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风向标 - WIND VANE
 
“新三板年”到来?

2011年04月18日 09:55  
作者:罗三秀   责编:张泉  zhangquanlxk@yahoo.cn   月号:2011年3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在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结构中,有人把主板市场看成是“塔尖”,中小板、创业板是“塔中”,而新三板就是为全国千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的“塔基”。

  扩容也好,引入做市商也罢,无一不是让新三板真正发挥其市场的融资交易功能,发挥其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塔基”作用。

  2011年1月,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新三板扩容”成为证监会今年的八大工作任务之首。

  关于新三板扩容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相关部委征求意见。

  业界人士纷纷期待2010年落空的“新三板年”可以在2011年成为现实。

  “新三板主要的审核规则、发展方向和规划都有了,现在就是更具体的配套规则要出来,比如试点范围,引入自然人进行交易,监管层次提高等。”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主办券商三板业务负责人称。

  试点启动以来,新三板的制度和规则多由中国证券业协会颁布,而证监会对新三板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随着新三板的扩容,这一状况很可能改变。“证券业协会已经有部分人转到证监会从事新三板的相关工作。”消息人士称。

  

扩容“箭在弦上”

  从各种迹象来看,扩容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从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构建目标来看,新三板的扩容路径一览无遗: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试点起步,到全国高科技园区的企业,最后覆盖到全国所有非上市的中小型企业。

  “最近项目很多,而且有些企业还限定时间,要求上新三板挂牌,主动性提高了。”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光超告诉记者。

  作为新三板试点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本来不用“挤独木桥”也可以挂牌,但是扩容的消息却让一些企业出现了“搭末班车”的心理。

  “一些企业觉得扩容后审批会更加严格,标准要提高,时间会延长,所以赶着扩容前上,这样还能赶上这轮市场的井喷。”刘光超说。

  不过,扩容对于企业选择新三板的影响不大。“只有市场表现和交易机制变化,才能影响企业上不上新三板。”刘光超认为。

  外地高科技园区企业上新三板的热情相对冷淡。“科技园区管委会主导的居多,券商推动的居多,企业有一定的观望心理。因为它们不知道所在园区是否能首批试点,而且也不确定自身是否能进入试点。”刘光超说。

  广东证监局局长侯外林就曾称,2011年广东将实施迎接新三板扩容冲刺工程,争取有1~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能够纳入首批扩大新三板试点范围。

  而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更是高调声称,该区至少有10家企业将成为吃螃蟹者。新三板储备企业不少于200家。

  对于新三板试点园区的标准,业界流传的版本是,“园区综合实力和新三板挂牌的准备情况,比如拟挂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截至目前,科技部认证的国家高新科技园区已经达到83家。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按照科技部2008年对各地国家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评价,武汉东湖、上海张江、西安、苏州高新、天津滨海、成都、深圳等地进入首批试点园区的可能性较大。

  观望的不仅是企业,一些券商在有所准备的同时也在犹豫。它们也担心,配套政策明朗之前,提前投入面临不确定性。

  “新三板扩容以及引入个人投资者后,将彻底改变新三板市场状况和券商盈利情况,但具体能有多大的变化,还要看政策变化的情况才能知道。”中信建投有关人士称。

  为了迎接市场扩容,广发证券、中信建投等主办券商已经行动起来。

  记者了解到,中信建投已经成立由总裁挂帅,由经纪业务管理部、代办股份业务部、资本市场部、信息技术部等部门组成的新三板业务扩容筹备组,并在信息系统升级、修订业务制度、筛选符合条件企业等方面做好了准备。

  

做市商呼之欲出

  在包括扩容在内的众多改革措施中,市场对于变革交易制度的呼声最高,比如引入做市商制度和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开放。

  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无疑可以增加市场交易。但由于新三板挂牌企业大多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规模较小,盈利少,对于技术、细分市场的依赖度很大,风险较高。

  “从市场需要的角度,需要更成熟的投资者,要有一定的风险识别力、抗风险能力,而且资本要相对充裕,投资专业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会有量化的指标。”刘光超说。

  但是,刘也指出,“对个人投资者的监管和规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管得太死,主要是市场自身要发挥作用,因为市场本身就有额度限制,股东数不超过200人的条件下,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是有一定规模的,而且主要是存量交易,认购增发股份的股东一般会持有一段时间。”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市场要真正活跃,关键还在于做市商。

  所谓“做市商”,是指券商可以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投资者报出某个股票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格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券商的自有资金或股票与投资者进行交易。券商自己可以通过频繁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并通过报价差额实现利润。

