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私募“转正”

私募“转正” [《金融世界》2013年02月号 ]

正式纳入《证券投资基金法》监管范畴,私募基金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本刊记者  桑彤/文

于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而言,2013年是全新的一年。

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明确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范畴。

自此,长期以来困扰私募基金的“身份”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同时也将提高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机会。此外,私募基金公司在符合一定条件时也可以发行公募产品。

私募纳入法律规范

本次修法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了法律的调整范围。此举将有效促进非公开募集基金的规范发展,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

现行的《证券基金投资法》是2003年审议通过、2004年正式实施的。该法规主要对公募基金进行规范,但对采用非公开方式募集设立的基金缺乏具体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近年来非公开募集基金也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非公开募集基金的设立和运作缺乏法律依据,导致资金募集和投资行为不规范,容易损害投资者权益,滋生非法集资等社会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为规范非公开募集基金,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这次修订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对非公开基金的募集、运作、管理等进行了规范,从法律上确立了其法定地位,使非公开募集基金实现了有法可依。

基金研究机构晨星中国研究员王蕊指出,目前私募基金阳光化更多是通过信托来实现,如果能真正给予其“合法”的身份,从信息披露、证券报备等多渠道加强对私募的监管,将有利于树立行业公信力,使行业能更规范健康的发展。

“而对于掣肘私募基金的一些难题,例如信托股票账号限制的放开,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衍生工具投资限制的彻底放开等,有了解决的可能。”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罗震表示。

罗震认为,这些都将推动私募投资策略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私募行业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向公募拓展

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对非公开募集基金设定了专门的章节。吴晓灵介绍,非公募基金往往投资者范围小,社会影响面窄,运作方式灵活,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实行像公募基金那样严格的管制和监管。所以单设一章,构建了与公募基金有所区别的制度框架。

根据法规,相应的制度框架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合格投资者制度,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应达到规定的收入水平或者资产规模,具备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二是规定基金的投资运作、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方面内容主要由基金合同约定,以自律管理为主;三是规定基金管理人的登记和基金产品的备案制度,基金募集完毕后向基金行业协会备案;四是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禁止进行公开性的宣传和推介;五是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六是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人达到规定条件的,经监管机构核准,可以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对于长久以来有名无分的私募基金而言,这意味着与公募基金起跑线的拉近。而允许私募在一定条件下发行公募产品,更是撑起了一片同台竞争的平台。这无疑将大大拓展私募行业的生存空间。

但从目前市场监管和产品规模来看,私募和公募是界线分明的两大类资产管理机构,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规范化的管理程度和信息披露。

在华泰联合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群航看来,私募类的基金公司想发行公募类基金产品无非就是为了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一旦私募想发行公募基金,就必须被按照公募基金的模式被进行严格的管制和监管。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也表示,未来私募基金被纳入监管后,首要实施的就是信息披露的义务。

对冲基金时代来临

不过,在多数人将眼光盯在公募基金这块蛋糕的时候,也有不少业内人士将眼光放在了一片新的蓝海上。

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困扰私募基金的“身份”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中国对冲基金也将迎来机会。

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陈继武表示,现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要比以前更好,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增长,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爆炸式发展。

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表示,海外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每年都在增长,现在已经到达了2.5万亿美元规模,传统资产管理向其他资产管理转移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比较明显。

“另外,中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和高储蓄率带来了市场的需求,而目前监管机构允许各种机构的发展,也为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迎来发展巨大机会。”邱国鹭表示。

光大证券另类投资部总经理葛新元表示,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金融工具估计在今后的3〜5年将加速呈现。同时,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为我国对冲基金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土壤。

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李亦非也看好中国对冲基金发展。在其看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令资本跨境流动增加,给海外大量机构投资人和高净值客户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二是现在中国对冲基金行业或者中国监管层对这个行业本身持开放态度;三是中国财富的增值,现在银行高净值客户管理着17万亿元资金,公募基金才2.2万亿资金,阳光私募这块仅2500亿,未来将向着更有效和积极管理型的财富管理方向发展。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降温”银行理财
随着监管趋严,资产证券化或将成为银行信贷出表的利器。


债市监管新思路
从力促互联互通到加强风险监控,证监会的债市监管思路正悄然发生变化。


地方债告急
面对日益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如何管控风险,正变得日益紧迫。


尚德违约的警示
无锡尚德破产重整,5.41亿美元可转债违约,为中国债券市场敲响违约警钟。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