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商业保理:打铁还需自身硬

商业保理:打铁还需自身硬 [《金融世界》2013年04月号 ]

商业保理的出路在于通过创新,做银行不愿做、做不了的细分市场。

本刊记者 张玉洁/文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近日挂牌成立。这是继2012年商务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后,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据记者了解,该委员会会员以商业保理公司为主,还包括与商业保理相关的银行、保险、租赁、供应链物流、系统建设、法律、研究和咨询机构等,是我国目前首个全国性商业保理行业自律组织。

在艰难发展20年后,商业保理终于有了专门的行业组织,未来发展可期。

20万亿元蛋糕

“商业保理基于赊销而存在。只要有贸易和赊销,保理就会存在。”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韩家平表示。

实际上,经过几十年市场经济发展后,国内许多行业已形成买方市场,赊销已成为重要交易方式。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赊销已上升至70%。

国内贸易中,根据信息服务商科法斯对国内1320家企业所做问卷调查,2011年,约有90%的企业提供了赊销,该数据呈继续上升趋势。

在此背景下,保理逐渐渗透至各类企业业务经营、财务运作等层面。保理同信用证、信用保险成为了贸易债权保障的“三驾马车”。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疲软,2012年以来,国内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且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不少企业周转资金紧张。

“中小制造企业太苦了。最近,铁矿石和大豆涨价,企业成本上涨;另一方面,付款至少要等4个月。企业利润被盘剥得很厉害。”作为业务一线人员,身为浦发银行支行行长的李数光体会颇深。

据业内专家估算,目前,全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在20万亿元以上。挑战带来机遇。企业的保理服务需求正快速增长。

中国保理业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上述判断:

相关统计显示,2008年1月至今,我国出口双保理业务量居于世界首位。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统计表明,2011年,中国国际及国内保理业务量全球占比13.64%,是2001年的200倍。

此外,2012年,中国国内保理业务规模突破22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国际保理业务规模突破900亿美元,继续维持50%以上高增长。

目前,国内保理市场主要被银行垄断。“几大行占据天时地利,剩余市场机会也被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等竞争对手抢占先机。”鑫银保理董事长赵永军表示。

实际上,这些机构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对银行而言,保理只是贸易金融其中一部分。“即使保理这块蛋糕再大,银行也不可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专攻这一项。”赵永军认为。

“银行不可能把所有资源倾斜到贸易融资部门。”浦发银行贸易融资部总经理杨悦蓉表示。

同时,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等经营保理业务,也面临杠杆、业务范围和风险等限制。数量众多、急需流动资金应急的中小企业被挡在了门外。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和外资投资司相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往往只有应收账款和库存资产可供抵押。商业保理相较于银行保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为其定制产品,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独特作用。

2012年6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设立商业保理公司。随后,两地政府分别发布了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的试行办法。

截至2013年1月,我国已注册保理公司85家。其中,内资64家,外资21家。按地区看,主要分布在天津和上海。

2013年,随着广州与深圳试点放开,有业内人士预计,商业保理公司将会达到200家左右。

韩家平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传统型商业保理(不包括第三方支付类、电子商务类及供应链融资类)营业额在100亿元以上,已有3家商业保理公司营业额突破20亿元。

《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研究报告(2012)》(下称“《报告》”)预测:未来3~5年,商业保理业务有望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开展,商业保理公司数量有望达到300~500家,商业保理年营业额可能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外贸易总额比重稳步提升,并形成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从目前情况看,商业保理行业正经历一个发展热潮。”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执行副会长赵中屹表示。

但业内普遍认为,商业保理仍无法撼动商业银行的统治地位。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商业保理公司是保理行业主要参与者。

“欧美国家保理业务最早都在银行旗下,随着业务发展,最终独立出来。”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企业银行总监穆仁辉表示。

行业隐忧凸显

商业保理市场规模巨大,但蛋糕却并不容易切到。“过去一年,公司做得并不轻松。”鑫银保理一位相关负责人士表示,首先是行业属性不清问题。

根据商务部相关规定,商业保理公司定位为信用服务机构。但由于定位不清及监管缺失,相当部分商业保理公司将融资作为主业,甚至是唯一业务,同其他各类市场机构展开价格战,由于利润微薄而面临生存危机。

据记者调查了解,还有一些商业保理公司更看中牌照价值,处于“挂羊头,卖狗肉”状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商业保理公司实际主要经营小额贷款。实际上,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跨区域经营,但通过商业保理牌照,就可以在全国开展业务。

“商业保理目前在整个保理行业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是因为定位有问题。国内把商业保理列为信用服务行业,国外却是类金融机构。”华山投资执行合伙人于太祥认为,“商业保理是银行相关业务的补充,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此外,融资渠道仍是商业保理的老大难问题。

“钱从哪来?商业保理发展缓慢主要是资金瓶颈难以突破。”中信保理董事长周骏认为。

记者了解到,现有保理业务中,绝大多数涉及融资需求。但大多数商业保理公司受资本金限制,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资金贷款和股东委托贷款,融资成本受银行信贷规模限制。而银行评估商业保理公司则主要看其股东的代为清偿债务能力和资产抵押情况。

