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德国之窗 > 原料保障:工业生产国的挑战

原料保障:工业生产国的挑战 [《金融世界》2012年09月号 ]

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势必依赖多种多样的自然原材料,尤其是初级金属完全需要进口。

胡伯图斯·巴特/文

德国这样的工业国家,势必依赖多种多样的自然原材料,尤其是初级金属完全需要进口。保障自然原材料的供应面临各种风险。即使地理蕴藏上有足够的原材料资源,风险依旧在上升,如投资不确定,原材料自由贸易受到威胁,同样还存在价格威胁。

为了能够规避这些及更多可能的风险,并确保工业生产拥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在所有层面上都需要大范围的措施。获得必需的原材料是企业层面的任务,国家并没有义务为工业购买原材料。但是国家有着另外的职责,如外交层面。同样,共同采取行动也是必需的,如对于回收途径的改善。

原材料的风险

德国工业与海外原材料供应息息相关,能源原材料,如原油及天然气中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金属原材料在境内完全没有开采,因而必须依靠进口。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原材料供给模式都没有出现问题,但最近却显现出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关于原材料供给,一般来说人们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人们大多不清楚究竟需要哪些原材料。当人们判断哪些原材料是生产必需时,通常是从最小生产量着眼。每人都用手机和电脑,但很少有人真正清楚,其中需要大量原材料,以及原材料的最少用量和最小成本。

原材料貌似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近几年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总是出现在头版头条。原材料供给不仅与价格上涨相关,不断上涨及波动的价格对大宗原材料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这些需要加工的原材料通常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成本较高。

同样,对于只需要小量使用的原材料,不一定成为高成本因素,但也可能与许多的风险因素相伴。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原材料。对于现代技术产品来说尤其如此,如电子产品、电动车、太阳能电池,以及风车。从地理蕴藏角度来看,原材料十分充足,自然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存在问题。

虽然地球上蕴含了充足的金属为工业提供必需的原材料,但是并不代表原材料的供给得以保证,风险在近些年明显增加,而在德国这些风险却并没有被广泛认识到。

许多情况下,只有很少的一些国家拥有经济上可开采资源存储。尤其是稀土资源,95%都出产于中国。其他重要矿藏也集中在少数一些国家,如90%铂金来自于俄罗斯和南非。

许多原材料只有少数公司能提供,这势必会将原材料价格推高,如铁矿石,2/3可自由交易铁矿石只由三家公司的矿井出产。

许多出产重要原材料的国家政局不稳定。刚果出产的钽是制造移动电话电容的必要材料。任何想在动荡国家投资并开采原材料的人,都会担忧投资安全性。

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来阻碍原材料出口。这些保护措施包括:特殊的出口管制、对国内再加工的经济补贴、引入出口垄断、出口原材料不享受减免增值税、发放出口许可,以及颁布出口禁令等。这些工业战略政策是要将原材料再加工留在国内,而这对于如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生产极为不利。

通过分析框架研究关键原材料,对广大经济部门均有重要意义。原材料的供应风险关系到众多高技术要求的使用领域。对许多企业来说,大宗原材料,如钢和铜的价格风险甚至会更快地反映在利润变化中。

在这样一个上涨并波动的原材料价格趋势中,德国经济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原材料风险。

将近75位(65%)受访经济环境专家认为此种风险十分显著。这样说的原因首先在于持续增长的需求,约61%的受访者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约49位(35%)专家认为供应商的市场势力,及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也是危机因素。约30位专家(23%)认为经济和地理上对开采的限制已成为问题之一。有18人(22%)认为保护主义及其他政治风险也将成为意义重大的风险因素。

因此,原材料供给保障并非只是单个企业的挑战,而需要经济整体的共同参与。

企业的任务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重在首先进行一次分析,评估各种原材料供给风险,以计划相应的对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识别价值链各环节,其中,包括关键原材料的识别。

同样,中间产品也可能包含一些供应状况紧急的材料。单一原材料缺失的处理过程也需在其中标记出来。原材料风险能引起企业的其他风险,而这些做法能使人们规避风险,但前提是人们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他们。

通过适当对冲,至少能减少财务上的风险。这当然不意味着摆脱了价格上涨的长期风险。另外,相应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也应建立起来。通过长期供应合同,能够降低供应风险及价格风险。在长期的相互义务中,安全稳定的供应成为关键。

