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大调查 - INVESTIGATION
 
看不懂的理财市场

2011年04月15日 14:07  
作者:孙弢 汪孜博   责编:汪孜博  dufewangzibo77@163.com   月号:2010年12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结构性理财、“银信合作”型理财、“银保合作”型理财、“打新股”与基金型理财、阳光私募型理财……名目繁多的品种充斥着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面对投资者庞大的理财需求,各家中、外资商业银行纷至沓来,推出各种名目的理财产品,游走在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

  由某外资银行推出的一款名为“结构性存款”的理财产品浮亏已超过6%;一款最终收益为零的理财产品,经专业人士测算,其获益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四;一款与黄金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在金价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其净值却“雷打不动”……想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分享“资本盛宴”的普通投资者们并不知道,从购买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参与了一场由银行主导的“交易游戏”。

  据本刊记者了解,近期全国各地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诉量,正呈现日益激增的态势。日前,国内权威理财资讯机构普益财富,发布了对2010年前三季度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统计数据。

  结果显示,在一共7641款到期产品中,大部分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正,其中,共有18款产品年化收益率为零,另有9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负。“这9款产品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这就意味着产品可能获得较高收益,同时也面临着本金损失的风险。”普益财富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有一些产品的收益率甚至没有“跑赢”银行自己承诺的“参考利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理财市场,投资者抱怨最多、损失可能性最高的,是各种结构性理财产品;隐含风险最大、最值得警惕的,是“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在这些产品充满“诱惑”的面具背后,是投资者的“愤懑”和利益驱使下的“疯狂”。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