地级市设立中心支公司,县设立支公司,支公司下设营销服务部。“分支机构是直接面对市场的,比如总公司给出个业务指标,然后一层一层摊派,有时候下面的分支机构有业绩压力,踩着红线甚至是越过红线都是难免的事情。业务违规遭罚,大多数主因都是运营方面过度追求保费规模,但也有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分支机构领导的个人能力等。”

但上述人士同时也表示,业务违规或出现管理过失漏洞,是大多数业务快速发展中的保险公司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泰康并不见得是什么个例。”

此外,对于此前其分公司下属支公司投诉及发生攻击事件的问题,他认为,这更多还是分支机构在运营或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对此,泰康表示,近年来,公司全面实施‘内控体系建设’项目,加强内控合规工作的具体落实,并加强了各分公司的合规管理工作。

无论是违规,还是内部冲突,在外界看来,似乎都与公司业绩下滑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转型调整

面对业绩下滑,陈东升2011年曾公开回应,泰康将彻底转到以价值为核心的战略上。“过去以保费为中心,现在以积累客户、经营队伍为中心。”

事实上,有泰康内部人士介绍称,2011年时,全系统的确提出过“新三年”的战略目标,核心内容是以价值为导向,以营销为核心,发展大个险。据业内人士透露,泰康希望通过此规划,实现未来三年在内涵价值上超越竞争对手新华人寿和太保寿险。

对于2012年上半年业绩依旧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泰康对具体原因没有进行正面回应,但泰康表示,公司以价值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已经初显成效。

8月27日泰康发布公告称,上半年,该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成果进一步巩固,分红险占比提升至81.5%,10年期以上产品占比84%。在个险渠道,万能险占比已降至6.5%,银保渠道也坚持进行产品转型。

据悉,陈东升在年初媒体见面会上曾表示,“保费负增长是个意外。”他指出,“要做个正增长容易,公司拿点钱做个激励,然后销售些趸交的保费,差几十个亿完全是可以做到。”但陈东升同时强调,今年将下决心告别追求保费规模,坚定不移地转到以价值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上来。

尽管泰康一直强调转型,但在外界看来,更多是出于其业绩下滑的考虑,未来转型是否成功,有待市场的检验。“现在所有的公司都在谈转型,但能不能转型成功,还是要看市场的检验。”一位保险业分析师表示。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泰康业绩下滑,一方面与寿险业务未摆脱银保新政和受宏观经济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其自身过于依赖银保渠道、个险渠道较弱的结构性缺陷有关,这些因素均进一步阻碍了公司业绩进一步的提升。

对于泰康而言,银保渠道的确是其重要的保费收入来源。

2011年年报显示,在泰康当年销量较好的五款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排名冠亚军的产品均为其银保渠道主推的产品,其合计保费量已经占据了该公司当年保费收入的65.5%。其中,去年销量最大的保险产品金满仓两全保险(分红型)的保费收入就已高达330亿元,占该公司当年总保费的48.6%。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在银保新政影响及银行高息理财产品的冲击下,银保增幅有限,的确影响到了泰康的业绩。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泰康的保费规模大多依靠银保拉动,个险一直处于弱势。”在他看来,尽管这几年泰康发展较快,但个险业务较低迷。“如果仅靠银保渠道趸缴业务来拉动增长,内含价值势必会降低。”

但另有业内人士称,泰康也意识到了自己个险较弱的短板。2010年,泰康内部有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此番人事调整就是想着力改变个险较弱的短板。

而按照前述泰康内部人士的说法,在新三年的规划中,除了将经营重心进一步转移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内涵价值高的长期期缴保单占比上,泰康的确也准备做大个险,提高保费产能。

另外,上述保险业分析人士还指出,一直以来,泰康投资业绩都很好,依靠投资收益实际上给泰康带来了一定的回报,但实际上,这也容易掩盖在业务结构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深耕寿险

在泰康全国众多的分支机构,许多人未必见过董事长陈东升,但若提起泰康未来的发展,他们大多数都能说出那句陈东升反复强调过的话,“深耕寿险产业链,提供‘从摇篮到天堂’全方位服务。”

陈东升曾公开表示,泰康不会开银行,也不会收购或自办财险公司,未来将全力以赴深耕寿险产业链。

寿险业一直是泰康的主要战场,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年,泰康还开辟了一个隐形战场——养老社区。

据业内人士透露,2006年泰康就已发掘这项新的业务,另辟蹊径路培育养老区。2009年11月,泰康人寿在拿到保监会下发的首张投资养老社区的资格书后,随即落户在北京小汤山,且计划将在上海、三亚等城市布局养老社区。

按照陈东升的构想,着眼于深耕寿险产业链的泰康人寿,未来将建立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养老社区这五大核心板块,践行“从摇篮到天堂”全方位的金融保险服务定位。

在外界看来,深耕寿险产业链不仅是泰康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与陈东升为泰康所规划的集团化愿景有着密切关系。

有消息称,为了打造集团化路径,泰康请来了外脑麦肯锡为其主持设计方案,初步框定了上述五大核心业务板块,提供由寿险产业链衍生的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对于这一消息,泰康相关负责人并没有予以否认,只是表示无可奉告。

2004年,陈东升曾公开表示,不在乎是否落伍于保险公司集团化趋势,泰康更愿意追求专业化。但在接近泰康的业内人士看来,泰康所规划的集团化愿景——深耕寿险产业链,就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

此外,与大多数保险公司一样,这些年围绕泰康上市的消息从未间断过。

有接近泰康的业内人士透露,泰康更倾向于打造集团化上市,而上述五大核心板块也将是泰康集团化经营的核心框架。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若泰康倾向于集团上市,在集团公司尚未成立前,上市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而去年泰康引进高盛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就已被外界解读为加速上市进程的举措。

对于未来泰康的发展路径,上述保险业分析师认为,“泰康深耕寿险产业链,可能并不会让其业绩高速增长,但是如果经营得好,能够很稳健。”

而大多数受访人士也认为,由于泰康养老社区等项目尚未进入盈利阶段,未来泰康的保费规模还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泰康应该着眼于做得更好,提高客户体验,而非着急做大;着眼于提升内含价值,而不是拼规模,抢份额。”一位同行高管指出。

上述保险业分析师进一步指出,由于寿险行业的一些特点,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很难形成差异化竞争。眼下,内涵式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寿险市场的主流,“规模和效益并重,兼顾未来发展价值”也是泰康这样的公司需要继续坚持走下去的道路。

“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于企业的发展历程,陈东升曾如是说。对于已经16岁的泰康人寿而言,未来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路。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不可复制”的工行
通过“信息化银行”建设,工商银行深度整合、挖掘内部信息资源,形成更加先进的金融交易和服务业态。


邮储银行的“连锁作坊”
邮储银行正积极构建资产业务,拥有布局最广泛的城乡基层经营网点是其手中的一张“王牌”。


新华转型进行时
新华保险坚持走纯寿险之路,从“规模增长”转型至“价值增长”。


华泰“慢跑”
华泰保险的发展坚持“稳”字当头,但“小富即安”的心理也会限制其获取发展机会的能力。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