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公司 - COMPANY
 
中信证券闯“蓝海”

2011年05月30日 14:08  
作者:罗三秀   责编:张泉  zhangquanlxk@yahoo.cn   月号:2011年5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中信证券,正在进行一场“蓝海”探索之旅。

  4月13日下午,北京市新源南路,华都饭店大观堂二楼,一场围绕着中信证券发行H股议题的临时股东会议按时召开。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及分管业务的多位高层出席了这一会议。

  中信证券副董事长殷可称:“发行H股是中信证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在今年3月正式升任副董事长之后,殷还将继续担任中信证券全资拥有的香港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际”)的副董事长、行政总裁之职。

 

融资备战

  殷可坦言,发展海外业务,中信证券有资本金的瓶颈。通过海外融资补充资本金是必要的。

  虽然去年末母公司坐拥高达410亿元的净资本,但中信证券近年大力发展融资融券、直接投资业务等买方业务,对资本的需求不断增大。

  于是,为搭建海外业务平台,中信证券启动了H股发行计划。目前,该计划已经获得股东大会的同意。

  根据公告,中信证券拟在香港公开发行不超过11.05亿股的H股,如果考虑国际配售部分,其发行的股份总数将不超过12.7亿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发展境外投行业务、资本中介型业务等。

  在多数券商分析师看来,H股的发行将推动中信证券国际化,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品牌声誉,同时提高其在海外的竞争力。

  不过,借道H股扩张境外业务,也将使中信证券面临不小的挑战。高盛高华证券研究员徐然认为,“由于券商的国内业务面临着严格的资本金限制要求,基本上不允许使用杠杆,因此中信证券新业务扩张需要投入大量资本金。虽然海外业务可以使用较高的杠杆,并可能由此带来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但成本管理可能成为一个挑战。”

 

出海正当时

  打造国际一流投行,是中信证券追逐已久的梦想。如今,在殷可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近年来,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华通道服务几乎被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等具有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所垄断,这让王东明深有感触,“如果不做好境外业务,境内业务也做不好”。

  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些国际业务也被逐步“请进来”。截至2010年底,共有97家QFII获得约197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国际板一旦开闸,也将带来众多的融资、交易等证券业务。

  但是,没有海外经验及过往业绩的支撑,中信证券及其他中资券商要想吃到这些“嘴边的肥肉”恐怕并不容易。

  王东明表示,如果境外大型公司要在国际板上市,肯定是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国内证券公司如果想参与竞争,就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做过什么。”

  因此,为了让境外机构和企业了解自己,从而赢得境外业务,中信证券不得不“走出去”。

  同时,与中资银行跟随境内企业走出去的考虑类似,中信证券进行海外扩张,也是为了满足中国企业经营国际化业务的需求,如并购需求、融资需求等。

  仅在香港市场,2009年IPO融资规模就达4500亿港元。不考虑二级市场交易带来的收入,仅承销收入就足够诱人。殷可给股东算了一笔账,按照2.5%的承销佣金率计算,就有112.5亿港元的承销费用。

  此外,中信证券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也有发展境外业务的需求。与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相比,尚未开辟的境外业务对于国内证券公司而言可谓是一片蓝海。

  按照殷可的说法,中信证券“走出去”,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国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施海外业务,蓝海业务。

  在中信建投研究员魏涛看来,去年转让控股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53%的股权和华夏基金51%的股权后,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面临二次创业的新局面,而买方业务和国际化是其发展重点。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信证券虽然近年来买方业务增长明显,但创新业务对其整体收入的贡献有限,而境外市场能为其发展资本中介型业务提供施展空间,且能利用杠杆。

  除了内外环境的推动,对于人才的渴求,也让中信证券“急”于出海。“如果不出去,很难吸引境外的人才。”王东明认为。

 

曲折出海路

  在启动H股发行之前,中信证券一直在为国际化而努力,尽管这条国际化经营之路充满了艰辛。

  “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境外上市,也有一些国际化的尝试,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王东明在股东大会上说道。

  香港是中信证券实施海外战略的第一站。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后,中信证券在2006年就完成一笔漂亮的收购,将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三家子公司收入香港子公司(后更名为中信国际)。

  会上,王东明流露出了对此次收购的满意之情:“中信国际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近年来的收入增长很快。”

  但是接下来的海外扩张却让中信证券历经波折。中信证券赴港上市的计划早在2007年就曾折戟。市场上广为流传的消息是,中信证券当时计划的筹资规模是30亿美元,但由于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走出去”尚存忧虑,并未表示支持,发行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同年11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身陷危机,中信证券借机向其伸出橄榄枝,双方宣布相互入股及组建亚洲合资公司。然而,还没等双方签署正式合作协议,贝尔斯登就在次贷危机中面临崩溃而被摩根大通全面收购。虽然收购失败,但中信证券也得以幸免于难。