当然企业也可以尝试减少原材料的投入,从而有效地避开一些关键原材料。也可以尝试增加其他起相同作用替代材料的投入。当材料使用效率在企业内部位于高优先级时,这种战略便遇到了技术限制,而这时,加大企业研发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另一个确保原材料供应的方法被称作纵向一体化。企业购买或入股直接拥有开采来源的供货商,这样能使自身原材料供应得以保障。当然,对独立企业来说,只有其自身达到足够规模,且对某种原材料有相对大量的需求,这样的方式才可能被采用。

这种模式当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价格高昂、使企业进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并且只能选择一种原材料。总而言之,这样的模式最多适用于少数直接对矿石再加工的大企业。

为了启动额外的采矿活动,企业层面的努力必不可少,如通过长期购买承诺等支持,能够在不需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保障原材料。

此外,集中需求能够强制节省成本。许多企业参与的组织代表购买者利益,形成相反力量,可以有力地制约作为准垄断力量的原材料供应商对市场的控制。这样,购买价格会变得更为合理,也使得购买方具有更强的谈判立场。

共同的任务

众人拾柴火焰高。与其他企业共同合作,投入新的设备并开展研究,旨在提高原材料效率及开发新的替代材料,此类联合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颇具意义。

对那些小公司来说,直接自行开展研究耗费很大,他们可联合起来,针对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展研究。知识导向的网络大多对业绩有积极意义。最佳状态当然是一石二鸟:提高潜在高效性、并降低替代材料探索的成本,以此实现更快的产出,改善公司成功的前景。

在加强回收方面,企业和政府间的共同行动深富实意。从城市垃圾中获得可供使用的原材料源被称为“城市开采”,这将减少对于不确定来源的矿石的需求,回收的潜力巨大。

同时,为了抓住这个机会,技术和组织上的革新,以及与之相关的回收成本降低成为必经之路。私营经济部门的倡议,加上国家框架设置对于发展必不可少。然而,这样做也有局限性:在报废品交易中保护主义也十分常见。

政府的任务

政治并不能完成以下任务:为原材料供应保证低廉的进口、扭曲价格信号或者促使国家独立于目前全球相连的市场。同样,单一原材料国与发达国家的单方面关系与以竞争为目的的世界经济格局毫不一致。

换言之,政治应负责确保自由获取原材料的来源,并确保原材料经济部门的企业运作,加强对保护主义趋势的抵制,出口税的引入以及摒弃同样对市场有害的产品。同时,政府能够为国际信任做出贡献,并在此基础上使得原材料能够自由交易。

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对于市场经济的政治产生了一系列关键词:

自由贸易:在自由贸易协定框架内,原材料市场上的贸易壁垒及不正当竞争需被清除,正如工业品部门大范围已实现的一样。在这一方面,只有国家能够在双边及多边谈判中拥有发言权,尤其是在世贸组织方面。同样,确保市场能够避免卡特尔形式或并购形式进行私人竞争限制也是政府的核心任务。

投资条件:在原材料国的投资应被确保可能性和安全性。发展援助设备在建立相应机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能够直接从生产者购买原材料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反之亦然,当我们说服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的时候,我们不能孤立本土市场,也不能排斥外国投资者。国家基金帮助原料国将其收入用作投资,并将其经济发展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这也必须与我们的利益相一致。

外交: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保持与当地良好的外交关系至关重要。这样能够降低一些风险,包括原材料排他地向第三国输出、投资遇到威胁、被施以保护主义措施等。为了提高合作机会,跟当地的决策者交流十分必要。一般而言,与当地关系越好,承担原材料供给责任的各公司业务便能够更加顺利开展。另外,为在国际谈判中拥有一席之地,一个更好的欧洲原材料对外政策协调也十分必要。

研究资助: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原材料来源,加强研究力度不可避免。这方面,政治可以起到贡献,通过技术发展来使德国原材料保障得以改善。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能够成为降低原材料风险的一个选择。由此,公司也能够对外展示危险已被认清,且针对这些危险公司正采取更多努力,即使不能完全解决,也正缓解危机。

作为工业国家的德国,未来面临着的原材料供应状况挑战仍然被低估。对于这一状况,只有企业和政府机构通过不同方式来应对。所有人都应该完成其风险控制的“家庭作业”,而目标则需要更长远的视野,即通过开放市场保障企业原材料的供给。

作者系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环境、能源、资源研究部主任;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部副主任、博士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风险管理新武器
欧洲期交所清算行计划引入一项新的风险计算方法,用于计算场内及场外交易衍生品的初始保证金。


城市开采
回收再利用是保障原材料供给的关键。


汉莎在中国
德国汉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已有80年之久。


值得信任的汉莎技术
汉莎技术是一家领先的、独立于生产企业的服务型企业,专业从事民航维护修理及大修(MRO)和改装。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