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生命“风波”

生命“风波” [《金融世界》2013年02月号 ]

频繁的股权更迭及人事变动,影响到生命人寿的稳定经营。

本刊记者  杨茜/文

寸土寸金的深圳福田金融中心区,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生命人寿”)总部的第一栋自建物业生命保险大厦即将坐落于此。按照计划,这座48层的大厦将在2015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生命人寿服务深圳和投资深圳的重要战略基地。

2009年,履新不久的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以9.85亿元竞购得到这块8089.94平方米的商业性办公用地,拟建为生命人寿总部大楼。此时,距离保监会批准生命人寿“迁都”深圳已一年有余。

自“迁都”之后,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新兴寿险企业似乎一直顺风顺水。但在2012年,经历高速增长、股权更迭及人事变动等一系列事件后,这家已成立十年的保险公司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资本金之渴

自成立以来,伴随业务的快速发展,生命人寿已多次密集增资。

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成立时,该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2亿元。在随后几轮密集增资潮中,公司注册资本金迅速提升,近十年间,增资近百亿元。

2012年11月28日,保监会批复生命人寿注册资本变更为107.75亿元人民币,此举意味着该公司注册资本金首次迈进“百亿”大关。

在一位保险业分析师看来,对于一家仅成立十年的新兴寿险公司而言,生命人寿如今的资本实力已不容小觑。

不过,这一数字有可能在2013年被再次刷新。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在生命人寿日前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已决议将再次变更公司注册资本金,由目前的107.75亿元提升至117.52亿元。

“股东注资、上市融资和发行次级债。是目前保险公司融资输血的几种主要手段。”前述保险分析师说,“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保险公司频繁融资主要受业务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像生命人寿这样的新兴保险公司,由于公司处于发展上升期,资本消耗非常快,偿付能力水平很容易不合规。”

事实上,由于快速扩张,2009年生命人寿偿付能力一度降至144%。在经过多次增资后,其2010年和2011年的偿付能力均达到200%左右,高出保监会二类监管要求的150%,目前偿付能力水平充足。

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生命人寿是国内新兴保险公司中成长较为迅速的寿险公司。其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公司总资产626亿元,2011年实现保费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53%。

而对于2012年的业绩,一位生命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已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之前设定的400亿元保费收入目标。此外,生命人寿在贵州、宁夏、青岛的三家分公司2012年相继获准开业。

生命人寿总经理杨智呈2012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曾表示,“进入市场越晚,壁垒越高,十年前开一家分公司只要300多万元,现在开一家大一点儿的分公司都要上千万。但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的,这个钱也必须花。”

他还表示,生命人寿2008年因偿付能力不足,有一年多时间未被允许开设新机构。2010年以来,生命人寿省级分公司由20家发展到32家,机构总量从386家发展到830多家。“这是在补课,希望到今年底能达到1000家,1000家机构是全国性寿险公司的标志。”

在前述保险业分析师看来,机构的版图扩张势必会带来保费的增长,与此同时,也需要险企增资来支持这种快速的扩张,对于生命人寿来说,连续密集增资让其有了高速发展的资本。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一些新兴保险公司而言,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不一定全部都是为了补充资本。由于大多数新型保险公司剑指上市,大量资本投入能够为保险公司提高盈利能力赢得宝贵时间。

十年股权更迭

虽然密集增资能使险企拥有高速发展的“底气”,但从以往的市场经验来看,频繁注资极易引起股权变更。

纵观生命人寿十年发展历程,在其活跃的资本金变更背后,隐藏着一系列股权更迭。

“十年的时间,有的毅然离开,有的拼命进来。”对于生命人寿十年间的股权更迭历程,一位已经离开生命人寿的老员工如此形容。

在北京西直门北大街首钢国际大厦的一侧,一座其貌不扬的三层写字楼悄然矗立,上面挂着“生命人寿”四个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地理位置隐喻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2012年年初,北京产权交易所一份股权转让公告显示,生命人寿5.52亿股股份正在挂牌交易,挂牌价格共计17.65亿元。股权转让方为首钢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北京龙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龙赢投资”)。转让完成后,二者均不再持有生命人寿股权。

同年4月,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同意首钢总公司和龙赢投资分别将所持有的生命人寿股份转让给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民投资”)。这意味着,首钢总公司和与其有着近十余年渊源的生命人寿正式告别。

对于这桩交易,生命人寿和首钢方面没有在公开场合予以过多解释。事实上,在生命人寿十年股权更迭过程中,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例。

2003年生命人寿正式开业时,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钢股份”)与龙赢投资、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广晟”)、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实德”)、武汉武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武新实业”)、武汉益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益利”)、北京巨能实业有限公司、合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瑞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计8家公司以创始股东身份共同参股生命人寿。

