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深圳金融突围

深圳金融突围 [《金融世界》2010年09月号 ]

在各地群起争先的态势下,仅仅依靠单纯政策优惠的金融发展已难以为继,深圳目前更加迫切地需要制度探索和体制创新。

本刊记者  刘向红/文

8月26日,深圳迎来特区成立30周年的生日。

这一天,深圳如愿收到了中央政府送来的一份大礼——《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获得批复。

在国内多个城市“金融中心”建设之争和“前跑后追”的态势下,前海这片通过深圳湾大桥与香港相连、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港口土地,承载了深圳千万人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还要打造成与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和香港中环比肩的世界级金融中心。

然而,在原本创新不足、高度管制的金融体制背景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内外经济失衡的复杂局面中,深圳要实现这一梦想谈何容易。

闯出来的金融中心

深圳,这个原本是南海边的小渔村,历史太短。

1979年7月,深圳与珠海、汕头、厦门被国务院确定为四个经济特区。当年,深圳设市,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是作为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设立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

筹措资金就成了深圳金融业首当其冲的历史使命。

中央政策的倾斜与优惠立竿见影,深圳金融业先后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诸多领域里,创造了中国经济史和金融史上的100多项“第一”。

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1983年,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深宝安”发行,不仅催生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也开创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先河。

1985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中国内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986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深圳招商局出资人民币1亿元,组建了中国内地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在政策的倾斜之下,深圳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向深水区前行。

1987年5月,尚未组建的深圳发展银行发行筹资股票,第一张股票面市。这只股票的发行几乎完全依赖了深圳市政府的“动员”与“摊销”;而第二只股票的发行,证券公司还是被迫“吃”下了推销不出去的150万股无人问津的“滞销货”。

不过,第一代深圳老股民几乎都是手持深发展的股票走进股市的,也从中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建国以来第一家向社会各界公开发售股票的商业银行。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领先上海证券交易所18天。但是,上证所拿到正式批文是1990年11月26日,而深交所直到一年后的1991年4月11日才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组建,7月3日正式成立。

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后来自嘲,“至于上海、深圳谁先建的证券交易所,我打个比喻:如果孩子出生早,是我们;如果出生证领得早,是他们。”

从抢先成立这一招,可窥当时深圳市领导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自此,深圳的“金融中心梦”有了牢固的抓手。

1996年8月,深交所的成交额开始全面超过上交所。当年,深交所以174.92%的傲人涨幅跻身全球股市排行榜的冠军宝座——这是深交所的巅峰时期,并一直持续到1998年1月。

然而,好景不长,深圳金融业便接连受挫。

一波多折的创业板

为了上创业板,深交所从2000年10月起不再发行新股。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停,就是4年。

停发新股对深圳金融业的打击立竿见影。

新股申购资金冻结的利息收入骤然蒸发,一级市场筹资功能丧失,市场交易量半死不活甚至递减,二级市场的资金也随之逐渐流失;描述深市规模的总市值、流通市值、上市公司数量等主要指标均呈负增长。

在此期间,许多券商、基金公司纷纷裁员、减薪,甚至撤离深圳,选择北上。

2002年10月30日,黄金交易所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一番角逐之后落地上海,因此很多黄金加工企业开始向上海聚集,这使得有“黄金之都”美誉的深圳黯然神伤。

担心深圳的优势可能被削弱,深圳市政府曾向当年到访的国务院高层领导提出,在深圳建立黄金交易分场,但遭到否决。

2000年以后,深圳依然是金融重镇,但显然已停滞不前,刚刚站稳脚跟的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

主板失意,倒是创业板给深圳金融业带来了憧憬。

2004年5月27日,深交所启动中小企业板块,成为国内中小创新型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提高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当年6月25日,首批中小板8家新股挂牌上市。虽然深圳股市的融资功能得以恢复,但仅限于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在上海上市。当时深圳股市每天成交额,只有上海的一半左右,总市值只有上海的三成。

但随着创业板的开设,深圳的机会来了。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至此,自1999年1月深交所向证监会呈送《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开始的创业板“十年征程”修成正果。 

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欣喜地说,深圳作为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一段时间以来的弱化局面,将随着创业板的开设而扭转。

自此,深圳资本市场形成了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组成的梯形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创业板落户深圳,有助于深圳成为和上海联袂发挥作用的金融中心。

