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跨国并购提速

跨国并购提速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正在进入以跨国并购为主的新阶段。

本刊记者  彭春燕 冯璐 刘雪/文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杨元庆当地时间5日在巴西宣布全资收购巴西本土消费电子制造商CCE,交易涉资3亿巴西雷亚尔(约合1.48亿美元)。

联想集团只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代表。进入9月以来,多家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

9月3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全球第二大工业叉车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傲集团将林德液压业务相关资产、人员和合同等剥离,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林德液压公司”,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新公司70%的控股权和凯傲集团25%的少数股权。

9月4日,大连万达集团宣布,已经完成对美国第二大院线集团AMC娱乐控股公司总计26亿美元的收购。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30日联合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2~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4.6%。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达到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再创年度投资流量的历史新高,实现了自数据发布以来连续第十年的增长。其中,非金融类投资达到68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与此同时,对外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架构。

此外,境外企业对东道国税收、就业贡献明显。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85.8亿美元,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448亿美元,境内投资者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011年,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超过220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122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88.8万人,来自发达国家的雇员有10万人。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快速,比起10年前已经突破10倍的发展。中国企业正在朝具有全球战略的大型跨国公司提速发展。”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介绍。

奚君羊表示,一方面,国内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越来越高,对国内企业形成倒逼“走出去”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部分行业市场饱和,也促进了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PE助力海外并购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数据显示,从投资方式角度来看,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2011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72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36.4%,并购领域以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为主。

在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峰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也表示,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正在进入一个以跨国并购为主的新阶段。

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说,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国内企业出境并购无论是宣布并购案例、还是成功完成并购交易,以及并购交易的案例数量及规模都呈现明显上升的态势,在国外陷入经济困境的大背景下,国外一些拥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企业纷纷面临财务困境,国内企业迎来出境并购绝佳时机。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再创新高。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与中国并购市场整体趋冷的形势不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却持续高温,同比环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并创下历年来新高。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完成海外并购60起交易,同比增长22.4%;涉及金额194.20亿美元,同比增长23.8%,环比更是激增56.5%。

来自普华永道的报告也显示,全球宏观经济的不景气,并没有严重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由于对资源、技术存在持续的战略需求,以及海外的并购机会,中国今年的海外并购很有可能创下纪录,全年交易金额有望超过2011年。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购并合伙人刘晏来表示,中国企业正抓住海外市场的买入机遇,大力并购海外能源类和工业技术密集型企业。

“这一趋势还很有可能会继续。交易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增大。这种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驱动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企业已经累积了更多海外并购经验,增强了信心。”刘晏来还指出:“随着来自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及私募行业支持的增加,在海外卖方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本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买入机会不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在通过海外并购“走出去”方面正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万格认为,过去,国内企业出境并购以国企参与为主,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出境并购中来,源于国内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资金实力增强。

“另外一个趋势就是,国内具有资金和团队运作实力的大型PE机构参与到海外并购中。”万格介绍,如去年弘毅联合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今年初中信产业基金联合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等,凸显出国内PE机构资金实力和专业运作能力增强的现状。

“从行业来讲,过去,我国企业出境并购主要是集中在能源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并且资源类企业出境收购相对于其他技术、渠道类企业并购来讲,后期整合较为容易。”万格表示,但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类收购后期资源开采难度增加等因素,今年以来,国内企业更多将收购偏向于技术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

民企仍待激活

在海外并购市场,央企一直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民企参与海外并购的积极性也日益提升,吉利并购沃尔沃、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大连万达鲸吞美国AMC院线……然而,相较于“国家队”,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活动规模仍较小。

“‘走出去’的风险高,同时收益也高,民企在商机驱动下有更强的意愿,很多情况下,是苦于无人牵头和信息不对称,有待激活。”广州港口航运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学荣表示。

万格认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仍面临多个难题:中介机构如何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收购后如何留住标的企业管理层及核心部门员工,后续文化、渠道、技术等如何整合……

对于推动民企走出去,万格表示,首先要依靠民企自身的发展壮大,同时,民企不能一味将目光锁定在出境并购,因为相对于大型企业的抗经济周期、抗风险能力来讲,民企不适宜出境并购;另外,需要获得国家在相关资金、行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陈学荣认为,推动民企“走出去”,需要多方合力。在政策上,民企“走出去”还面临渠道缺乏、门槛限制、信息不透明等一些困境,急需政府提供更加完善信息指引和法律保护,同时,在牵头“走出去”方面也应该积极作为,发挥外交部门、商务部门的凝聚作用,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

奚君羊则建议民企自身提高观念,放宽视野,评估国内外市场优劣,了解市场差异、人文法律等国外软环境;成立协会等机构牵头组织开展跨国经验研讨会,跨国项目展览会,信息、资料共享,形成先进带动后进的积极氛围。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掘金公务机
公务机市场潜力巨大,融资租赁机构之间竞争加剧,行业发展隐忧仍存。


新三板高速扩容
随着挂牌企业快速增加,新三板的制度建设变得日益紧迫。


期货资管启航
资产管理业务为期货公司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但人才缺乏是一大瓶颈。


“保本微利”之惑
在医保“商办”模式下,商业保险公司实现“保本微利”并非易事,需得到当地政府的理解与支持。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