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产业 - INDUSTRY
 
新能源产业“中国之路”如何走?

2011年04月14日 15:14  
作者:张艺   责编:     月号:2010年9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从8月份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到刚刚闭幕的达沃斯论坛,企业、政府和学界都传递出这样一个声音: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将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能源消费和节能减排两大问题上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制约。

  传统能源消费模式因资源量有限和污染环境而难以为继,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新能源产业面临经济性拷问

  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成本普遍较高。据粗略统计,风能发电的成本要比火力发电高一倍;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火力发电的四倍。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该产业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无晶硅薄膜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太阳能技术在我国主要是靠引进;目前国际上风能发电机最大容量可以达到5兆瓦,我国企业只能达到1.5~2.5兆瓦的水平,3兆瓦风能发电机刚刚下线;电动汽车的电池问题目前也还没有突破……诸如此类的问题提醒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尽快掌握核心技术以促进新能源走向市场、走近千家万户。

  全国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告诉记者,“从目前看,新兴能源应用的经济性并不高。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生产100瓦太阳能多晶硅板需耗电约2000度,一个陆上风电塔用180吨钢材需耗电36万度,平板太阳能平均造价每千瓦约1.4万元,陆上风电平均造价约1万元,海上风电造价是陆上风电造价的两倍,而上述风电设备利用每年不超过2000小时,远远低于传统能源。此外,由于风能、太阳能自身发电的特点,要求配备相应的调风调频电源,再加上远距离向外输送,这都使新兴能源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目前新兴能源电价附加由全电网用户分摊,陆上风电每度电补贴0.25~0.3元,海上风电补贴0.6~0.7元,太阳能特许权招标电价每度电补贴1.09元。

  在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之前,随着新兴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电价补贴将长期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必将导致电价总水平不断上升。

  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产品却难以走向国内市场。主要原因之一,是光伏发电价格高于传统能源的现实让消费者难以负担。

  国产的低纯度的多晶硅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做初级原料,而高纯度的多晶硅大部分却依赖进口,国内市场还未真正形成。

  邵秉仁对此提出建议,通过增收资源税、环境税、建立新兴能源发展基金等等多种方式,筹资新兴能源发展基金,以改变目前这种电价补贴的单一方式。

 

新能源产业激励机制尚需完善

  毋庸置疑,我国发展新兴能源的成本较高,严重阻碍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来说,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前期投入成本高、风险大,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从市场方面来看,绿色能源企业的高投入和高成本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是新兴能源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问题。

  专家指出,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为例,其中第六条规定:“风力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电价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准,按照招标形成的价格确定。”

  由于招标定价实际上是以“出最低价者为中标者”的标准来定价的,导致中标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合理范围,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几乎没有盈利的可能性,这导致大批资金不得不撤离。其中第七条规定:“发电水泵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也就是说只有每年燃烧80%生物质燃料的电厂才可以有补贴,否则就视同常规火电。

  这一规定造成很多可以利用秸秆的热电厂因全年烧不到80%的生物质燃料而袖手旁观。

  如今,全国范围内太阳能发电的电价还没有确定下来,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导致了在这个行业的产业制造发展超前,但应用市场发展很慢,对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相关人士认为,现在是到了决策和规划部门真正下决心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时候了。

  虽然,目前政府也正对太阳能发电进行招标,希望找到合理的电价定位,但税收、补贴等相关措施也应尽快跟上。

  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与企业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鲍云表示,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如果能够在政策导向、税收等方面给太阳能充热发电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将大大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生物质能源的非粮道路

  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中国每年生产7亿吨农作物秸秆,其中40%作为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尚有60%可用于能源开发利用,约相当于2.1亿吨的标准煤。

  此外,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等都是生物质材料的重要来源。

  全国人大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尹成杰认为,发展生物质能源,逐步替代石化能源,是能源产业势在必行的战略决策。

  发展生物质能源,既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又是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现有资源,加快生物质能源科技进步,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当前全球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看,很多国家主要是生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油菜仔为原料的生物柴油。

  尹成杰提醒,由于一些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利用粮食来开发生物燃料,使得国际市场的粮价大幅上涨,所以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利用粮食来发展生物质能源,会不会导致全球粮食的供给不足,或者影响粮食安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相关国际机构的一些专家认为,旺盛的生物质能源需求拉动了国际粮价的上涨。

  对此,尹成杰建议,从全球来看,发展生物质能源,还有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利用生物质材料搞生物质发电,这种利用形式,主要是以农作物秸秆、农林加工废弃物、畜禽粪便等燃料,通过燃烧发电获得绿色电力。我们国家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我们每年生产5亿多吨的粮食,同时也生产出7亿多吨的秸秆,所以在传统的农业条件下,有5亿多吨的秸秆白白的腐烂和烧掉,我们利用的秸秆不到1/3,而且还是粗放的利用,这就等于浪费生产5亿吨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的投入品。

  经测算,农民投入1元,有0.5元生产的是粮食,0.5元生产的是秸秆。所以,在传统的农业条件下,我们只利用了0.5元生产粮食,生产的秸秆就浪费了。

  而农作物秸秆利用发电以后,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使农业资源、耕地和淡水得到了循环利用。另外我国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还有大量的畜禽粪便,把这些过去被认为是废弃物的东西加以综合利用和开发,可以作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材料,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