由于背靠中信集团,中信保理获得银行贷款相对方便,而一些民营资本背景的商业保理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周骏认为,银行对商业保理公司认识还不够成熟。“银行内部尚没有比较成型的针对商业保理公司的授信流程。反观融资租赁,规定10倍杠杆,银行已摸索出稳定合作模式。”

除融资渠道受限外,赵永军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缺少支持商业保理业发展的整体配套政策。

他进一步解释道,主要体现在缺少行业股权投资母基金(Fund of Funds),难以分散投资风险,形不成产业集聚效应;商业保理公司无法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用于拓展国内业务等。

此外,不同于融资租赁行业,商业保理面临更大风险控制挑战。“资产租赁由于大多数是固定资产,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相对容易识别和控制。保理业务完全是信用风险识别,风险更大。”工银租赁相关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信用环境尚处在建设阶段,商业保理公司难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相关信息,从而给信用评估和风险识别带来障碍。

“商业保理公司目前还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使用人之外,加大了风险识别的成本。”一位渤海保理相关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在债务人信用评估评级技术上,绝大多数商业保理公司缺乏先进的评级技术和分析模型,主观和人为因素较大。“信用风险评估能力较弱的公司将面临很大挑战。”韩家平表示。

“银行面临坏账风险有一系列制度设计,比如,拨备。商业保理公司承担风险能力远没有银行强大。”杨悦蓉表示。

同时,财税政策的模糊不清也影响了商业保理公司的盈利水平。

《报告》指出,由于国家一直未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也未制定商业保理相关会计和税务制度,导致同现行税务、海关、外汇管理制度存在冲突,存在保理申请人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退税手续无法办理等问题。

同时,商业保理还面临重复征税、由于缺乏会计准则导致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难以反映行业真实状况。“财税政策模糊对商业保理机构盈利和资产评估影响较大。”赵永军认为。

寻找核心竞争力

新成立的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在推进制度建设方面被寄予更多期待。“协会有必要为商业保理行业提供一个完善的系统和严格的规范,还需要加强保理人员培训,解决人才匮乏等问题。”穆仁辉认为。

“商业保理在信用、法规和税法方面还有很多模糊地带,这些都有赖于协会与政策制定部门沟通。一旦市场空间能够打开,人才和资本就会蜂拥而入。”于太祥认为。

但在现有条件和环境下,业内普遍认为,差异化发展、打造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是商业保理公司的最佳选择。

在杨悦蓉看来,商业保理优势在于审批效率高,在某些细分市场占有优势。银行与商业保理合作必须差异化竞争,发挥IT和风险控制方面优势。“只有掌握风险控制技术,才能做银行做不到的领域,满足客户需求。”

杨悦蓉进一步认为,商业保理公司应明确商业模式,立足服务中小企业。同时,加强与银行,尤其是专业银行沟通。银行可以将保理公司引上正轨,通过双方合作,最大程度控制风险。

穆仁辉建议,商业保理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解决资金瓶颈。首先,可以通过股东扩充资本金;其次,外资商业保理公司能否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实现发债融资;最后,同银行合作。

据记者了解,中信银行目前有四种方式与商业保理公司合作:再保理、通过有追索权保理为保理公司融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以及风险参与。

其中,再保理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银行为商业保理公司提供资金,同时也买断风险。”穆仁辉表示,国内商业保理公司之间的合作更为重要,国际业务中主要是双保理,套用到国内就是买方保理和卖方保理,商业保理公司可从买方和卖方角度进行合作。

但杨悦蓉却对再保理业务提出不同看法,“银行看不上、不愿意做的保理业务,有什么动机愿意买断?融资并不是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的合作点。银行可以在现金管理、托管业务、投资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方面与商业保理公司进行一揽子合作。”

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北京市场部总监助理梁明明认为,商业保理公司应当自视类金融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发展到互相买卖金融资产层面,可以实现更大发展。

“银行和商业保理公司还可以在撮合交易上开展合作。银行有资金池、理财池、私人银行等,都在寻找优质资产。”梁明明表示。

除银行外,商业保理公司也开始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渤海保理在应收账款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上取得突破,成为首家以集合资金信托方式融资的商业保理公司。

《报告》认为,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定向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小企业私募债、资产收益权凭证、应收账款资产发行等融资通道有望与商业保理逐步对接。再保理、双保理商保理等业务模式将逐渐成型。

与此同时,找准细分领域深耕成为了许多商业保理公司的选择。

渤海租赁总经理张涛建议那些尚不具备融资实力的商业保理公司选择非融资类业务作为发展方向。“未必都去做融资业务,融资业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很大。”

周骏认为,商业保理公司要寻找蓝海,做那些银行不愿做、做不了的业务。“打铁还需自身硬,内控体系要经得起市场考验。”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平安证券恶果自尝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发,平安证券荐而不保,收到“史上最严”罚单。


巨灾保险为何难产
政府难聚合力,居民观念待变,巨灾保险“议而不决”,迟迟难以推出。


异化的农信社
合作金融属性缺失,农信社市场化改革道阻且长。


债市东窗事发
多起涉债案件接连曝光,债券市场长期潜藏的“灰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