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朱氏旋风”来袭

“朱氏旋风”来袭 [《金融世界》2013年09月号 ]

履新一年来,朱小黄全面改造中信银行,其零售战略关乎成败。

本刊记者 韩韬/文

最近,金融圈内最八卦的一件事,非中信证券员工迎娶世界小姐张梓琳莫属,令人称羡。

然而,同为兄弟,中信银行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今年3月,中信银行发布2012年年报,披露实现净利润310.3亿元,同比仅增长0.69%。不良贷款余额则大增43.48%。

自去年8月履新以来,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似乎难以令人满意。

中信银行方面称,净利润微增因计提拨备所致。然而,多位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近两年来,中信银行总资产增长缓慢,先后被兴业和民生银行超越。净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反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年6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发酵。国际金融机构麦格理发布报告认为,短期内,工行流动性最佳,其次为农行,中信银行状况最差。

实际上,早在2010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就曾调降中信银行的信用评级,原因信用风险积聚。

深圳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中信银行的表外债券投资、同业市场,以及理财业务快速扩张,其中蕴藏一定风险因素。

对公业务独大,缺乏特色,是业内对中信银行的普遍看法。上述深圳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除大企业市场相对优势外,中信银行缺乏定型的市场特征,零售不如招行、同业不如兴业、小微不如民生,且境外市场涉足尚浅、信息技术水平也显落后。

朱小黄对此已有所准备,他表示,“中信银行正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中信银行的经营规模和25年积累的基础,决定了中信银行须重新思考新的战略方向、战略定位和发展举措。”

“问诊”顽疾

2012年8月,56岁的朱小黄阔别建设银行,接替陈小宪,出任中信银行行长。此前,朱小黄已在建设银行工作30年,并担任副行长。

公开数据显示,中信银行资产规模约3万亿元,境内外网点数800多个。但朱小黄面临的挑战是,银行业高增长阶段已过,中信集团提供的“奶酪”也所剩无几,中信银行有跌出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的危险。

朱小黄到任,第一件事是调研。

一位中信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朱小黄先后考察了包括杭州分行、呼和浩特分行在内的多家分行,听取总行各业务条线汇报,并组织业务讨论会。

“调研重点还是谈发展战略转型。”上述中信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上任伊始,朱小黄如是诊断该行:作为中型银行,中信银行同样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中信银行未来六大战略构想:一心一意办综合性商业银行;建设能力强大,而非权力强大的总行;强化零售业务;实施差别化市场策略,抢占制高点;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缩短管理半径;加强同中信集团其他公司的业务协同。

然而,质疑声也随之传来。

“看了新战略的量化目标,有些担心能否达到。困难可能被低估,有些过于乐观。”一位在中信银行工作多年的分行负责人表示,中信银行的机关文化、国企文化已成顽疾,积重难返。

他进一步认为,朱小黄领导中信银行,一定要靠文化,如果大家不能一起做事,中信银行难以改变。

无论如何,上任一年来,中信银行刮起的“朱氏旋风”已不能停止。

总行再定义……(全文4613字)

[ 以上文字节选自金融世界杂志,阅读全文请订阅本杂志。]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私人银行求变
在经历了规模快速扩张后,国内私人银行开始寻求精细化发展。


光大乌龙大揭秘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起因于系统漏洞,但由此暴露的风控问题却远非技术层面那么简单。


光大证券乌龙事件敲响风控警钟
国债期货不仅不应受此次乌龙事件的影响而推迟推出,反而应重视国债期货在规避债市风险方面的关键作用,尽快推出国债期货。


上交所的三大考验
业务发展遭遇瓶颈,风控系统存在漏洞,公司制转型饱受争议。上交所发展面临多重考验。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