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产业 - INDUSTRY
 
证券咨询业生死抉择

2011年04月14日 11:21  
作者:罗三秀   责编:吕星  lvxing-lucky@126.com   月号:2010年8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犹如一只濒临灭绝的动物,证券投资咨询业正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在本就不大的领地里,强者尚能喘息,弱者要么被淘汰,要么在危机四伏的禁地冒着撞上猎枪的风险肆机突围找食。

  这是中国证券投资咨询业的真实写照。而证券投资咨询业要“渠清”,还需一瓢源头活水。

  

乱象丛生

  2010年6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北京禧达丰、广东百灵信等7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因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稽查。

  身为证券咨询业的一员,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如此评价:投资咨询业看起来有点乱,一个是“没有资格”的乱,一个是“有资格”的乱。“没有资格”的乱是多数的,这块是证券监管部门无能为力的,需要工商等部门和社会力量介入。

  数年来,林义相还担任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天相投顾则向国内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大机构提供证券研究报告。

  其实,证券咨询业的乱象早已有之,“黑嘴”、“庄托”等负面形象一直是证券投资咨询业难以摆脱的。

  2008年,在北京证券咨询业“名噪一时”的汪建中,被证监会处以上亿元罚款,其执掌的北京首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首放”)也因涉嫌操纵市场而被立案调查,事后该公司被取消证券投资咨询资格。

  此案轰动一时,不仅是汪建中获得了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一笔个人罚单,更因为汪建中和北京首放的骗钱手法具有“典型”性。

  北京首放扮演“托”的角色,提前由相关账户买入将推荐的证券,再利用其市场知名度向公众投资者推荐,不明真相者纷纷介入将股价推高,而彼时北京首放大举出货,将跟风买入者套牢,从中获利。

  “最乱的时候是,2005年~2006年的会员制,经过2006~2007年的整顿,咨询业内的乱象,这两年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林义相认为。

  当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摸索出“会员制”业务,提供炒股软件和会员咨询服务,收取会费。但一些剑走偏锋的咨询机构未能通过证监会的“年检”,经不住考验而倒下了。在股市的牛熊交替里,“有牌照”者也越来越少。

  在2000年牛市繁荣期,有数据显示,全国经过官方认证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一度达到300家。之后的三年熊市,绝大部分都陷入亏损的境地,到2005年时仅余109家。截至2010年5月底,仅有98家咨询机构。

  面对生存压力,多数不愿触碰高压线的咨询公司只好转型,其证券咨询主业悄无声响。

  林义相告诉记者,“有牌照的咨询公司现在从事咨询业的很少,绝大部分都转行了,做私募、IT、房地产、艺术品、声讯,干什么的都有。真正发表研究报告的咨询公司见不到,没法养活。”

  有些公司干脆就把牌照转让出去了。2010年4月,创业板上市企业同花顺花费680万元将浙江国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收购,其醉翁之意在于后者的证券咨询牌照。

  “乱得一塌糊涂,不会再批牌照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咨询业内人士也直言。

  

盈利模式缺失

  乱象不止,打擦边球或不务正业者较多。在林义相看来,“根子上的问题在于中国的投资者需不需要投资咨询。如果不需要,那就让证券咨询机构自生自灭;如果市场需要,但业务本身又没法生存,我们就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无疑,“中国市场是需要投资咨询的。”林义相表示,但和几年前的会员制业务是不一样的,它是对上市公司、行业的情况介绍、分析,或者对股票买卖的建议。

  追根溯源,咨询业现在这个状况,要从1998年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说起。“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正常的咨询业没法做,商业模式没法成立。”林义相指出。

  他介绍,那个《办法》主要是针对1996~1997年的股评,它允许做的基本上是股评,但股评不可能养活一个公司。超出这个范围,基本上是不能做的。但是按照《办法》做,就活不了。要想活下去就要超出这个范围,那就都是不合法的,没有轻重之分。”林义相认为这束缚了咨询业的生存空间。

  2006年实施的《会员制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则让以会员制业务为主的咨询机构业绩萎缩严重。“按照2006年的规范,会员制是做不大的。”业内人士称。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有牌照的证券咨询公司,主要是经营三类业务。一类是以会员制业务为代表的投资顾问,一类是以天相投顾为代表的提供第三方研究报告,还有一类就是以东方高圣为代表的财务顾问,属于投行业务。当然,也有一些“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结合的业务模式。

