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监管引导下银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

监管引导下银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 [《金融世界》2020年11月号 ]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对中小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等举措,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日电 (王虎云  韩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监管部门着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融资难题愈加凸显。对于小微企业遇到的资金链紧张等各类困难,银保监会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不少银行积极响应监管层号召,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下一步,银行业有必要通过金融科技等创新手段的运用,建立起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开发更多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今年小微企业融资呈现新特点

泰隆银行行长王官明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通过传统的信贷服务模式,很难解决信息不对称,进行准确的风险定价,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存在“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现象。

今年疫情突如其来,小微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弱,受到的影响较大,其融资呈现出新的特征。王官明表示,一方面,一些企业现金流吃紧,亟需资金救急纾困,或者调整还款安排,进行贷款展期、延期;同时小微企业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复工复产以后,融资的需求较为旺盛;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原本就经营不善,在疫情的冲击下被迫停业歇业,增加了不良贷款的潜在风险。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认为,疫情影响下,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盈利能力、复苏节奏、发展前景分化更明显,相应客户行为习惯、金融需求也将同步转变。一是餐饮旅游、线下娱乐、航空运输等行业受到疫情直接冲击较大,需求大幅下滑,并且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速度比较慢,完全恢复仍需时日。二是延迟复工、物流不畅等因素前期对制造业、建筑业等产生一定影响,但政策大力扶持以及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背景下,这些领域的相关企业相继复工复产,陆续恢复正常经营。三是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商平台、短视频、医疗健康等领域逆势增长,相关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大多数集中在服务业、传统制造业等行业,同时由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冲击,不少企业出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郑万春表示,商业银行与实体企业共生共荣,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也会给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在这特殊时期,金融机构要讲大局,积极行动,不断完善内部的资源配置、绩效考评、风险评估、尽职免责、金融科技等体制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全力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监管引导银行业支持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离不开监管引导。为应对疫情冲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以来银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对中小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等举措,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3月初,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提出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如果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可以向银行提出延期申请。

3月底,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银行业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总体目标。

4月7日,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7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着眼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增量扩面”,提高首贷户、续贷、信用贷款数量,进一步健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机制等要求,通过监管评价,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有助于建立精细化、系统化、长效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机制。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为应对疫情,今年银保监会提出了短期的应急政策,包括延期还本付息,对疫情严重的地区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研究推进对一些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发放应急贷款等。长效机制上,立足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持续地稳步地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特别是《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形成系统的监管激励,作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持久动力。

“小微金融业务普遍收益低、风险高、成本高,需要政策配套支持,”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监管部门出台的一些政策,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好小微金融服务,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银行发力小微金融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小微金融空间广阔,加上监管层的着力引导,近些年来多家银行发力小微金融,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得到提升,信息不对称、小微融资难等问题也逐步得到缓解。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10月22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5.4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8万亿元,同比增长30.5%。前三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0.82个百分点。下一步,将确保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落实“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要求。

李均锋表示,近年来,特别是从2018年以来,随着普惠金融工作的持续推进,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推进,大多数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了“能贷、愿贷、会贷”的机制,很多商业银行也研发出了一系列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产品。各类银行都发挥了自己的特色。政策性银行发挥资金充足的优势,与地方银行联合开展对小微企业的转贷业务。国有大型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广泛对接公共部门的涉企信息,开发大数据风控模型进行小微企业客户的准入和风控。中小银行利用贴近社区、贴近企业的优势,努力深耕细作,服务地方经济。互联网新型银行利用数字化信贷产品为成千上万户小微市场主体提供高频的流动资金。

“我们对中国小微金融市场始终持乐观态度,也始终倡导小微金融业务‘包容性增长’。”在郑万春看来,当前,多家银行进入、竞争者增多,提升了整个金融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各家银行都需要明确自己的竞争策略,找到适合自己的客户定位,培养自己的目标客群。

为更好服务小微企业,银行需要探索出有针对性的商业模式,这也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关注的是,不少银行通过金融科技等创新手段的运用,不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金融创新不够接地气。”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表示,浙商银行创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以数字化对外输出技术和业务平台服务,创新设计各类应用场景,将银行融资和服务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活动之中,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的服务。

据王官明介绍,泰隆银行推进数据模型化,引入工商、司法等外部数据,将“三品三表”和“两有一无”商业模式模型化。目前已经建立相对健全的贷前预评估规则、贷中评级模型和精准贷后预警模型,提高了小微融资的便利性,有效防范了信用风险。

上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陆岷峰认为,商业银行既要防范风险,又要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数量,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将真正的优质小微企业挖出来;同时,也要运用金融科技进行小微企业贷款的全流程风险控制,构建预警系统,实时进行风险应对;要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提供适应小微企业特征的个性化金融产品;要积极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将税务等部门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尽可能多提供信用贷款。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支持实体经济效果不断显现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围绕“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推出多项政策持续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目前来看,这些综合措施成效明显,总...


金融监管部门齐发声 释放强化金融支持实体发展强烈信号
对于下一步发展,央行将加大货币政策支持首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力度。


以注册制改革为引领 多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股票发行制度上实行注册制。


多渠道保市场主体 银行业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
为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从科技赋能、智慧金融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助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用综...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