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兼听阁 - NON-MAINSTREAM OPINION
 
量化宽松是一种心理战术

2011年04月15日 10:13  
作者:郑学勤   责编:吕星  lvxing-lucky@126.com   月号:2010年11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枢纽,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像样的宏观金融理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哲学理论。

  自由市场学派的市场均衡论是从物理学的均衡论中引申出来的;自由竞争理论是从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中演变而来的;市场漫步论从对原子随机运动的解释发展而来;就连股市技术分析中的艾利略波浪法也是从“黄金分割段”中演绎而来。许多理论,像均衡论,在物理学中都被淘汰了,在经济学中却还被捧为圭臬。

  近20年来,西方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由众多元素构成的集合体里,各个元素之间必然会有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对这个集合体的发展方向和结果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各个元素自身的性质和行为。这种理论对建立现代金融学有特别的启发意义。因为,金融世界是人组成的世界,参与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随时都在改变金融世界的面貌、性质和发展方向。

  由于金融活动处于这种相互影响之中,许多言之成理的理论,在实践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费里德曼说,通胀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货币发行量超出经济产出的货币政策现象。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为了解决通胀问题,采用了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但是,事实证明这种理论并不正确。

  从1974~1979年,美国M1的平均增长率是7%,这段时期美国货币量极度增长,通胀一发不可收拾。1979~1984年,M1的平均增长率是7.4%,这段时期的美国却货币紧缺,通胀减缓。费里德曼最终承认,他的这个理论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

  今天,伯南克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从表面上来看,走的还是格林斯潘的用低利率促进经济的老路。不过,他事实上是依靠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互动关系,利用心理杠杆来达到仅靠6000亿美元不可能实现的目的。

  6000亿美元不到全球外汇储备的1/10。按理说,提高一个池塘的水位不难,提高海洋的水位就不那么简单。但是,美元应声而落,因为市场相信美联储还会继续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由于国际上主要商品都以美元定价,大宗商品价格立刻上涨,通胀预期随之增加。

  6000亿美元大约只是美联储债务的1/4。每个月750亿美元就其物理数量来说,很难想象能够将美国长期利率向零以下的负值推动多远。但是,美国的按揭利率因此降到历史新低,资金纷纷从现金和债券等资产中转移到风险更高的资产中,股市大涨,财富效应随之显现。因为市场相信如果经济不回头,失业率不下降,美联储还会继续采取类似的措施。

  6000亿美元相对全球贸易额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很难想象光凭这笔钱就能影响全球的贸易不平衡。但是,因为美联储的这个政策,其他一些国家不得不提高利率,紧缩银根,防止热钱和通胀,因此放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恶性通胀离不开两方面因素。一是政府有意实行通胀政策来解决财务问题;二是社会上大部分人承认通胀不可避免的预期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控制下,原料、商品、工资和服务都会陷入争相加价的恶性循环。因此,在隔离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防止国内产生金融泡沫的形势下,对“通胀合理论”要特别保持警惕。

作者系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