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产业 - INDUSTRY
 
让券商资管业务飞

2011年04月15日 16:18  
作者:罗三秀 韩韬   责编:张泉  zhangquanlxk@yahoo.cn   月号:2011年1、2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2010年末,证监会一纸《关于调整证券机构行政许可的工作方案》发至各家证券公司,拟将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的申报制度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业内人士称:“方案还没最终敲定,还是个征求意见稿。”

  备案制,是监管层对于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的又一次松绑,这将使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摆脱束缚,飞得高远。

  “我们肯定会多发、快发。”一位券商资产管理人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其所在的资产管理部门一共拥有两只尚在存续期的集合计划。

  “其实,这个意见稿出来之前,监管部门就和我们有过多次沟通,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称,他们实际上也一直在做调整。

  目前,证监会对券商限定性集合计划实行合规性审查,而对非限定性集合计划,实行全面审查,并需获得证监会批准。

  但审批条件早在2009年就开始松动了。2009年9月,证监会曾发文,示意加快审批速度,取消对成立两年以上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存续期和规模的限制。

  

产品扩容

  备案制的实施,无疑将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撑起一片晴空。

  “改革更市场化了,发行速度将会加快。”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剑辉称,“目前,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还不大,相信以后会有扩容空间,在机构理财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我们自然很欢迎这个政策。”上述东方证券资管人士也赞同备案制,“这使得我们的产品发行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进一步根据适当的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来择机推出产品,而不会一味追求多发产品。”

  而政策暖风到来之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已日渐提速。“尤其是2010年三四季度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速度大大加快。”张剑辉感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在存续期的券商集合产品,规模已接近1200亿元,比2009年有明显增长。

  2010年,共有94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成立。仅下半年,就有逾50只新的券商集合产品纷纷涌入市场,超过2009年全年47只产品成立的记录。

  接近年末的短短两个月时间,2010年刚涉足资产管理业务的行业新军——浙商证券便成立3只“小集合”产品。所谓“小集合”,是指产品规模在10亿元以下,客户数低于200人,参与门槛最低100万元的券商理财产品。

  “小集合”是证监会2009年放行的资产管理新业务。一年来,继光大证券发行的第一只“小集合”问世后,已有超过30只的“小集合”先后成立。但其数量和规模都远远低于大集合的数量和规模。

  据朝阳永旭的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91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其中非限定性集合计划有151只,限定性集合计划有40只。非限定性产品的固定收益和股权投资不受限,而限定性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不超过20%。

  

竞争加剧

  产品扩容之后,各家券商也将迎来新一轮竞争。

  “竞争肯定是会越来越激烈,行业目前还处在跑马圈地的状态,将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各个机构会在资管业务上精耕细作。”东方证券人士称。

  事实上,券商资管行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业内已有一批资产管理规模和业绩上都有口碑的券商,比如东方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这些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净收入均超过1亿元。

  作为第一梯队,东方证券已试水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成为资产管理业务独立的先行者。紧随其后,国泰君安证券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也宣告成立。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券商也均有意筹备资产管理独立子公司。

  “我们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一方面是监管层鼓励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自身规模发展的需要。”上述东方证券资管人士称。

  除了业务独立、运作灵活外,资产管理业务从证券公司“单飞”出来的用意还在于,“现在,集合计划不能公开推介,但以公司的形式去宣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树立公司品牌。”

  实际上,在国外,大型证券公司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已经成为趋势。国内目前也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不过,净收入过亿元的资管业务对于券商业绩的贡献实在是微薄,占比不到2%。而国外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对于整个收入的贡献率通常达到30%。

  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做法或许能够吸引并培养自己的客户,而一些尚未有条件成立子公司的券商则不惜把自己的业绩提成让利给客户,以此抓住客户。

