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多项指标快速增长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凸显

多项指标快速增长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凸显 [《金融世界》2020年11月号 ]

业界专家指出,期货持仓量和交易量的增长,代表的是期货市场对实体企业的服务进一步深化,亦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提升。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陈云富)持仓同比增长41%,交易量同比增长47%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但对国内期货市场来说,每一次的“不确定性”也是一次市场发展的“洗礼”。今年1月到9月,国内期货市场的持仓量和交易量双双出现罕见的大幅增长。

业界专家指出,期货持仓量和交易量的增长,代表的是期货市场对实体企业的服务进一步深化,亦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提升。

期货市场:企业避险的“港湾”

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场所,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今年以来,期货市场的多项指标“逆势飘红”。数据显示,除了持仓量和交易量,商品期货的交割量、法人客户参与等期货市场的关键指标也有所增长,显示出实体企业纷纷进入期货市场参与市场的交易。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利用期货工具更好地管控市场风险。

“对有色金属行业而言,企业对期货衍生工具运用已经非常熟练。”云南一家铜冶炼企业期货部门负责人表示,在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企业一直进行“双线”作战,一方面防控疫情,一方面稳定生产经营,加大对出产的铜、黄金等有色金属利用期货、期权工具进行对冲的力度,有力地稳定了企业的经营。

而对于下游企业,油价疫情冲击带来价格大幅下跌,则是继续生产的企业较好的买入套期保值时机。“在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后,国际油价大幅回调,企业运用期货工具逐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山东一家地炼商告诉记者,对下游加工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上游的原油价格上涨,因此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策略正是越低越应买。

实体企业纷纷运用期货工具,推动市场的交易和持仓等指标大幅增长。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9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42.65亿手,同比增长47.2%,盘后持仓则达到2288万余手,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1%。

产业扶贫:期货连接市场“最后一公里”

海南白沙,曾是海南省唯一的深度贫困县,也是我国主要的橡胶生产地之一,当地森林覆盖率高企,当地农民一直在想将“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但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胶农的增收十分有限,一些胶农甚至放弃割胶或者砍树换种。

而随着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实施,胶农守着“绿水青山”而不能增收的状况渐渐发生改变。从2017年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在这里试点这一项目,连续多年的推进,让市场的力量在橡胶生产中发挥了“1+1+1>3”的效果。

新湖期货海口营业部总经理黄明川表示,所谓“保险+期货”,是一种利用期货衍生工具,转移和分散农产品价格风险的一种农业保险。橡胶“保险+期货”项目,是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出资为胶农购买价格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则通过购买期货公司的期权等工具转移价格风险,而期货公司则利用上海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从而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

市场探索的成效明显。统计显示,2017年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在白沙县启动后,首批参保的987户胶农实现户均增收500元,2018年和2019年上海期货交易所联合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将试点范围大幅扩大,实现对当地胶农的全覆盖,参保的胶农户均增收分别达1009元和735元。

橡胶“保险+期货”是期货市场助力农产品增收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一模式目前在苹果、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产品上施行,有力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实际上,这一模式的另一重要意义是利用市场的手段,做出了破解‘蛛网模型’的尝试。”业内专家指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尤其是在丰收时节,市场价格降低,农民丰收后常常卖出低价,而利用期货市场,就可以运用专业的手段,将当年出产的农产品在价格较高时卖出,从而锁定收益,使农产品真正卖出好价钱。

国际化:破解“买啥啥涨”怪圈

对于大宗商品,中国市场缺乏定价话语权的状况一直备受诟病,市场一度将此形象地称为“中国买啥啥涨,中国卖啥啥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期货市场的努力业已“在路上”。

2018年3月26日,随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开市锣响,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商品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正式挂牌交易,两年多来,除了原油期货迅速跻身全球三大原油期货合约之一,包括20号胶、低硫燃料油期货等复制这一模式的新品种相继上市交易。

11月19日,国际铜期货合约也将在上海挂牌上市,届时,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品种将达到6个,商品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模式也将逐步趋于成熟。

“从上市情况来看,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已基本形成三种有效的模式。”业内专家王超表示,一种是类似原油期货等品种,境内境外交易者同时在开市后参与交易,一种则是类似铁矿石、PTA等期货品种,在国内投资者交易的基础上引入海外的投资者,最后一种则是类似国际铜期货的交易,面向国内投资者的铜期货合约,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国际铜期货合约分别在两个平台上挂牌交易,形成“双合约”格局。

“实际上,国内期货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已经不小,一些境外交易者也都较关注中国市场价格,但由于市场不对外开放,这些价格更多只是作为参考,在国际贸易中应用有限。”黄金市场专家王其博表示,如果市场对外开放,以国内市场庞大的进口、消费和贸易量,市场价格走向国际“完全成为可能”。

“搭建起这一双向开放的平台,至少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王超指出,大宗商品本身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国内市场并不是为了争夺纽约、伦敦等市场的“定价权”,而更多是客观反映中国市场的实际,减少境外市场恶意炒作“中国因素”,使中国期货市场价格成为真正权威、可信的参考基准。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金融创新支持基建发力 公募REITs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管理层防风险、降杠杆、稳投资、补短板的重要工具,公募基础设施REITs的试点恰逢其时。


金融支持实体持续发力 改善信用基本面同时仍需加强监管
分析人士认为,伴随国内经济基本面的稳步复苏,金融之于实体的支持仍需“有保有压”。


浙江银行业精准施策助个体工商户渡难关
浙江银保监局今年以来督促辖内银行机构聚焦有效需求,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支持个体工商户渡难关。


江苏:发挥金融科技力量精准帮扶企业“过冬”
江苏围绕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注重发挥金融科技力量,摸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助力市场主体“过冬”,更为经济转暖“添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