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号出刊
 
[新华08网站] [金融世界论坛]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杂志征订]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88051563
 
文章
日期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金融家 | 国际观察 | 风向标 | 兼听阁 | 热点 | 产业 | 公司 | 市场 | 其他
  金融世界 > 产业 - INDUSTRY
 
铁矿石“金融化”时代到来

2011年04月13日 16:53  
作者:孙弢   责编:吕星  lvxing-lucky@126.com   月号:2010年7月号 来源: 金融世界



 

  今年是铁矿石谈判史上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不仅铁矿石价格上涨近100%,运行了20多年的定价机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谈判双方从协议价转为盯住现货价格,从年度定价变为季度或更短时段定价。

  

破题从本源入手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述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坦言,前5个月我国钢产量2.69亿吨,同比增长23.8%。由于产能释放过快,预计今年我国钢产量将在去年5.68亿吨的基础上再增加10%左右,达到创纪录的6.2亿至6.3亿吨。

  需求、产能的快速上涨不仅消化了铁矿石企业的库存,更进一步压缩了各大钢厂的利润。利润的下滑又反过来促使各大钢厂为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拼命开足马力继续扩大产能,形成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随着中国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非但没有因为中国高居全球买家之首而稍作退让,态度反而也日渐强硬起来。

  淡水河谷副总裁马丁斯此前就曾高调地对媒体表示,“石油、大豆、糖的价格都可以随着市场变动,铁矿石价格也应该随行就市。如果业界认为铁矿石供应商垄断价格的话,到伦敦金属交易所上市或许是个解决办法,但钢铁企业肯定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

  言下之意,如果钢铁企业不接受目前的季度协议价格,铁矿石就上市。但很显然,经过投机商的一番炒作,钢铁企业拿货的实际价格比起现在一定只高不低。

  显而易见,谈判的主导权已牢牢掌握在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手中。而中方想要争夺谈判的话语权则必须要依靠实力来说话。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认为,围绕铁矿石谈判表现出的各种情况虽然错综复杂,但核心问题还是供求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铁矿石贸易秩序混乱,已直接影响了铁矿石市场供求的“清晰表达”。

  “铁矿石谈判的困局,根子还是在国内。”宝钢集团前董事长谢企华一言以蔽之。

  针对国内铁矿石无序进口的混乱局面,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痛下“杀手锏”。

  《意见》明确要求将进一步加大行业协调力度,抑制囤积居奇、倒买倒卖、哄抬铁矿石价格等行为,并优化铁矿石资源配置,铁矿石资源将优先配置给符合《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

  

“金融化”时代到来

  7月11日,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加入伦敦清算所、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洲际交易所的行列,正式提供铁矿石清算掉期交易。

  就在这一交易品种正式启动前几天,日本知名综合商社三井物产率先宣布,已与瑞士信贷签署了首个铁矿石掉期交易合约。这使得三井物产得以在三大铁矿石巨头与日本钢企之间起到中间人作用,有效对冲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铁矿石已从单纯的资源性商品转变为金融机构资本炒作的对象。铁矿石市场的“金融化”时代已经到来。

  所谓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而铁矿石掉期交易的作用在于,它能够让交易参与者对冲铁矿石现货市场上的价格风险。

  近邻日本率先宣布进入铁矿石掉期交易市场,中国钢企是否应紧跟其后介入这个曾广受诟病的“类现货”交易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五矿商会就曾建议中国钢铁企业不要在境内外参与铁矿石掉期交易。因为掉期交易并不等同于期货市场,它属于“场外交易”,即买家与卖家都和交易所签合同,双方获得的信息是不透明的。

  但近日,当再次被媒体问及是否反对铁矿石掉期交易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相对委婉地回应说,铁矿石掉期交易是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语气已不似此前那般强硬。

  

猛兽还是良药?

  铁矿石掉期交易究竟是“洪水猛兽”,还是“济世良方”?铁矿石“金融化”背后究竟有何深刻背景?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崇大海告诉记者,铁矿石“金融化”的到来其实是长协定价机制破裂后市场自然产生的需求。“新的季度定价方式打乱了原本平静的铁矿石市场。以前各大钢厂只要谈好长协价,再和下游的厂商把钢材价格谈好,就能锁定整整一年的成本和利润。”

  但在长协定价机制破裂后,铁矿石价格波动变为常态。暴露在高风险之下的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钢企迫切需要寻找另外一种有效规避风险的工具。

  而由于铁矿石品类繁多、缺少统一属性,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建立期货市场的难度较大。于是,现阶段,铁矿石掉期交易也就顺利成章地成为了贸易双方规避风险的替代工具。

  正因为如此,原本被全球钢企视为“洪水猛兽”的铁矿石掉期交易今年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据铁矿石掉期交易经纪商Freight Investor Services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的铁矿石掉期交易量便达到每月250万吨,而去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0万吨,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交易量的日益增加,使得铁矿石掉期交易价格已越来越接近指数价格,更具代表性。而素来敏锐的日本钢企正是预见到了铁矿石“金融化”趋势,才大胆决定介入掉期交易市场。

  面对铁矿石“金融化”猝不及防的到来,中国钢企应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多家专业钢铁咨询机构的分析师认为,即使中国不参与铁矿石掉期交易,去港口买现货,中国钢企仍然无法逃避期货对现货的影响。

  “如果不参与,就会变相被人家套利,因为现货市场本身极易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表示。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一新变局,中国钢企其实已开始着手研究应对之道。沙钢集团的董事长沈文荣便明确表示,虽然沙钢并未参与掉期交易之中,但已经开始研究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掉期交易的规则。

  国内权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多位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钢铁企业风险规避需求的日渐凸显,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期货市场,增加铁矿石期货品种,结合全球第一大买家的区位优势,建设世界性定价中心,力争成为世界铁矿石市场的资源配置中枢。


 
 
2011年7月号
 本刊精选图片
 往期回顾
2011年6月号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