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特别策划 > 小企业闯出大市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链调研

小企业闯出大市场——“专精特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融资链调研 [《金融世界》2019年09月号 ]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去年底以来,民企扶持政策的暖风频吹,民企感受如何?记者走访了多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海民营企业,了解民企的真实心声和诉求。

微信图片_20190905154524

 

 本刊记者  王淑娟/文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都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去年底以来,民企扶持政策的暖风频吹,民企感受如何?记者走访了多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海民营企业,了解民企的真实心声和诉求。

 

中小企业“缺抵押、少担保”  亟需银行创新融资新模式

朗亿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专精特新科创企业,专注于开发高端功能性添加剂及母粒配方,2018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元。这是一家典型的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如今也是不少银行的“小微目标客户”。不过,在创业初期,朗亿也有急需银行“雪中送炭”的阶段。

资金关,是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都要迈过的一道坎。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上游基础化工企业提供的原材料采购需要支付现金,而下游企业客户付款往往采用承兑汇票,有较长的账期,因此销售额越大意味着流动资金越紧张。

“虽然公司早就实现了盈利,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质,我们没有固定资产等抵押物,因此要从银行获得低利率贷款比较难。前几年,公司又新投入了微纳米粉体镀膜研发项目投产设备,在流动资金上又急需银行资金支持。” 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唐晓峰介绍说,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和需求,2015年上海农商银行率先给企业提供了300万元的科技履约贷支持,让朗亿的产能扩张得到资金支持。

从税收、融资等维度多方位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朗亿这样的民营科创小微企业,“缺抵押、少担保”是共性问题。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为科创企业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科创企业只要有“硬技术”“硬实力”,融资不是难题。据悉,朗亿如今获得了上海农商银行提供的科技履约贷、信用授信等非抵押形式的1300万元综合授信,并且贷款成本低至基准利率。此外,朗亿还被收录到了上海农商银行的“鑫动能”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名单中,后续还将获得进一步的纯信用贷款。

 

创业初期研发投入高    亟需银行“雪中送炭”

“创业初期就有体系化的投融资计划,但过程中会发现准备的资金根本不够用,早期如果没有上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我的‘梦想’可能很难实现,上海说不定就会少一家年营收近两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铁表示。

雄程海洋是一家提供海上大型打桩系统施工服务的民营企业,技术主要应用于海上风电行业、跨海大桥、深水码头及近海石油平台等。目前已进入上市辅导期,预计年内将正式报送科创板上市材料。

早些年,海上打桩这个细分领域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发展海洋工程领域建设将是大趋势,于是张铁在2013年开始创业。由于创业资金不能偿付造船(“雄程1号”打桩船)费用,所以选择三年分期付款方式才付清。

2014年7月“雄程1号”打桩船造好,桩架高128米,具备在恶劣海况环境下正常服务的能力。凭借这个优势,张铁拿下了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福平高铁的海上打桩业务。

“出师告捷”后,雄程海洋在海洋工程领域名声大噪,订单接踵而来,但资金的烦恼也同时到来。“那时候刚开始接单,2亿元的船款还没付清,负债很厉害。接了新的订单开工后各种运营成本开始产生,但经营收入都是应收账款,那是最难的时候。”张铁回忆,由于缺乏抵押物,贷款一直碰壁,只有上海农商银行在了解了他的商业模式后,没有用传统的贷款思维去评估企业,在2015年为其提供了500万元的订单融资贷款。

度过了最难的2015年,初期订单陆续完成结算,技术也在调试中不断成熟,新订单不断,雄程海洋的发展开始迈向快车道。用投行思维看科创企业的上海农商银行,在2017年又给予了雄程海洋1500万元订单融资资金支持,使得“雄程2号”在2017年顺利交付。有了两艘打桩船后,雄程海洋施工能力大幅提升,2017年业绩爆发式增长,突破了1亿元大关,今年营收预计突破2亿元。

据悉,2018年上海农商银行将雄程海洋纳入“鑫动能”客户培育计划,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定制全方位金融服务,满足新时期业务发展需求,2019年为雄程海洋提供的授信额度达到6000万元。

 

从“0”到“1”  打造国际化领军企业少不了银行纾困融资难关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富驰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是一家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明星企业,去年C轮融资获得风投1.26亿元,今年年初已经进入IPO辅导,正在积极准备上市申报阶段。目前,公司产品普遍应用于汽车、医疗、手机移动互联终端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在消费电子范畴占领稳定的市场份额,2018年营业收入突破5亿元,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典型企业。

作为一家成长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富驰20年来也有过不少艰难时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企业故事中少不了“缺钱”的窘境。

经过20年的积淀和爬坡,富驰现在已经是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隐形冠军”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更大,融资渠道也更多元。但富驰高科创始人于立刚坦言,富驰曾经也是小微企业,那时候200万元的启动资金耗尽,没有抵押物,急缺资金。幸运的是,富驰的核心高新技术前景受到上海农商银行的认可,2001年企业初创阶段就获得了当时还是农信社的上海农商银行800万元贷款,而且是三年期一次性还本付息。“信任比信心更重要”,上海农商银行“雪中送炭”的资金让富驰度过了初创期的技术研发、验证、应用阶段。

解决了生存问题“活下来”后,2006年是富驰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时刻,富驰砍掉了原来业务占比最大的钨钢手表表壳业务,全面进军电子产业,为手机提供精密零部件设计和制造。正是这个战略调整,让富驰高科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台阶。从2012年开始,富驰的利润、销售额翻倍式增长,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504万元、48088万元和53212万元。目前,上海农商银行给予富驰高科的综合授信已突破4亿元,包括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订单融资、银行承兑汇票等。

于立刚认为,科技型民企有成长规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量产再到产生效益和利润,需要很长的周期和过程。这中间,除了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外,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也至关重要。

“富驰高科的市场很大一部分在国外,但技术、知识产权是自主研发的,从‘0’到‘1’的发展我们用了20年,其实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硬核技术有时候真的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来持续不断地聚焦、培育。”于立刚说,去年底以来,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持续落地,富驰高科如今得到不少银行的青睐,贷款不再是困扰和难题。“期盼政策有可持续性,培育扶持一批具有硬核技术、可实现进口替代价值的民企。”

于立刚表示,目前富驰高科在细分领域已经是国内的领军者,未来3-5年的目标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和推动,在自动化、信息化上对关键设备、企业管理进行升级,把富驰高科打造成世界级的行业领先者。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探索
威海市商业银行聚焦小微民企、科技型企业等最渴求金融活水的群体,发力科技金融,推动产品创新,完善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


科技+金融+产业 合肥科创大走廊聚变发展新动能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一条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科创大走廊在合肥高新区雏形初现,正源源不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新...


甘肃:强化金融支撑激活科技创新企业“动能”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银行+担保”、银政企合作等模式,吸引各类创投及金融资本向科技型企业聚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助力湖北经济发展“颜值”高“气质”好
湖北省经济发展“稳”的格局更加巩固,“进”的态势更加向好,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个“助推器”。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