2007年6月,首钢股份将其持有的13.25%股股份转让给了首钢总公司。

到2008年年底时,生命人寿股东已演变为实力相当的四大阵营,即以首钢总公司为代表的“原股东系”持股30.48%,“新世界系”持股22.09%,“外资系”持股24.9%,“深圳系”持股22.53%。

“新世界系”主要指的是武新裕福和北京丰利,其前身分别为开业时“原股东系”武新实业和武汉益利,二者共计持股22.09%。因二者与香港新世界(中国)有限公司有些渊源,故被称为“新世界系”。

“外资系”在2003年进入,当年生命人寿发行新股,日本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和Millea亚洲有限公司参股认购其24.9%的股份。

“深圳系”股东是近年来进入生命人寿的新生力量,虽然进入时间最晚,但如今已成为生命人寿的主要大股东。生命人寿现任董事长张峻为“深圳系”股东的代表。

2007年,保监会批复的生命人寿章程变更文件显示,三家“深圳系”公司深圳国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国利”)、深圳市洲际通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洲际投资”)、深圳市铖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铖业投资”)一起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其中,洲际投资和深圳国利持有的股份分别来自于“原股东系”广东广晟。后者已全盘退出生命人寿的股东阵营。

2009年1月,“新世界系”北京丰利出让其持有的8.84%股权,受让方为深圳国利,后者持股比例上升为18.78%,成为生命人寿第一大股东。北京丰利不再持有生命人寿股份。2010年2月,“新世界系”武新裕福将其持有的股份转让给洲际投资,这使得后者持股比例达到17.64%。武新裕福不再持有生命人寿股份。至此,“新世界系”全盘退出生命人寿。

到2010年年底,在先后4次增资后,生命人寿注册资本已升至35.73亿元,股东也发生了改变:“深圳系”三家公司分列生命人寿前三大股东,合计拥有生命人寿54.98%的股权;三家“原股东系”合计占生命人寿股份为28.2%;“外资系”则合计持股16.82%。

2011年年初,生命人寿注册资本又变更为43.9亿元。深圳市盈德置地有限公司(下称“盈德置地”)通过参与增资,跻身生命人寿前三大股东之列。由于是深圳本地企业,盈德置地被认作为“深圳系”一员。

至此,排名靠前的4家股东全部为“深圳系”。

而在同年4月、8月的另外两次增资过后,生命人寿资本金增加到73.31亿元,另一家“深圳系”本地企业深圳华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信投资控股”)也出现在股东名单中,并跻身第二大股东。

生命人寿官网显示,其最近一次持股比例5%以上股东名单变化更新时间为2012年12月3日,座次顺序为: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身为深圳国利)、华信投资控股、盈德置地、洲际通商、国民投资,以及东京海上保险和Tokio Marine Asia Pte.Ltd。排名前5位的股东,均为“深圳系”本地企业。

在大多数受访人士看来,生命人寿近十年的股权更迭并非个案。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很早以前,与生命人寿同时期成立的中资保险公司的复杂股东问题已让监管层头疼不已。

他同时表示,保险行业频繁的股权更迭,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公司的稳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股权变更的背后往往都是各方资本的暗战,随之而来的有可能是管理层的变更。”

人事变动风波

自去年3月以来,市场不断传出生命人寿人事变动的消息。从最早传闻总经理杨智呈或将离开,到已确认的分管银保渠道的副总经理高焕利及分管个险的副总经理赵子良离职,生命人寿人事动荡持续发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去年8月在高焕利、赵子良先后离职后,追随赵子良多年的个险营销部总经理王林锋已离职,其部门副总徐洁也提交辞职报告。随后,总精算师王智勇也离职。

对于上述人员离职的原因,生命人寿婉拒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在一些受访业内人士看来,保险公司的高层变动通常会引起部门人员大换血,这对公司的持续稳定经营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保险业本身是一个人员流动较大的行业,但过于频繁的人才流动,尤其是中高层的频繁变化并不利于公司的稳定经营,更不利于发展战略执行的连续性。”一位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高管说。

在生命人寿的发展历程中,高管变动一直较为频繁。伴随着2012年的人事变动,市场再度忆起其过往的一系列人事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生命人寿成立至今已经历3任董事长,分别是第一届董事长兼公司创始人代表李钢、第二届来自“原股东系”首钢的方建一,第三届则是从2008年任职至今的“深圳系”股东代表张峻。除此之外,生命人寿经历了5位总经理,分别是李政怀、李钢、俞士杰、段景泉和杨智呈。

现任总经理杨智呈2009年底加入生命人寿担任总精算师。随同杨智呈一起加入生命人寿的还有高焕利、赵子良。

上述三人均为新华人寿的元老级人物,三人的搭档更被市场称为“铁三角”。除了业界地位引人关注外,当年“铁三角”集体转会也引发了新华人寿的人事“地震”,生命人寿也因同业“挖角”而被推上风口浪尖。