  “如果新三板引进做市商制度,券商的直投、自营甚至经纪业务都能参与其中,这样新三板市场的交易将不再冷清。”上述中信建投人士说。

  在美国,做市商业务的利润一般占券商全部业务利润的40%~60%。

  不过,作为一种新制度,做市商制度被引入后也需要关注市场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

  “做市商还是比较有吸引力。但也容易出现机构操纵的情况,先要把制度完善,先试点,毕竟数量少,盘子小。”上述主办券商三板业务负责人指出。

  西部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程晓明认为,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区别就在于做市商制度,它是通过报价为创新型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确定,所以制度设计上应该让做市商对估值负责,而不能瞎报价。

  程晓明建议,要规定做市商持仓量的上下限,以及持仓量到了上下限的时候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国内持仓量下限不能太低,否则容易压低股价。当做市商持仓量达到上下限之后还必须继续买卖,但是第二天做市商必须回到要求的持仓量范围。

  按照监管部门此前草拟的《主办券商做市业务指引》,“未来试行的做市商制度将实行资格管理,而且新挂牌公司须具有一家主做市商及至少一家辅做市商。”某券商人士透露说。

  该指引还对券商的持仓量和信息披露作了规定。比如主做市商持有挂牌公司股份的上下限分别为10%和3%,辅做市商持有的上下限则为所持挂牌公司股份的5%和1%。

  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中国政法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也建议,可以限定做市商的报价价差范围,比如5%,同时,每笔交易完成后要适时进行信息披露。

  

转板制度尚需时日

  如果说做市商制度是为了给新三板增加流动性,同时吸引企业和投资者的话,转板制度则有异曲同工之处。

  转板制度可以打通新三板和其它板块市场的联系,使得资本市场的各个层次“互动互通”,有机结合。这也是监管部门最想要的效果,所谓“升板自愿,降板强制”。但现实中,新三板企业要实现转板并不容易。

  转板制度,是指新三板企业只要达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就可以直接到其它板块上市,不需要证监会的实质性审核。但是由于新三板企业是非公众公司,直接转板的前提是企业为公众公司,这样就存在制度上的障碍。

  为此,业界也曾有过讨论。一种看法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运作几年后符合条件,就可以去创业板上市,但在上市后一定时间内不能进行直接融资。

  但在上述券商三板业务负责人士看来,转板制度并不会这么快推出,因为涉及存量发行,而这又与新股发行制度的变革有关。

  事实上,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去中小板、创业板上市都是先在新三板停牌再进行IPO申请,与其它企业IPO无异。

  由于直接转板短期内难以操作,“绿色转板通道”便成了过渡性的方案,即为新三板企业开辟出专门的发行通道,其IPO的排队区别于普通企业,使得新三板企业转板到主板、创业板比直接IPO要容易些,从而提高上市速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去新三板挂牌。

  从审核标准看,绿色转板通道和普通企业IPO无异,只是在审核程序上更为便捷。

  但这种提法,仍然遭到部分人士的反对,程晓明便是反对者中的一个。他认为,转板机制没必要、出不来,即使制定出来了,也只有坏处没好处。如果市场整体发行的节奏不加速,通过新三板来转板上市的节奏也不可能加快。

  诚然,绿色通道就好比是给新三板企业开了道后门,当其它企业都走这个后门时,这道门最终也可能拥堵不堪。

  “如果转板机制真的存在,新三板每年上1000家,其中800家转到创业板,那最终结果可能是新三板本身的发行节奏受影响。”程晓明说。

  不过,对于拟上市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而言,它们期待政策的支持,比如,“新三板挂牌企业有几年的运作,经过检验,企业没有重大问题,监管层对企业的意见是否可以有一个指导性的文件。”东土科技董事长李平提出。

  转板制度并非刻不容缓,尽快让中关村试点走向普及才是当务之急。“如果试点太久,新三板就会失去生命力,也会失去先机,同时也影响到相关机构的发展。”刘光超认为。

  未来,新三板要进行大胆改革,“比如做市商推出、最低交易股数降低,场外市场交易企业突破200人的股东限制。”刘光超提出,突不破200人,交易股份就算拆得再细,交易活跃程度也受限。

  目前,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股东人数200人是区别公众公司和非公众公司的界限。新三板挂牌企业目前仍是非上市非公众公司。

  此外,新三板还要突破高科技园区的范围,“那时新三板才是真正的扩容,才是全国场外市场的基础市场,它才能惠及全国中小企业,并具有代表性。”刘光超说。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