的确,创业板一推出,立即使深交所IPO市场再度火爆。中小板、创业板两条通道进行IPO发行,平均每个交易日就会有一只新股上市。

纽交所7月份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IPO及二次融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有161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方式融资226亿美元,占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总额的22%,成为今年上半年全球融资额最大的证券市场。而在2009年,香港曾是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资本市场。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深交所今年共完成216单IPO融资,募集资金总额达到1908亿元。自1998年以来,深市首次在IPO募资金额上超越了沪市。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过百家。创业板的开设让深圳进一步成为资本聚集之地,也让特区向资本之城大步前行。

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的资金账户上,涌入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亿计的新股申购资金。这些资金给深圳金融业注入强劲的新鲜血液,极大地支持了深圳券商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平安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包揽全国投行保荐数量、保荐收入的前三名,3家共保荐承销IPO公司54家,保荐收入22.9亿元,仅这3家公司就占全国投行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但喜人成绩的背后,深圳的创新优势正在面临挑战。

2009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8亿元,约占深圳GDP比重13.9%。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但同期的上海金融业增加值为1817亿元,北京为1720亿元。从规模上来看,深圳与上海、北京,相差五六百亿,要想赶超,还任重道远。

基金之都的“没落”

深圳曾执中国基金市场之牛耳。

1998年3月,国内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之后,不断有新的基金公司在深圳成立,并向全国发行越来越多的封闭式或开放式基金。

2001年至2003年前后,在深圳金融业找不到北的时期,基金业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保住了深圳金融中心的大旗不倒。

不仅家数最多,管理的基金数量和总规模也超过了全国其他各省区市之和。

除证券投资基金外,深圳的创业投资基金也引领中国创业投资之前锋。创投机构的数量、创投资本总额和项目投资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之首,成为中国创投业最活跃的地区。

2002年,还是深圳市副市长的宋海(现是广东省副省长)在第一届中国基金论坛上,代表官方第一次公开表态,深圳要建设中国基金之都。

但随后形势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意料。

2005年开始,先后有长盛和银华两家基金公司总部由深圳迁往北京,这两家公司北迁之后,“北迁”似乎成为了深圳基金公司的“流行色”,有些基金公司在深圳和北京设立两个投研中心,一些基金公司还把市场部单独放在北京。

北京作为首都,在信息获取的速度和层次上无疑占据优势。除了北京先发的政治优势外,上海的政策优惠也是让深圳基金公司不能抗拒。

“上海现在更具吸引力”,一家基金公司高层对记者说,他所在的公司原准备在深圳注册,但最终选择了上海。他认为,上海方面给出的条件更优厚,比如基金公司总部落户浦东,3年内公司所有员工个人所得税减免60%;公司的办公租金每平米给予上千元的补贴。此外,公司领导也会有几千元不等的个人补贴。这样的政策优惠自然让许多基金公司趋之若鹜。 

数据显示,在上海设立公司总部的基金公司已达30家,几乎占了全部64家基金公司的一半。2003年以来新设立的近40家基金公司中,其中总部设在北京的有7家,设在深圳的只有5家。

同时,深圳基金的业绩也开始下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09年124只标准股票基金排名中,南方基金旗下7只基金平均收益率为58.52%,大大低于71.54%的平均业绩。

在2009年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中,深圳的基金公司仅有3家,作为深圳基金业标志性公司的博时基金和南方基金,排名分别下滑至第四和第五。

尽管基金仍是深圳金融业最大亮点之一——目前共有基金公司16家(其中2家在外地办公),管理基金规模8071.28亿份、资产净值为8677.57亿元,约占全国基金总规模、总净值的三分之一,但相比过去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深圳官方不得不承认,基金业在滑落。

滑落的主要原因,官方大多归咎于10年前的深交所停止新股发行。“由于深圳主板市场萎缩,创业板迟迟延后,证券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都受到了较大制约。”深圳市政府一位官员对记者说,“为了生存,大小机构都往外跑。”

但业界一些专家并不完全赞同官方的说法。

“深圳再不努力就会很落后。”中国私募基金四大天王之一的明达资产董事长刘明达说:“深圳曾经非常有活力,并一贯有开放的风气,但在政策方面实际上已很落后,北京、天津、上海在支持行业发展方面力度要比深圳大不少。”

