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其它 > 【文史苑】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

【文史苑】求思之深 往往有得 [《金融世界》2013年04月号 ]

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具有重要意义。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感

夏海/文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其政治活动和变法行为主要发生在北宋神宗年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理财”和“整军”为中心的大规模变法运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人事方面有科举制度改革。尽管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列宁仍然评价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梁启超认为青苗法和市易法类似于现代的银行小额贷款,免役法按户等征收募役费用的做法与所得税法相似,保甲法则与警察和民兵制度正相类。尤其是王安石提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振聋发聩,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改革前行、奋发图强。同时,王安石又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道合一和“务为有补于世”,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他的散文更是直接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重在阐述政治见解和人生哲理,雄健简练、奇崛峭拔。《游褒禅山记》是其代表作,颇能代表其人格和文品。通过这篇游记,王安石从平淡无奇的景观中生发出至高至深的议论,从游不至极、“不得极夫游之乐”的遗憾中感悟出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道理。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褒禅山就在现今安徽的含山县。顾名思义,游记是记叙游览观赏的文章,往往侧重于写景和抒情,而《游褒禅山记》志不在此,以记游内容为喻,重在因事说理,寄托政治上积极进取的抱负,抒发对社会人生执着追求的精神,从而使游记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全文524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记游褒禅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有两个段落,其中一个段落是介绍褒禅山的概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浮图为梵文音译,可作僧人解;禅也为音译,意思是修行,通过静静地思虑而达到佛教徒追求的境界。另一个段落是写作者与同伴游华山前洞与后洞的经过,突出前洞与后洞不同的环境特征,强调游前洞之易和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第二层次写游褒禅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主旨所在,也有两个段落,其中一个段落是写游褒禅山的心得,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另一个段落是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层次是记游的结尾,补叙作者与同游者的籍贯、姓名以及作记时间,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说明游山有时、撰记有人,更显示了游记的真实性,“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品读《游褒禅山记》,首先给人的印象是特殊。一般而言,作为游记之文,以记叙为主、议论为辅,或记叙名胜古迹,或状写山川风光。《游褒禅山记》则不然,描写景观是陪衬,大发议论是主体,不是寓理于事,而是缘事说理。其次给人的印象是奇异。这种奇异不是想象的奇异和语言的奇异,而是议论与景观、哲理与游踪之间的奇异联系,从景观无奇之中见奇,从常人无议之处议论,由一个极为普通的景点发掘了极为异众的奇论,写出了在立意和结构方面甚为奇异的游记。再次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王安石在游记中好几处用到“深”字,其含义既有游洞求其深,更有议论和思考求其深刻。他从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深入发掘其意蕴,令人叹为观止。游洞虽浅,因人云亦云、随人以止,甚感遗憾,却让读者去联想其洞究竟有多深多奇;文章不长,从具体经历升华,留下了深刻的思想,让读者叹服。《游褒禅山记》名为游记,实为王安石政治抱负、人生志向和治学态度的解读。

《游褒禅山记》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这就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意思是,世界上奇妙壮观而瑰丽特异的不寻常景色,常常出现在路途艰险遥远的地方,那些地方是很少有人去过的。一定意义上说,“常在于险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而人之所罕至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规律。王安石则从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上解释这一规律性现象。在静态方面,通过描写华山洞予以解释。游记题目为游褒禅山,实际上是游华山洞,因而开篇就引出了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引出华山洞不是目的,阐发哲理才是目的,游记阐发的深刻道理,主要是从游华山洞引发的。华山洞分为前洞与后洞,游记写前洞只用四句话十九个字,言约意丰,字字珠玑,“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此可见,华山前洞具有广阔的空间、灵透的泉水和陶醉的游者,让人浮想联翩。至于后洞,游记没有作具体描写,全用说明和叙述,着力渲染它的幽邃、奇特和险峻,“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在这里,王安石突出了后洞与前洞不同的环境特征,幽暗深邃、寒气袭人,让读者根据前洞之美和自己的经验积淀去联想补充后洞奇美和瑰丽,使后洞更具诱惑性和神秘感,从而在静态方面揭示了“常在于险远”的规律。在动态方面,通过描写游洞行为予以解释。一则是对比说理,前洞“记游者甚众”,而后洞是“好游者不能穷也”,这说明前洞道路平坦,容易到达,游人就多,后洞风光奇美,但道路崎岖,不易到达,游人就少,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另一则是直接描写自己与同伴游后洞的感受,“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三个“愈”字,令人遐想,既说明奇美风光“常在于险远”,又说明只有经过千难万险,才能看到奇美风光,从而在动态方面说明了“人之所罕至”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诗言志”,言为心声。王安石在揭示规律、阐述哲理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昭示着他的政治抱负,他渴望在政治上建立功勋和丰功伟业。此时的王安石中进士已十年有三,曾在江苏扬州、浙江鄞县、安徽安庆即舒州三个地方任职,特别是在浙江鄞县任知县,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积贫”、“积弱”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使他“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果不其然,游褒禅山四年之后,王安石毅然决然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全面揭露官制、科举存在的问题以及奢侈浪费的颓败风气,系统地提出变法主张,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实行“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16年之后,王安石两度为相,发动和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熙宁变法”,积极倡导和推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变革,以求富国强兵,挽救北宋王朝政治危机。

