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金融家 > 中再培育进行时

中再培育进行时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李培育兼具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业内对其带领下的中再集团充满期待。

本刊记者  梁敉静/文

2010年8月17日,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再集团”)召开领导干部任职宣布大会。中投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李炘宣布了《关于调整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的决定》,任命李培育为中再集团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推荐其为中再集团董事长。而已届退休年龄的刘丰不再担任中再集团党委书记及董事长职务。

中再集团“掌门人”李培育,一上任就引起了业内关注。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年富力强、聪明幽默、学识渊博,经济方面造诣颇深,更难能可贵的是,具有丰富的投资管理实战经验。

“相信中再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对他的表现非常期待。

学术成就可观

现年49岁的李培育,1963年2月出生于湖南,是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

16岁时,许多同龄高中生还挣扎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李培育已是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学生;21岁时,许多同龄在校大学生还在犹豫是否考研,他已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据清华大学一位李培育的校友称,1984年,清华经管专业非常热门,全校有几百人报考经管学院,招生名额只有16个硕士生,而李培育是其中之一。

据称,当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手如云”,即便如此,李培育出色的表现,还是给学校的老师及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7年,24岁的李培育被分配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后来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员,情报中心副主任、主任。

在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供职时,李培育曾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99年,李培育回到清华经管学院攻读管理工程学在职博士,其间到河南挂职锻炼,课题几经调整,最后与他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于200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李培育在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成就颇有建树。在发展中心,李培育参与撰写了大量的发展研究报告,其中一些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

1990年,李培育与另外一位同志合作完成《“八五”经济发展:方针、途径与政策》,这篇文章发表于《经济研究》,并获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这是迄今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

1996年,李培育担任主要参加人的课题“中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综合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凭借《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政策思考》两度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优秀研究报告荣誉。

1999年,李培育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供职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期间,李培育担任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的研究项目超过十个,出版二十余部出版物,多数为经济方面的研究课题。

在学术研究方面不断深入的同时,他在行政工作方面的潜力也不断显露。

李培育担任情报中心领导期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许多人对其并不了解,但他敏锐地意识到提高信息化水平,对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1996年,他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接通了一条上网专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情况瞬息万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因此而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而完整地获取大量信息,据此写成分析报告上交,为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

李培育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造了几个最年轻的记录:30岁被破格提升为副研究员,当时是发展中心最年轻的副研究员;32岁时出任情报中心副主任,当时是发展中心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35岁,从哈佛回来后不久,李培育出任情报中心主任,成为发展中心最年轻的局级干部。

实战经验丰富

为更加深入接触基层和参与具体经济决策,李培育主动提出到地方挂职。

2000〜2003年,李培育先后任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在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挂职期间,李培育先后分管政策法规处、综合处、工业处、高技术处、财金处、地区处、投资处、省西气东输办公室等处室,以及委下属经济研究所、省建设投资总公司、省中原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的工作,协助分管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省工业结构调整办公室工作,临时协助分管规划处、稽查办等处室工作。

直至今日,与李培育曾经共事过的人提及他的这段经历时,仍旧对其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赞不绝口。

2003年,李培育出任河南省鹤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第八届河南省省委委员。

李培育在担任鹤壁市市长期间,经过实地调研,找到鹤壁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厘清发展重点和思路。

“特别在鹤壁市招商引资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李市长在任期间,鹤壁市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位鹤壁市民对记者说。

2007年,李培育进入中投公司,任中投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另类资产投资部总监。

据了解,李培育任职中投另类投资部负责人时,主管直接投资和不动产基金等业务。

2008年至2010年8月,李培育任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

期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表示,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和突破口。中国需要切实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最大的症结在于体制机制不合理,在于利益格局难调整。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锐意改革创新,从体制机制上破解结构调整难题。”他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改革举措,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公平竞争的市场和充满活力的企业,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和保障。”

几位受访对象认为,其分析合理到位,对宏观经济把握准确,这一特点“对于中再的发展很重要”。

2010年,李培育任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力推中再“走出去”

李培育上任后,中再集团的一项突破引起了业界关注:中再集团2011年12月12日在北京正式宣布加入劳合社。

李培育公开表示,再保险的特征要求在更广的地域拓展业务、分散风险,同时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能力,中再集团“走出去”势在必行。

中再集团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曾提出将再保险业务国际化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加以实施。

李培育称,进军劳合社符合中再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在他看来,成熟的再保险公司应力求业务的地域分散,这是再保险公司有效分散经营风险的需要,“走出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选择。

实际上,在2011年,李培育就曾撰文提出自己的再保险国际化战略。

他认为,国际化是国际再保险企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以国内保险企业为主的再保险分出国际化已经基本形成,而作为唯一一家本土再保险企业,其加速实施国际化战略,有助于实现国内再保险市场的平衡发展。

他将中再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目标思路定为:依托资本金和国际评级优势,继续重视亚洲市场的拓展,稳步参与欧美市场,逐步开拓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业务;以构筑国际事业部和海外分支机构为平台,以提升技术能力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增强外汇资产管理能力为保障,积极稳妥推进中再集团全球业务布局,努力提升国际业务在再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力争到2015年使国际业务综合竞争能力达到中等规模的国际再保险公司水平。

李培育曾公开表示,再保险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路径有很多,既可以依托本部开展承保,也可以通过开设分支机构形成全球业务网络,也可以在条件成熟时通过企业购并实现快速扩张。这取决于公司的资金实力、人才储备和管理能力等多种因素。

从李培育上任后的活动来看,他正在加紧推进中再集团国际化的步伐:自2011年1月以来,李培育会见了瑞银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lex、巴克莱亚洲主席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Morrice、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董事长ChrisGibson-Smith、首尔保证保险公司金炳基董事长等人,并率团访问瑞士、法国、美国保险和再保险市场。2012年7月,中再集团邀请凯林集团和怡安奔福集团专家和高层,在中再大厦共同举办了一次国际业务研讨会,就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战略特点和风险管理等主题进行演讲和讨论。

坊间传闻,李培育还是学生之时,就认为“做事比做官更重要”。中再集团能否在其带领之下,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投资者们正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双面康典
在保险战场上,他奋力搏杀;在农村孩子面前,他展现出侠骨柔情。


王梓木:稳健为上
在企业经营理念上,王梓木更偏向于“做小做精”,而不是“做大做强”。


赵令欢:联想的“空降兵”
在国内并不太被重视的并购投资领域,赵令欢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王滨的雄心
王滨上任后雷厉风行,“三年再造一个太平”的目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