  “行业发展参差不齐,遇到了瓶颈,我觉得政策上要有所放宽。”北京君之创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秦兴万说。该公司以卖炒股软件和发展会员的方式提供投资顾问业务。

  在证券咨询业,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做投资分析,目前也就天相投顾这“一枝独秀”。

  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在财力雄厚的券商研究所的夹击下,天相投顾每迈一步,都显吃力。“证券研究是高投入、高风险,需要长期积累的集体的智力活动。”林义相说。

  他说,在现有市场上,投入不到1亿元,你基本没有发言权;投入5000万元以下的券商,基本上是听不到声音的。大的券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机构在研究上的成本投入都是数以亿计。

  除了资本实力,券商薪资对研究人员的吸引力更让天相投顾望尘莫及,后者只能无奈地成为前者的“黄埔军校”。

  “研究的风险不仅在于不能马上出效益,还在于,我们花了很大的投入去培养员工,但培养的东西会随人而去。”

  他举例,本科生在我们这里呆了一两年,券商动辄以年薪10万元,20万元来挖人,这是很离谱的事情。“我们的收入不足以支持这么高的费用。”

  另一方面,研究报告的知识产权常受侵犯也让人唏嘘不已。

  据了解,因大量、无偿使用天相投顾的研究报告,国内金融资讯机构万得资讯面临被前者起诉的风险。

  同样是提供研究报告,天相投顾等“草根”咨询机构的日子却要比券商研究所难过得多。

  券商研究所盈利主要是基金分仓,把交易账户开到券商名下,券商研究所则获得交易佣金。而基金分仓要么基于券商的研究实力,要么靠关系。

  “如果基金和券商都是某个大股东控股的,基金就会愿意分仓给自己的兄弟券商。”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天相投顾主要是卖报告,和我们盈利模式不同。

  “我们也很痛苦,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但如果这种状况不得到改变,我们也没法维持下去。”林义相不无担忧道。

  而券商的财务顾问业务也直接冲击证券咨询机构的业务,前者往往将财务顾问业务和IPO、再融资等项目打包。

  

放水养鱼

  继续在狭窄的空间里生存,在券商的夹击下觅食求活,证券咨询机构如履薄冰。一场行业“生死保卫战”即将打响。

  “要把范围放得更大,然后规范起来,如果规范的范围太窄大家又不能活,这又会出问题。”林义相认为监管的适度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2010年7月29日,证监会对外发布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和“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林义相对此表示乐观。

  “两个规定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具体细节可以再讨论。”他称,这里头区分了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布,强调了研究独立性。

  十年前,华尔街曝出的丑闻与研究不独立有莫大关系。“华尔街以前发生事情现在中国也逐步显露,现在开始考虑这些事情,这个方向是对的。”林义相认为。

  事实上,去年在咨询机构业内,就有征求意见。秦兴万认为,投资顾问这块,对会员制度管理办法的一些地方有纠正,业务范围不完全限制在会员制业务上了。这应该是个进步,业务的空间打开了。

  林义相则期待,在现有框架下,有新的咨询机构进入,有好的商业模式,产生新咨询机构。将来一些更细分、更专业的咨询公司可能出现。

  上述两个“新规”对秦兴万所管理的咨询公司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业务模式不会改变,从营销到后台管理,可能对媒体、广告制约的方式上有些变化。”秦兴万称。

  一些券商却已经有所触动。“还是有些影响的,我们很多新进的研究员都不能发布报告了,不过可以挂在有资格的人的后面。”上述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

  “行业可能会有一轮洗牌。”业内人士估计,券商研究所的一些人会出来创业,另立山头。

  林义相认为,后面需要配套的,就是要认真考虑咨询公司新的牌照的发放。“一定要放开牌照,我也反对垄断。但放开不是说什么人都能做,而是在设立条件的情况下放开发牌,谁违反了规则就要被淘汰出局。”他赞成机构之间相互竞争。

  谈及意见稿的不足,林义相指出,“对相关的人的管理没有跟上,比如分析师的抄袭行为要受约束;另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重要。不然,你的投入和劳动成果没有保障,大家都会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这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