《游褒禅山记》讲清了一个人生道理,这就是游览胜境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要素,而且是三个要素的互相联系与有机结合。王安石认为:“此予之所得也。”实际上,王安石所得主要是对治学、从政而言,而不是对游览胜境而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说明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为了讲清这一道理,王安石以游后洞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为例,采取递进方式,逐步推演。游后洞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正好契合需要说明的道理。当王安石与同伴拥火而入,见到了许多奇美风光时,突然“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时,王安石他们所游后洞“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即比起喜好游览山洞的人达到的深度,大概还不到十分之一,因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此,王安石十分感慨和沮丧,甚至有点抱怨,“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作为推演的第一步,王安石首先提出了“志”的概念,即险远之地、奇美风光,“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的志属于主观范畴,既可以理解为理想、志向,也可以理解为意志、毅力,更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理解。有了志向和意志,就足以到达险远之地吗?王安石认为不够。第二步,他提出了“力”的概念,“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的力可以作多种解释,就游览登山而言,是指力气、力量,这是指人的生理条件;就治学从政而言,则是指能力、水平,这是指人的素质条件。人的生理与素质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有了志,没有力气,不能到达险远之地;有了志,没有能力,既不能做出一流学问,也不能为官一任、造福百姓。但是,仅有志和力还不够,还不能登临胜境,还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王安石第三步又提出了“物”的概念,“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的物属于客观范畴。意思是,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他人而松懈,可是到达幽深昏暗而令人迷惑之地,如果没有外界事物的辅助,也是不可能的。譬如,游后洞则必须有火把帮助,火把就是物也。没有火把帮助,在漆黑的后洞里必然是寸步难行。在讲清道理过程中,王安石一连用了三个“不能至也”,说明志、力、物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但是,他并没有同等地看待三者对于人生的功能和作用。在比较志与力的关系时,王安石认为,志是第一位,尽志才是最重要的。实际上他对比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尽吾志而力不足”,另一种是“丧吾志而力有余”,两种情况虽然同归于失败,但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会有很大不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这说明尽志而没有达到目的,不仅可以无怨无悔,而且其他人也不会讥笑讽刺。如果没有尽力,情况就不同了,既会后悔,也会被人讥笑,“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形而上的角度分析问题,王安石在讲清人生道理过程中充满了辩证法。无论治学从政,还是游览胜景,抑或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动态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有时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这种决定性表现在有时有些困难在许多人看来是很难克服时,有的人却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心理和生理的局限,取得成功。王安石正是认识到这一辩证关系,从而提出“尽吾志”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人们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和实现志向。这些关于人生和事业成功的道理,对于现今的人们来说,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游褒禅山记》给出了一个治学方法,这就是“深思而慎取”和“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深思是游记的关键词,以致有人认为深思是游记的主旨。王安石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个方面是游后洞不得其极、不能尽享游览的快乐,说明深思的重要性。王安石说:“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意思是,古代有成就的人即使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自然现象,也能够有所心得体会,就在于他们思考得深入细致而广阔。这说明王安石是有理性精神和反省态度,他没有停留在游山“不得”的后悔,更没有去“咎其欲出者”,而是反思自己“不得”的原因,感谓古人“往往有得”之真谛,强调思想、思考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华山之名以讹传讹,说明深思的重要性。当时,人们一般都将褒禅山称之为华山,可能谁也没有感到其名谬传和误读,但王安石发现了这一问题,“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我相信,这块碑倒在地上,肯定有很长时间,甚至有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因而“其文漫灭”;经过这块碑的游人不计其数,但发现“华山”实为“花山”的人很少。没有思考的人,就发现不了这一误传。王安石说:“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里王安石虽然是针对求学治学之人说的,认为治学要深思慎取,但王安石赞赏的治学方法应是广谱的,不仅适用于治学,也适用于从政,更适用于立身处世。所谓深思,就是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认识,而是进行深入细致、周到严密的思维活动,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从思想转化到实践。进一步说,会深思、善思考,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所以,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去生产,就在于人有思想、会思考。

《游褒禅山记》流传以来,人们对其主题的认识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以“记游而影学问”;有的认为是“以概荆公之生平”;还有的认为是“有志有力,而又有物以相之,其终不能至者,则亦无如何焉”。我以为,品评《游褒禅山记》,给人们最大的启发是深思。只有深思,才能慎取,才能往往有得;没有深思,就没有王安石的议论,也就没有游记的千古传诵。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治学从政,还是立身处世,深思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思,既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可以提炼经验、升华理论。当然,深思是劳作,是艰辛,往往使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对于社会来说,深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对于个人来说,深思是人生发展完善的基础。法国先贤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的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由此可见,深思使人谦虚,深思使人进步。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文史苑】唯才是举 不拘一格
“求贤三令”提出的用人标准明确而具体,对于今天最大的启示就是“唯才是举”。


【品鉴台】魏强 绘画艺术


【品鉴台】黄河 篆刻艺术


【品鉴台】杜富华书法艺术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