达晨创始人刘昼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开放的土壤环境很为当时的创投公司所看重,但之后由于对一些政策的落实程度不够,深圳的创投环境实际上落后一些领先城市不少,甚至让人感觉不到深圳市的一些鼓励性政策是切实的好事。”

刘昼提到了天津:“对金融环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这个城市很有吸引力,我们公司就在那设置了两三个项目。”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仁也坦言,“天津在创业投资和注册方面开辟了先河,不需要场地在那里,不需要管理机构在那里,这点非常好。深圳很多基金冲这点跑到天津去注册。”

王守仁恼火深圳,“一个机关的小科长就糟糕透了,不送红包,手续就办不下来。”

深圳似乎也觉察到这些问题。最近出台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表示,“落户最高奖励达到1500万元”、“投资深圳的企业或项目单笔奖励最高达300万元”,这是政府首次系统性提出对深圳私募行业的政策扶持。

同时,位于深圳CBD中心区的中国基金大厦即将动工。该大厦是由奥地利“国宝”级建筑大师汉斯·霍莱设计,未来将成深圳又一地标性建筑。业内人士将此视为深圳迈向“全国基金中心”、强力扶持基金产业的标志性事件。

“这一系列举措,肯定能促进深圳基金业的发展,但想要再度拥有以前的繁华,已很难。”

一位基金公司老总感慨道。

携手香港“突围”

在金融中心的争夺赛中,深圳一直很着急——特区不“特”了。

2008年1月1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正式实施,而早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就神情黯淡地叹息:“最后一个优惠政策到此终止。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深圳,昔日的荣光已然褪去”。

早前,深圳曾提交过一个报告,建议全国建立三大金融中心:北京作为首都,是金融行政中心;上海以其雄厚的是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可担当经济运营中心;而深圳是联结国内和国际的金融创新和改革中心。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决定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深圳金融定位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这一结果,多少令深圳人有些失落。

深圳金融系统一位厅局级官员告诉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中,还有“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话,“报告征求我意见时,我当即建议将‘国际’两个字拿掉,因为国际金融中心已包含区域。”

这位官员表示,深圳实际上已不是区域金融中心,“连黑龙江的漠河,都有营业部在做深交所的证券业务,这还能叫区域?”

深圳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建新认为,“是不是金融中心,不是口头说的,而是干出来的。深圳目前是区域性金融中心,但长远目标肯定是深港融合,建设国际性金融中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而深圳邻近香港,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一位政府官员跟记者说:“仅凭深圳不可能跟北京和上海叫板,但如果跟香港合在一起,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深港合作”之地,定在前海——这片通过深圳湾大桥与香港相连面积15平方公里的港口土地。为此,深圳精心制定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

8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

“这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央送给深圳最为盛大的礼物。”负责运作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经营发展的王锦侠认为。

前海,“钱海”——两个名称的谐音在冥冥中或许已经注定,这块珠江口岸“处女地”的产业规划中,创新金融无疑将受到最高的关注。

“深港金融合作将成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的重点。”深圳金融办主任李林说,未来希望在两个方面能有所突破:一个是允许前海地区在金融机构入驻、产品创新方面能够先行先试,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另一个是在地方财税政策方面能够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

根据国务院在批复中的要求,深圳将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推进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重点的深港金融领域创新与合作;第二是稳步推进深港资本市场的合作;第三是大力推进保险创新领域的试验区建设。

王锦侠说,“在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方面,对于香港金融中心溢出来的部分,我们帮它在前海安排;它没有空间做的事情,我们在这边给它做了,构成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后台支撑。”

但在“一国两制”的宏观背景下,内地和香港两种不同的金融监管体系怎样更好结合,无疑还有待破题。

据了解,深港政府之间目前已经签署合作意向书,举办了深圳合作联席会议,成立了深港专责小组,下面设立政策研究小组。

双方就国务院的规划进行了多次研究,深入探讨,达成了共识。香港方面对规划提出了50多条政策意见,相比之下,深圳方面反倒只提有30多条。

而金融领域这一块,管制依旧。未来前海,只能在非金融领域行使计划单列市的权限。

李林说,虽然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但各项金融改革创新,均要上报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有的还要上报中央,审批时间漫长。

