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大调查 - INVESTIGATION
 
期货研究之痛

2011年06月27日 14:42  
作者:罗三秀   责编:张泉  zhangquanlxk@yahoo.cn   月号:2011年6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多年来,众多券商研究员身价不菲,备受市场瞩目。同样做研究工作,期货行业的研究员却只能默默无名、冷暖自知。

  或许,伴随着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和其他创新业务的出现,这种落差感会渐渐消弭。

  “我们很兴奋,现在提供咨询服务终于可以有收入了。但是,挑战也很大。”一位期货研究员在今年的期货分析师论坛上坦言,现实的情况是,期货公司的研究质量普遍不高,对企业服务不到位。

  

羸弱的研究

  2008年以来,期货公司研究院、研究所日渐增多,规模也日益壮大。不仅中国国际期货、永安期货等老牌期货公司的研究部门在“招兵买马”,券商系期货公司也纷纷从其他公司挖角,成立研究所。

  继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在2008年5月成立首家券商系期货研究所后,国内其他券商系期货公司相继组建了研究所。

  “我们研究院是2009年迁来北京的,人员从23人增加到了120人。”中期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向记者介绍到,这些人中有40人从事品种研究,40人在备战投资咨询业务。

  总部位于杭州的永安期货则在原有的研发中心之外,在北京新成立了研究院。据永安期货研究院院长隋东明介绍,该院于2009年7月成立,目前共有40人。

  与此同时,各家期货公司研究人员的教育背景、学历也更上一层楼。一位在伦敦金融城有3年对冲基金工作经历的期货研究人士告诉记者,行业发展前景较大是他选择期货业的重要原因。

  “随着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各家公司对研究所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研究人员有所增加,研究人员的学历层次有所提升,但是各家公司的水平高低不一。”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冯洁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行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全国期货公司数量高达160余家,各地营业部随处可见,但具有期货从业经验的研究员却并不多。

  南华期货研究员张一伟也认为,目前,整个行业的规模较小,具有期货从业经验的研究员并不多见,而具有两年以上研究经验的研究员就更少了。

  据业内人士估计,期货行业从业人员约有2万多人,研究员的数量大约是2000人左右。

  其实,即便在行业征战多年的期货研究院院长或者研发部门总监,也很少有人具有十年以上研究经验。

  自称“猫总”的隋东明,在期货行业摸爬滚打18年,但是其真正从事期货研究的时间也就5年左右。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和业务脱节,这一期货业研究的“短板”普遍存在也就不足为奇。

  一家浙系期货公司的业务人员认为,期货业很多研究内容大部分“中看不中用”,研究员普遍不能给予客户专业的指导,而不少研究员对品种、产业链的了解程度甚至还不如业务员。

  “期货公司在研发中接触较多的是研究分析,但是很多相关的基础数据分析其实并没有做扎实做透,研究员对数据的挖掘远远不够。”王红英告诉记者。

  王红英举例说,产业客户对于库存管理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的需求,一直都存在,但是,现有的分析报告和分析水平满足不了客户的真正需求。

  “我的手机每天都能收到期货公司发来的数百条信息,电子邮箱里也有大量研究报告。”一家现货企业的负责人曾抱怨说,“这些信息大同小异,价值并不高,自己还要花费时间去删除所接收的信息。”

  某期货公司研究所人士则如此评价行业的整体研究水平:“相比整个投资行业、大型现货公司,期货业的整体研究水平偏弱,针对性、专业性不强,为研究而研究的人太多了。”

  

大河无水 小河难满

  期货业整体研究水平偏低的背后,其实是期货公司人员流失、经营困厄的现实。

  不难想象,当研究队伍频繁换血时,期货公司的研究服务质量势必受到影响,研究队伍也会出现断层。

  “好的期货研究员流向投资公司、现货公司、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公司,造成了整个期货公司的研究没有传承,新手没有老人带,缺乏经验。所以说,期货公司总是感觉在不断培养新人。”冯洁告诉记者。

  在张一伟看来,期货行业真正的人才流失是从2009年开始的,其中股指期货的推出加剧了研究人员的流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较于证券、基金等机构,期货公司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而且行业自身积弱较多,研究员纷纷“外逃”也就难以避免 。

  除了留不住人才外,研究员对于自身能力的培养不够恐怕也是期货公司研究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

