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兼听阁 - NON-MAINSTREAM OPINION
 
2011,稳中求变之源

2011年04月15日 14:33  
作者:鲁政委   责编:吕星  lvxing-lucky@126.com   月号:2010年12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2011年的宏观政策定下了基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积极”继续延续,而货币政策则在时隔3年、历经“从紧”和“适度宽松”之后,再度重归“稳健”。

  对于货币政策,之所以称之为“重归”,是因为我国首次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2000年12月对2001年货币政策取向进行布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就是说,从实际执行来说,“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从2001年开始的,这种定调一直维持到2007年。

  但在这七年中,货币政策的执行其实经历了180度的大转弯:在利率方面,2002年2月,人民银行降息0.27%;2004年10月,转而加息0.27%,自那之后进入了持续加息通道,直到2007年末。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2001年1月~2003年8月间,一直维持在7%的水平,2003年9月开始上调,自那时开始,持续上行到2007年末整个“稳健货币政策”执行期结束。

  上述历史经验显示:从单纯“稳健的货币政策”措辞本身来说,其实无法看出具体执行政策之松紧,关键还需结合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2003年之前,我国经济仍在通货紧缩之中,“稳健”在操作上表现为“适度宽松”是正常的;而2003年之后,我国经济已走出通缩,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通胀压力开始显现,此时,“稳健”在操作上转变为“适度从紧”也是自然的。

  一句话,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根据经济形势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根据情况可松可紧。

  对于2011年来说,重提“稳健”,其实是在国际环境仍存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央对全年留有余地的提法。但对于眼下来说,从当前面对的严峻通胀形势,以及央行不断强调要“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的提法来看,2011年的货币政策,至少在开始会是从紧的,除非看到经济出现下降的风险,否则未来不可能转向。如果这样,预计2011年M2目标会定在15%~16%之间,新增信贷可能定在6~7万亿元。

  对于财政政策,虽然“积极”的提法与2009~2010年完全相同,但此“积极”已非彼“积极”。

  仔细分析,其中固然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涵义却并不相同。在相同的方面,预计明年的“积极”会在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水平上,保持与2010年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2009~2010年的“积极”主要是“保增长”,集中于上马投资项目拉升GDP增长;而本次的“积极”,重点显然是在“调结构”上。这一点,中央已明确提出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防止乱铺摊子和盲目重复建设”。这意味着,普通投资项目将受到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已不可能继续像2009~2010年那样,继续在投资上大干快上。

  具体来说,2011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投资预计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保障性住房(最新信息显示,明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将会由今年的580万套大幅提高至1000万套)、扩大消费需求(主要将是减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节能减排、战略新兴产业等。

作者系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