据介绍,深港金融合作的一些方案,几年前就已上报,但至今没有批下来。

李林说,“一个地方能够做什么是市场决定的,我们只希望国家给予比较开放的政策环境。”

显然,深圳已迈入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在多种利益纠结的格局之下,深圳前海地区的金融改革创新如何取得突破,无疑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智慧。

 

深港合作寻求制度突破

本刊记者  刘向红/文

万众瞩目的深港合作会取得哪些突破?可能会遇哪些障碍与问题?未来的金融创新重点在哪?记者与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李林展开了交流。

申请金融业标准试点城市

记者:深圳金融业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李林:就是创新意识强。过去在制度上允许做一些探索,比如深交所成立时先出生后拿证等。前30年,深圳出现很多全国第一,第一个一卡通,第一个全国理赔的通赔通付等,这些都是微观平面上的。为了鼓励金融创新,深圳设立了金融创新奖,目前已有上百个项目获奖,奖励累计已达5000多万元。由于创新不断,深圳金融产生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不是最大的,也不是外资的,但一定是本土企业中竞争力最强的。平安保险是世界500强,招商银行在世界金融业中大概处于前100位。

记者:和上海、北京等金融中心比,深圳的优势在哪儿?

李林: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营运中心、市场中心,深圳没得比;北京是管理中心、总部中心、信息中心,深圳也没得比。深圳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一是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深港合作。北京、上海的金融规模比深圳大得多,但深圳金融业的效益最好,2009年,深圳金融业的利润大概是600多亿元,处于全国第一位。另外,存贷比比北京、上海要高。

记者:金融创新下一步往什么方向走?

李林:要往金融标准方面走,深圳正在申请设立全国金融业标准试点城市。

记者:怎么想起来做这个?

李林:我们一直在思考,金融创新如何不断往前推。正巧,前一段时间,国家标准局在深圳做调研,发现深圳金融业许多可做全国行业的标准,由此我们考虑到下一步要做一个标准试点。

记者:现在有哪些标准?

李林:很多,比如:平安保险的业务模式、招商银行的网上交易、深发展的金融供应链等等,这些先是企业标准,然后是整个行业都跟着学。

深港合作寻求制度突破

记者:深港合作会有哪些突破?

李林: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要稳定发展,就必须依靠内地,深圳是它的第一个跳板。这几年,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香港在金融方面的合作。怎么合作?要在国家大的政治框架之下,在国家没有大的授权之前,深港的金融合作,只是一些技术产品层面上的。我们正寻求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一些制度上,不仅仅是一些技术层面。

记者:深港合作有没有障碍?

李林:前30年,深圳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和香港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国领了先。后30年,在服务业方面能不能继续引领这个潮流,把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引进来,前海就是一块试验田。这当中肯定会有些障碍,障碍在什么地方?就是金融。前海不是封闭的地区,做一些实验,等于在深圳做实验;在深圳做实验,等于在全国做实验。

记者:希望政策上再宽松吗?

李林:是的。我们要求的是三条:一是特殊政策的放开;二是降低门槛,让香港的机构过来;三是允许一些方面先行先试。如果这三条在前海地区可以做,实际上整个深圳都可以做。

记者:国家对金融管制相当严。

李林:因为它的话语权是在中央,监管权也在中央。

记者:是不是每个创新都要到监管部门批一下。

李林:对。我们想做很多实验,希望做一些创新产品,曾经以为当地监管部门批了就可以,现在看来是不行的。比如:消费金融公司,捷克PBF公司,前几年就把总部设在深圳,就准备做消费金融。可以说,深圳是最早申报的,但现在批下来却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记者:为什么不批给深圳?

李林:不知道。不过,我们还在要求批给深圳。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担保业前世今生
十余年间,担保业的发展从高峰走到了低谷,要走出困境,调整监管思路是关键。


证券业“少壮派”
在中国证券业,“少壮派”高管悄然崛起。与老一代相比,受过系统教育的“少壮派”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但缺少“蛮荒”市场的磨练,风险承受能...


“少壮派”银行家
在国内,有不少年富力强的“新一代”银行家,未来可能掌舵一家商业银行,他们各具特长,决定着银行业的未来,但经验欠缺,尚需磨砺。


暗战
从拉卡拉“封杀门”,到备付金“争夺战”,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打出各自底牌,相互博弈,双方都在寻求利益平衡点,并争取竞合主动权。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