  “目前的研究环境比较浮躁,研究员自身也沉不下心来。”冯洁指出,一方面,研究员实地调研比较少,另一方面,尽管数据搜集能力很强,但是对数据的研判、解读能力较差,做不到数据库的博大精深。研究员要真正成为企业的风险顾问,需要的时间还比较长。

  其实,部分行业研究员对研究过于“纸上谈兵”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他们也颇多纠结。

  “研究员去企业调研,纠结在于企业不愿意配合。好的研究报告,需要研究员对企业生产成本、交易细节、利润目标等情况进行了解。而如果企业和研究员不深度配合,对行业、产业链、生产环节、财务管理的了解就都无从谈起。”张一伟告诉记者。

  当然,板子也不能全打在研究员身上。如果有足够的薪酬待遇和培养锻炼机会,研究员也会踏实搞研究。问题恰恰还在于,期货公司对于研究员的重视和培养不够。

  冯洁认为,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需要研究数量的积累和质变的过程,而且需要期货公司较大的投入,比如需要老人带领、培训指导、研究方向的定位、产业链的精准定位和走访。这就要看期货公司舍不舍得投入。

  现实是,受困于经营压力,很多期货公司并不舍得在研究上投入。而在整个期货行业,具有40人以上规模的研究所寥寥无几。

  据了解,一家期货研究所每年需投入的成本,少则几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以人员规模最大的中期研究院为例,该院每年的成本约2000万元。

  不过,期货公司成为向外界输送研究人员的“黄埔军校”,折射出整个期货行业经营的悲哀和无奈。

  正如张一伟所言,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满。如果行业这条大河没水,研究也就是条小水沟。

  在当前业务单一且手续费不断下滑的环境下,期货公司仍处于求生存的阶段,整个行业并未摆脱亏损的阴霾。

  “惨,非常非常惨。”这是一位期货公司研究员在向记者描述今年第一季度全行业经营亏损时所作出的形容。

  

升华之路

  然而,积弱已久的期货研究,要真正实现嬗变和质的跃迁,还需从长计议。

  在隋东明看来,行业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起码要5~10年的时间积累。

  “我觉得提高水平的时候到了。”冯洁说,以前是单一业务和手续费收入,研究员的成果难以转化成收入,而且很难做到量化研究员的业绩,所以对研究员的投入就少。但随着咨询业务的深入、CTA业务的开启,研究员的成果容易转化成期货公司的业绩,行业自然就会提高对研究员的重视。

  那么,期货行业又该如何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呢?

  “投资咨询业务的开启,可以提升行业研究水平。”冯洁认为,但这需要各家公司真正重视研究,而不是停留于口头。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的建立,都需要整个管理层的定位,不然,可能造成公司管理上的混乱和人员流失。

  据了解,一些期货公司正在尝试研究和业务挂钩的模式,即研究员帮助前台业务部门开发客户。

  “只有专业的水平才能服务好客户、留住客户。这种方式其实是种变相刺激。”冯洁认为。

  王红英的看法是,行业协会需要继续大力推动各种培训;各个股东要认识到研究的重要性,各个期货公司要有战略的眼光,树立人才是净资本的概念,因为期货市场是专家市场,不应该是纯粹营销,需要自己去培养人才;研究员自身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树立长远的发展思路和坚韧不拔的学习习惯。

  “不搞研究就是放弃未来,现在搞研究就是消耗性业务,最重要的是怎么坚持到投资业务出台。”隋东明也认为期货公司要从战略上重视研究的重要性。

  而对于期货公司优秀研究员的培养问题,冯洁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要解决研究员的职业规划问题。有些研究员性格内向,但是理论功底强,那就适合走纯研究体系这条路。有些研究员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走投资、CTA等业务体系或管理体系的发展道路。

  其次,要解决研究员的收入问题。具体而言,要量化研究员的业绩,比如一般的研究员出些日报、周报、月报、季报等日常性的产品,好的研究员出些重大投资机会报告、行情重大转折点及产业链的调研等深度报告。研究员的收入要和这些工作量挂钩。

  隋东明则认为,培养人才,需要解决人才的使用问题,即怎么和业务结合产生效益,使其既能坚持研究,又能促进期货公司业务的发展。

  至于激励机制,王红英认为,脱离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去谈激励机制,比较僵化,因为期货公司不可能和基金公司、投行去比。

  “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了行业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研究员收入也明显超出业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有些公司研发部门的老总已经超出了公司副总的收入了。”王红英称。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