  此外,一些券商在产品的投向上寻求差异化竞争,将集合产品投资于股指期货市场,比如2010年末第一创业证券推出的“金益求金”计划。

  然而,在彼此相互竞争的过程中,马太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做得好的券商就发得多;做得不好,想发也发不出来。”上述券商资管人士认为,“竞争是很残酷的,总会发生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业绩做得好,客户就多,产品也能多发;做不好,客户就会流失,股东也不会支持,然后越做越差,终被淘汰出局。”

  在众多券商开足马力推出集合新品时,上海证券却注定是个失落者。自2009年11月发行了第二只产品后,该公司在2010年却颗粒无收,至今未能从投资业绩惨败的阴霾中走出来。

  2010年9月,上海证券理财1号三年期满,却不幸遭遇“滑铁卢”,资产缩水了45%。尽管该公司于2010年8月对此产品进行展期,随后也更换了两个投资主办经理,但上海证券理财1号在2011年初的亏损幅度仍高达40%。

  伴随着失败的投资业绩,展期后的上海证券1号(展期)也遭遇了在第一个开放期投资者参与冷清的尴尬。截至2010年9月30日,该计划的份额总数为3.81亿份,低于三年前成立之初的4.19亿份。

  如果说券商之间的资产管理业务竞争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那么放眼整个资产管理市场,券商与公募基金以及阳光私募基金的竞争则同样非常激烈。

  在定向理财业务上,券商需要面对公募专户和阳光私募的双重竞争;在投资资金门槛为10万元的“大集合”业务上,券商需要与公募基金争抢;而在“小集合”业务上,券商更要直面公募“一对多”业务和阳光私募的竞争。

  而证监会也在逐步放开对公募基金从事专户理财业务的限制。这将明显加剧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和公募基金“一对多”业务在高端客户市场的争夺。

  2010年11月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取消了管理证券投资基金2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等准入门槛,同时专户产品的规模上限降至3000万元,而专户产品投资单只股票的比例从10%提高到20%,投资自由度得以提升。

  

掣肘

  在资产管理行业,券商已经摸爬滚打了数年。即便因券商综合治理而整顿此前违规的保本保息委托理财业务被叫停一年,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也破冰了5年,可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已然败倒在公募基金的脚下。

  依赖于经纪业务,券商在客户渠道方面占有优势,但其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却难望公募基金的项背。

  目前,券商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最大的也就300亿元左右,而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公募基金的规模都在上千亿元。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阳光私募也可能将券商击败。与阳光私募1000多亿元的规模相比,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也同样不具优势。

  “未来的资产管理业,一定是私募的天下,私募面对的是高端客户,业绩压力大,这就迫使它们追求绝对的收益。但券商很难做到绝对的正回报。”上述券商资管人士担忧道。

  规模是公募基金永远的追求。这一生存法则或许也适用于现阶段的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尽管其带有类私募性质,收入主要来自于业绩报酬的提成。

  “目前,券商资管业务追求的也是规模第一。”该人士告诉记者。“客户起点越低,超额收益的获得也就越难。毕竟客户数量多,单个客户的投入又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券商人员没有动力去追求绝对高的收益。就像公募基金持有人的1000元本金亏了500元和私募客户10000万元的投入缩水了5000万元,二者都是亏损50%,但是客户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业绩也好,规模也罢,说到底,资产管理“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问题是,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投资人奔向私募之前拿来练手的场地,同样有着规模情结的券商可能也难逃这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之宿命。

  在私募界,除了有公募基金经理、民间投资高手云集,朱雀、理成、塔晶等一批券商系背景的私募机构也名声在外。

  券商人才奔向私募,除了薪酬待遇、激励机制可能逊色于私募外,最主要的症结恐怕还在于,这些投资人才对于相对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更为青睐。

  上述券商资管人士指出,“真正做投资的人,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薪酬只是一个数字,其更看中的是工作氛围和工作制度,有自由度,有充足的个人空间去思考。”

  在券商,本来仅一个理由就足够让交易员去购买某只股票,但交易员可能要提出10个理由以及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该股票的投资价值,而这10个理由最终也没说服投资决策委员会的领导。相比之下,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有着更灵活的投资机制。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