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专访鄢闻余

专访鄢闻余 [《金融世界》2013年12月号 ]

媒体:金融世界、中新社、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请您谈一下作为总导演这些年来,您对哪个行业开始进入榜单越来越多,印象非常深刻?

鄢闻余:

这也是每年经济年度人物考虑的问题。究竟经济年度人物作为外界所认可的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它究竟反映出来这一年里中国经济有什么变化,在行业的格局和发展上有些什么样的变化,这也是我们每年在评选的时候势必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关于最近这几年,我是从2010年到现在,最近四年我参与做。最近这几年的情况,从我的认识上来看,有几个变化,第一是我们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一些行业,不熟悉的行业,当中涌现出来了相当多的企业家和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新行业的变化,像新兴行业,比如像之前报道里见诸报端不太多的,蒙草抗旱这样的企业,之前的采访和之后的记者见面会都获得了大家的关注的企业,从营业数额来说,从员工人数上来说,和其它中国很多大企业是没法相比的,但是它一出现之后都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通过抗旱的草种育种发现一片新的领域这样的企业。还有我们所熟悉的战略新兴行业,比如最近几年非常受网络和报道热度非常高的,比如京东的刘强东,小米手机雷军,成长速度非常快,可能在五年前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企业的存在,但是五年之后,他们的增长速度,像雷军,三年的时间做到百亿的规模,刘强东也是这样的,他和以往的中国制造行业的特点最大的不同就是,可能过去做一个行业会有漫长的积累过程,从一到二,从二到三,是一个一个台阶上的。但是目前有些战略新兴行业所涌现的这些人物的特点是,没有线性的过程,几乎是一开始就是非常大的格局,甚至一开始就是全国甚至国际化的,这样的企业一出现就是比较有亮点的,这是最近几年所看到的新行业的特点。

当然,也有传统行业,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无论经济的冷与枯,无论经济变化到波峰或者波谷,传统行业始终是经济当中的脊梁的角色,始终是一个支撑。传统行业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特点,能够到年度人物这个平台上来展现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跟今年的主题相关,都是转型升级的行动或者推动力,或者是前瞻性,比如说去年实业方面的涌现出来的人物,王健林最早的时候曾经入选过经济年度人物,但是当时还是非常典型的房地产企业,去年再次入选的时候,地位已经有所转变,包括和马云之间能形成一亿元的赌局,是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虽然立足于房地产,但是他在向新领域进行开拓,去年收购的是美国MC院线,实际上成为最大的文化方面的代表。从宏观经济来看,经济会有变化,或者经济增速会有放缓的地方,但是当我们聚焦到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都会发现国家所倡导的,也是我们标准里反复强调的,当一个企业具备创新、责任、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时候,总是能从经济当中脱颖而出,而且随着他们的脱颖而出,行业当中其它的整个格局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包括马云带动电商,马化腾所做的移动互联网新尝试,单独的个体的企业变化,也对这个行业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格局。

中国经济周刊:

这些年的榜单中,有几类获奖者是反复出现的,比如王健林、柳传志,因为随着榜单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可能有非常多的企业家想入榜。有重复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关注更多的人,更多的小微企业?未来有没有扩容,或者有没有这样的考量?

鄢闻余:

从评选整个标准和流程来说,你提到的问题很重要,怎么样让人们把眼光,因为作为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一定程度上外界认为代表着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考量入选年度人物的人物和企业,是用企业的资产、个人的财富还是用销售额,还是用什么方式来考量?也有各种不同的评选方式,比如像财富500强就是单纯的营销收入。究竟年度人物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选择?我们选择人物的四个标准是创新、责任、影响力和推动力,这四个标准是统一的格式发给所谓的评委,评委会涉猎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一些外籍的政要、经济学家也是我们的评委。当标准确立之后,我们就知道考量这些人物并不是以个人财富、企业资产,从来都不是年度人物选择入选人物的标准。怎么看到更多的新锐?怎么看到更多的机遇,或者成长还不够大的企业,但是可能代表未来经济发展的机会、方向,怎么更多的展现他们?年度人物最近几年,我参与的几年,每一年都会有创新奖,以往的十年,其中有几届有,并不是每一届都有,从怎样更多的提供舞台,让更多的具有新锐特点的,能够代表未来方向的,成长速度比较快的企业更多的到这个舞台上展现他们的亮点。

中国经济周刊:

年度经济人物越来越多的关注科技发展,比如设计团队奖,还有江龙浩团队,是不是一个导向或者变化?

鄢闻余:

最近几年我们都比较注重科技类企业的,以科技为特色的,或者以科技作为驱动轮的企业进行展现。创新无非是几个方向,其中,技术进步不仅带动企业发展,也是带动整个工业、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力量,所以我们在怎样表现科技企业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引领作用,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每年都花比较大的力气展现他们,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体的,因为往往这些科技进步企业后面是一个团队整体,通过默默无闻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有现在的科技成就,我们也是花比较大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展现。

中国经济周刊:

能不能从您的导演经历给我们简述一下候选人层层推选的过程,简单讲一下多少人推选,未来可不可能有企业自荐这种形式?

鄢闻余:

目前评选的流程是经过我们这么多年摸索出来的一条比较严格的流程,都是通过评委进行推选,还没有自荐的过程。但是当评委推选候选人之后,我们会向每个候选人发出问询函,请企业提供他们在数据方面的基本资料,比如说企业是哪一年成立的,目前的销售情况是什么,一些专业财经数据、净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这方面的数据是请企业提供的,但是对于企业参选年度人物,目前还是用评委推荐的方式进行的。

中国经济周刊:

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评委人数是多少?

