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疫情来袭考验企业应对能力 供应链韧性打造恰逢其时

疫情来袭考验企业应对能力 供应链韧性打造恰逢其时 [《金融世界》2020年04月号 ]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极大程度地加快韧性供应链的转型过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华财经北京4月8日电(记者杨溢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工厂停工、产能下降,多个国家颁布禁航令、旅游禁令,线下商店关闭,市场需求下降……在全球化格局之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受到疫情冲击,目前全球供应链正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业内人士认为,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给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的机会,而有韧性的供应链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应变,缓和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降低营运风险。

企业供应链受到冲击

短短数周,新冠肺炎疫情向各国的经济运行发起了挑战。眼下,疫情形成的连锁反应正在冲击各个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网络和业务。

“就疫情而言,我们预测到开始,却没有预测到结果。中国逐步走出了至暗时刻,但海外情况却不甚乐观。”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供应链与运营咨询服务高级经理陈瑜说,“现在的局面,对于中国供应链包括全球供应链的恢复速度以及需要面对的复杂程度,都是雪上加霜。”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的供应链嵌入全球。眼下,疫情对于国内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开始逐渐波及到世界各地,比如电子行业、汽车行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甚至游戏、快消等行业。

举例来看,2月18日美国苹果公司发出财务预警指出,由于在中国的代工厂受疫情影响恢复生产比预期慢,且市场需求疲软,因此至3月底为止的季度营收可能无法达到原定的目标。消息一出,苹果股价一度大幅下跌,带动其他亚洲零部件供应商股价下滑。

安永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疫情冲击下,大部分企业的实体供应链——特别是制造业与物流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具体来看,针对“疫情冲击下,各方面受到影响的程度”问题,选择物流运输受阻的占比达到68%,剩余依次为原材料短缺(59%)、需求不明晰(58%)、劳动力短缺(53%)、停工造成成本损失(51%)、生产进度滞后(49%)、经营成本增加(43%)、现金流紧张(43%)。

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其制造和上游供应商主要聚集在湖北、广东、山东,武汉更是中国著名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虽然第一季度是通信制造行业的淡季,但是受疫情影响,其下游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的设备招标计划亦会因此延迟。从生产方面来看,考虑到行业本身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全面复工有一定的难度,同比往年会产生10-20天左右的复工延迟。”陈瑜告诉记者,“即便多数通信制造企业保持了1-3个月的库存,目前尚可以应对开工晚的短期问题,但疫情若出现胶着,那么原材料供应缺口的风险不容小觑。另据我们调查,眼下该行业的产能约为去年同期水平的50%,物流运输是瓶颈,短期压力较大,总体供应链风险不容小觑。”

再从半导体行业来看,“当前更大的冲击可能在于日、韩,其作为半导体强国,是主要的存储芯片和半导体材料出口国。韩国A企业和B企业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内存生产企业,占据了全球接近73%的市场份额。”陈瑜坦言,“如果日、韩疫情加剧,那么很可能导致我国珠三角电子产业面临存储芯片告急的危险,并由此全面推动原材料涨价。”

未雨绸缪仍是关键

可以看到,尽管目前难以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究竟影响供应链几何,但一些企业已开始调整战略,包括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多个供应商网络;缩短供应链,让沟通更便捷;重新安排和计算供货及物流;优化库存,等等。

安永的调查结果显示,69%的受访企业认为,疫情的持续时间将延续到今年6月份以前。

不少业内人士直言,本次疫情犹如一场“大考”,能够帮助企业意识到自身供应链在规划与管理上的弱点和盲点。从供应链的串联到并联,从柔性链到韧性链,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供应体系,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局势动荡等诸多“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

如何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自我检测和诊断?

对于该问题,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供应链与运营咨询服务高级经理张威国给出了意见。

“企业要打造供应链韧性,可以通过预测未来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建立一系列的基础流程与措施,以便事前做好准备。”张威国表示。

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要就现有端对端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风险、运营绩效、全球贸易影响、消费者行为影响、员工等方面,然后计算出一个综合风险指数。

其次,要识别并设计危机场景。通过压力测试来检验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风险评估的结果与数据来衡量现有供应链受影响的严重程度。

再者,是识别现有供应链差距。针对每一个突发事件场景,激活已有的危机管理政策规章以及预案,评估现有供应链体系能否承受对应的冲击,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

第四,是在充分考虑人员、业务流程及技术等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可能的应对措施,以防范危机发生或快速对危机进行响应,从而缓和危机所造成的影响。

第五,是对每一个危机场景进行模拟,基于已有的成功标准来验证可能的应对措施是否奏效。

“在数位化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企业还可以考虑更多利用科技手段来增强自身侦测危机的能力。例如,物联网的感测器可以提前预警生产设备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当机,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收集可以侦测公司公关形象上的危机…… 在需求层面发生影响前,先一步处理危机,而端到端供应链数据的整合,搭配人机学习,也可能比竞争对手早一步知晓供应链潜在的危机。”张威国说。

多措并举共克时艰

最后,回归到有韧性的供应链搭建上,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业界专家建议,可以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能力的构建来开展工作——即获取供应链业务数据及识别风险影响的能力;管理外部合作方及客户需求的能力;恢复供应链管理与运营的能力;构建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的能力;构建韧性内/外部供应链网络的能力;构建敏捷响应的供应链运营模式的能力。

短期内,针对此次疫情,基于“恢复业务运作,降低风险影响”的目标,建议各企业可迅速成立供应链风险应对团队;利用所有的信息源获取业务数据了解影响(库存、需求);迅速地进行调整决策,包括管理客户;积极与外部合作方及客户进行沟通,商讨对策(直/间接品类供应商、外包制造商、物流商、业务合作伙伴等);积极寻找替代外部合作方;充分利用数字化办公手段,建议远程办公,恢复管理功能;积极加强工厂EHS(Environment、Health、Safety——指健康、安全与环境一体化的管理),配合当地政策恢复生产并加强对员工的关爱。

中长期内,基于“构建韧性供应链,应对未来潜在风险”的目标,建议制定韧性供应链战略及具体搭建举措;引入供应链韧性诊断分析法,识别潜在风险,完善改造方案;建立具有韧性的端到端全供应链网络,包括:供应、制造、交付、服务网络;引入数字化技术赋能韧性供应链——强大的由数字技术支持的制造卓越体系可以使日常工作和作业辅助标准化,减轻对特定个人来进行操作的依赖;改造满足韧性供应链要求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包括:端到端计划管理、采购模式、制造与交付模式等。

无疑,短期供应链应对举措的开展应该与中长期供应链能力构建进行相互平衡。甚至在应对当前风险的同时,就开始思考中长期构建韧性供应链的战略与行动计划。

另外,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亦不容忽视,因其可以极大程度地加快韧性供应链的转型过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印度金融系统不断暴雷
​印度国有银行、影子银行存在各种问题,金融体系不稳定与央行监管仍显不力密切相关。


英国央行两次降息将利率调至历史最低应对疫情冲击
分析人士认为,降息和量化宽松将给英国经济带来很好的支撑,但能否持续有效还要看是否能控制疫情继续蔓延。


疫情之下美联储连放大招难掩经济颓势
不仅美股以数次触发熔断“回敬”美联储,美国经济运行也可能陷入衰退。


疫情来袭考验企业应对能力 供应链韧性打造恰逢其时
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给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的机会,而有韧性的供应链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应变,缓和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降低营运风险...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