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兼听阁 - NON-MAINSTREAM OPINION
 
农产品涨价何错之有

2011年04月14日 11:55  
作者:陆晓明   责编:吕星  lvxing-lucky@126.com   月号:2010年8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最近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今年1~7月,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将近10%,其中粮食涨价超过13%,由此带动CPI中食品价格上涨5.7%,整个CPI上涨2.7%。除去食品,居民消费价格只上涨1.2%。

  若将通胀归咎于食品及其背后的农产品涨价,对症下药,就得摁住农产品的价格。针对最近粮价上涨,粮农惜售,企业抢购粮食的情况,有关六部委就出台了通知,斩钉截铁地要求:“当市场价格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价格时,有关企业要立即停止政策性收购”,“对违反收购质价政策的要坚决停贷”。

  但切勿忘记,打压农产品价格,受伤的是农民。

  改革开放最初十年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黄金期,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放开,比如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至1986年彻底取消,当年种粮的成本收益率达到创纪录的85.8%。这十年农民售粮价格年均增长8.2%,大大超过种粮成本年均3.3%的增幅。正是在此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收窄,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57最低降到1983年的1.82。

  可惜此后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拉大,其中本世纪除2004年和2008年粮食和生猪价格大涨的两年略有缩小之外,其他年份无一例外地持续扩大,直到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比改革开放初期还高。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涨幅趋缓,比如农民售粮价格1988年之后年均涨幅仅为6.1%,而种粮成本却年均增加6.9%。种粮成本收益率80年代平均55.8%,90年代38.5%,本世纪以来平均才21.6%。

  需要注意的是,发改委计算种粮成本时,对人工的统计是每产百斤粮用0.7个人工日,每个人工日的成本仅13元,而若按农民工进城打工平均工资水平的一半计算种粮人工日成本,则目前种粮收益还是负数。

  长期以来,我国大米、面粉价格不仅大幅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越南、泰国乃至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亚洲发展中国家,与之相应,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较大,印度城乡人均收入比为2.85,韩国仅1.3,而我国为3.33。

  今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是农民增收的天赐良机,这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社会公平所要求的,在今年也是市场供需规律决定的。此乃天经地义,何苦严厉打压呢?

  如果说这是为了控制通胀,为何不拿工业品开刀呢?我国工业制成品价格与国际基本接轨,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低于国际水平。有人说这是市场供需使然,其实,如果像限制粮食出口那样限制工业品出口,我国工业制成品也会因国内市场过剩而降价。

  当然,这只是极而言之,无非是想强调相关政策应该更多考虑农民的利益,真正落实党的十七届三种全会公报所提出的“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系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