  但是,贝尔斯登一案并未让中信证券停止国际化的脚步。

  王东明称:“收购贝尔斯登失败后,我们也在寻求其他方式加快海外发展的速度,提升竞争力。”

  这一次,中信证券把目光投向了巴黎的东方汇理银行。2010年5月,双方正式牵手,搭建“中国—亚太—全球” 的战略合作平台,即双方在中国地区开展业务合作,构建亚太区一流的投行以及全球股票经纪及衍生品业务平台。

  5个月后,双方称将组建合资公司,各持50%股权,该合资公司将整合里昂证券、盛富证券、中信国际在香港的机构经纪及股票资本市场和企业融资业务以及东方汇理银行在亚洲的股票资本市场及并购业务。

  业务互补可能是中信证券和里昂结合的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汇理银行控股65%股权、员工持股35%股权的里昂证券在全球拥有超过9000家的机构客户,在亚太地区的经纪与研究业务均属一流。

  2008~2010年,中信证券连续三年稳坐国内投行业务规模的第一把交椅。2010年,中信证券以56单股票及债权承销项目、1781亿元的承销额展现了自己的投行业务实力。

  有观点认为,里昂证券的研究业务、在全球拥有的广泛机构网络,恰好弥补了中信证券的不足,而中信证券的承销实力则弥补了里昂证券在该领域的短板。

  殷可也介绍说,海外股票发行对于研究、销售及交易的要求较高,中信证券海外投行业务缺乏研究、销售及交易。

  事实上,中信证券此次H股募集资金投向的重点就包括收购或组建海外研究、建设销售及交易网络。

  谈判还在进行,中信证券和东方汇理银行的联姻能否成功不得而知。即便双方如愿合资,中信证券的国际化也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双方对等持股,互不占主导地位,控制权争夺的隐患因此可能削弱中信证券国际化的效果。“交易结构本身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陷入控制权争夺中。”安信证券杨建海认为。

 

警惕风险

  中信证券始终有着明晰的国际化思路,尽管其海外业务发展几经挫折。用王东明的话说,中信证券无论是境内业务还是境外业务,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靠自己内生性的发展,同时也要借助外力来加快发展,仅仅依靠内生性的发展是不够的。

  中信证券国际化的努力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这只是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现实中,其他券商也在谋划国际化收购。除了海通证券在2009年收购香港本土券商——大福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之外,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元证券等几家上市券商也在推动国际化战略目标,陆续增资其香港子公司。而这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增资被视为准备收购的前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宋国良认为,“从整个证券行业来看,‘走出去’现在已经是迫在眉睫。中国的公司早就‘走出去’了,证券市场也已经延伸到海外,但过去相关业务都拱手让给外资投行了,而我们本来完全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中国证券公司“走出去”,业务牌照、客户资源、过往业绩、人才等方面要素都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中金公司要接单还得‘傍大款’,拉上高盛,摩根士丹利一起来做”。宋国良说:“在境外设立机构除了获得牌照外,国内证券公司要在海外市场具备竞争力,就要获取机构客户资源,要有一定的业绩、声望和品牌效应。此外,要有具备做国际化业务能力的高端人员。”

  中信证券也在经历类似的苦恼。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在沪港两地进行IPO,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同是A股项目的主承销商,但在H股项目中,作为财务顾问的中信证券并未进入承销商之列,而中金公司是唯一入围H股承销的中资背景券商。

  在推动国际化战略时,中国证券公司也同样需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在这方面是有前车之鉴的。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证券公司大肆进行海外扩张,而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却不得不收缩战线,国际影响力受到极大削弱。 

  昔日在香港屈指可数的本土投行——百富勤投资集团(其破产后,法国国家巴黎银行对其在中国的证券业务进行并购重组,更名为BNP百富勤)也曾借助收购而名噪一时,但在业务扩张的过程中因缺乏内部风险管控而在亚洲金融危机间轰然倒塌。

  “国内证券公司在拓展海外业务的同时也要注重风险管理。”宋国良指出,直接设立机构的速度会慢些,但风险较小,而收购其他机构可以加速扩张,但也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相比直接收购外资机构,共同合资的方式能规避一些风险,新组建一家合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与母体在风险方面有所隔离。

  其他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失败,应该成为中国证券公司国际化之路上的警示。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