鄢闻余:

评委的人数目前是超过200人的评委团队,既包括国内的经济学家,也包括部委的主管经济行业的领导,还有往届年度人物,还有国外的政要,财经频道的评论员,以及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周刊:

随着经济年度人物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企业家平常不太愿意在媒体露面,也愿意来评选,比如去年的顺风老总。有没有可能遇到一个老总,你们跟他联系,他说我不需要这样的评选,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鄢闻余:

这样的例子少,但是也有。

中国经济周刊: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继续?

鄢闻余:

我们尊重老总的选择,因为他会有相关的考虑,他会进行充分的考虑,当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们当然尊重企业的选择。

金融世界:

我想问一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评选的比例?

鄢闻余:

我们是现场揭晓,我们是非计划经济的,非常规定百分比,金融行业占多少,制造行业占多少,没有。

金融世界: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也没有这样的比例?

鄢闻余:

也没有,就是完全严格依照评选流程,因为我们都没有计划分派比率。

金融世界:

最近这几年的趋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如果非常简单的以这个来分类,民营企业的候选人在增多,还是国有企业的候选人在增多?

鄢闻余:

你这个问题下面又套着另一个问题。之前和网友互动的时候,也有网友问这样的问题,会不会考虑到底国有在里面占多大的比例,民营占多大的比例。按照我们的公平原则,大家在同一个评选的标准底下进行评选的,因此,对于所有制的结构,我们没有办法预设怎么去控制民营和国有之间的比率。我们最近几年比较注意怎样更多的展现小企业、新兴行业的展现,之前设定什么框架来控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率问题,我们没有一个标准,因为所有制成份对它进行考量,就像不能用企业资产对它进行划分一样。相对来说是社会示范效应、责任、影响力,这方面的考量更多一些。

金融世界:

开头有一个预设的考量,我的意思是这几年您感觉民营企业最后进入榜单的企业家的数量在增加的吗?最后榜单的结果。

鄢闻余:

民企和国企之间,我们这么来说吧,没有一个严格的年代的划断,到了哪一年国有企业在明显上升,民营企业在明显下降,没有这么明显的划定。但是在第一届评选当中有这样的特点,第一届评选好像以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国营企业,但是在以后的评选当中没有明显的两个企业之间进行比例划分,有些年份高一些,有些年份低一些,没有整体趋势上划断的标志。

金融世界:

第一届是2008年?

鄢闻余:

第一届是2000年,今年已经14届了。

金融世界:

如果第一届没有国有企业,大概从这里反映一个趋势?

鄢闻余:

我不太确定,是不是第一届就没有,或者可以查一下,我印象里第一届的国营企业比较少。第一届是王石、柳传志。要查一下,不太确定,比较多。

金融世界:

最近十几年,国有企业发展趋势还是越来越好的,如果以榜单来判断,整个国有企业哪怕在国内或者国际化的发展当中,也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是不是得出这样的结论?

鄢闻余:

国企、民企百花齐放,都有。

中新社:

您刚才说有四个标准,能不能给网友讲讲跟其它的比如富豪榜或者榜单评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群体入选,跟其它榜单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质?

鄢闻余:

您所指的其它榜单,我比较熟悉的有两个榜单,一个是财富500强的,是评选企业的,而不是评选个人的。另外还有一个榜单比较有影响的是福布斯的排行,有这两类排行。它和我们的评选标准特别大的区别,一个是以企业销售额进行排名的,也有人把它称为财富500大,因为评出来的都是大企业,销售额最高的全球性的企业,这是财富榜的标准。还有一个福布斯榜,是个人榜,是以个人财富作为评选标准的。评选标准有所不同,我们的榜评选标准是以社会的角度来观察企业人进行评判的。我们在评选过程当中,历届的获奖人物是有经济学家,也有很多草根人物,比如徐德明,总理替他讨薪的农民工的角色,还有刘姝威,他是经济学家,仗义执言,通过他的一篇报告发现假证。整个考量标准和民众的认知度,或者民众衡量谁能代表今年的经济,谁能说得上为今年的经济做贡献,和大众的价值标准,民众的认知更靠近一些,是一个复合标准。

中新社:

有没有可能让民众用投票的方式选择他们心目中的年度人物?

鄢闻余:

民众投票前些年也有这样的方式,最近几年更多的是使用谁是最具人气的企业领袖,相对来说,财经人物的评选可能和演员、公众人物评选稍微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企业人除了有公众的一面之外,有它专业的一面,因此,最近几年的操作方式更多的是专业评委的投票为主,在公众里更具有人气的企业家或者更具人气的公众人物,这样的方式展现他公众的一面。

中新社:

专业和公众的相结合。

中国经济周刊:

年度榜单非常关注经济任务,每次都评出经济学家,像刘姝威的一篇报告,还有没有其它标准,每年的经济学家非常受关注?

鄢闻余:

经济学家也是这个标准,创新、责任、影响力、推动力。象评选刘姝威,更多的体现出他的责任。其它年度也有经济学家获奖的,李稻葵,是通过所有的他能够接触到的国际社会,和政要的见面来输出中国声音,这也是他的影响力。经济学家的入选,为什么这个榜单里既有草根,有企业家,又有经济学家,就是因为标准跟社会认知比较相近,比较模拟社会认知的标准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金:“贵族”的没落
随着“大项目”日渐枯竭,中金公司由盛而衰。经营惯性之下,业务转型殊非易事。


光大证券未了局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虽已定性,但善后工作远未结束,证券市场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暴露无疑。


中国平安的创新与争议
平安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敢于创新与颠覆的理念,但也因此招致不少质疑。


华夏巨亏为哪般
基金管理人、股东、基金持有人三者利益能否兼顾,直接关系到一家基金公司的崛起或没落。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