由于赵子良曾在新华人寿湖北分公司担任总经理,在南下生命人寿后,大部分“心腹”人马选择追随他。随后,新华人寿其他分公司也陆续爆发类似事件。甚至有媒体报道指出,当时有中支机构的公司牌子直接从新华人寿变为生命人寿,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2010年,杨智呈出任生命人寿总经理。“铁三角”在生命人寿立足,“新华系”员工也迅速上位。据悉,当时生命人寿大多数核心部门及省级分公司的一把手都有出自“新华系”的人马,公司内部人员也逐渐分为“老生命系”员工和“新华系”员工。

在“新华系”进入之后的近3年,在资金的高投入下,生命人寿保费收入狂飙,从2009年的70亿蹿升至2011年的233亿。

在一位原新华人寿员工看来,近两年是生命人寿发展最为快速的两年,其成果与“铁三角”坐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现在它的快速扩张及大打分红产品来看,很多人都认为生命人寿在走以前新华人寿发展的老路。”

但如今,随着“铁三角”中的赵子良和高焕利先后辞职,昔日“铁三角”仅剩杨智呈一人。此外,本刊记者在生命人寿官网中发现,在目前的高级管理人员中,仅剩两位总经理助理李森和洪伟为“新华系”出身。

最新的人事变动显示,“老生命系”黄新篁为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银保和行政,另一位“老生命系”龚志洁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分管人事行政、战略企划等工作。

加上此前部分“新华系”人马出走,这样的人事调整被外界解读为生命人寿去“新华系”的过程。

不过,一位接近生命人寿管理层人士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表示,生命人寿现在依然有很多原新华人寿的员工,赵子良的接任者洪伟也来自新华人寿。

在他看来,公司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自然会启用不同的队伍。“这只是正常的人事变动,之前公司以寿险为主,现在已经要变成集团化管理,自然在队伍上会有一些调整。”

加快集团化步伐

近年来,中小型保险公司掀起了一股集团化热潮,势头正猛的生命人寿也在加快争夺第10家保险集团的步伐。

2011年,由生命人寿和深圳国利共同发起设立的生命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成立。在开业时,张峻透露,公司已申请设立财险公司、销售公司,“生命人寿正逐步向综合金融集团转变。”

而进入2012年,生命人寿在集团化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样由生命人寿和深圳国利联合发起设立的华信财险在深圳成立。随后,五星保险销售公司开业,香港资产管理公司也已在申筹待批。至此,生命人寿控股的“一财一寿一资产”的集团化格局已成形。

据悉,其集团规划申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按照计划,生命人寿希望在保持现有经营管理模式正常运转的同时,着力打造集团经营平台,通过集团架构的逐步优化,理顺集团、寿险公司和其他专业子公司的各种关系。

在前述保险业分析师看来,“大多数中小型保险公司都想先学平安等公司集团化,然后选择集团上市。”

事实上,生命人寿总部还在上海之时,就曾提出上市的目标。

2007年,时任生命人寿总经理李钢表示,由于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的实现时间被提前了两年左右,上市时间表也提前到2010年,上市地可能是深交所。

2008年,生命人寿总部由上海“迁都”深圳,这被当时很多市场人士解读为意图通过深圳市政府的支持,更加迅速地完成上市目标。

但公司进驻深圳后,生命人寿却上演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以及不停的股权更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生命人寿的上市梦似乎渐行渐远。

不过,伴随着集团化进程加快,生命人寿的上市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大多数受访业内人士看来,生命人寿未来很可能会选择集团上市。一位生命人寿内部员工也表示,上市的工作已经放置在打造集团化经营之后。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已培育出平安、招行等金融巨头。而自从生命人寿“迁都”至深圳以来,深圳市对生命人寿寄予厚望。深圳保监局局长余龙华曾表示:“生命人寿业务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深圳前三十年看平安,后三十年能否产生新的平安?生命人寿未来三十年有可能成为新的平安,甚至超过平安!”

作为目前较成功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一直是业内学习的典范。

但一位业内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适合走集团化路径。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着急拿全牌照,但从单一寿险业务过渡到综合性金融集团的交叉销售模式,可能还需要走一段很艰难的路程。

前述生命人寿内部员工也表示,此前生命人寿一直处于高投入的增长方式,但去年以来,张峻在内部提出要加快公司经营风格的转变,并定调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策略以稳健为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异化的农信社
合作金融属性缺失,农信社市场化改革道阻且长。


债市东窗事发
多起涉债案件接连曝光,债券市场长期潜藏的“灰色利益链”浮出水面。


家财险潜力巨大
家财险市场潜力非常大,保险公司应在产品设计和宣传,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多下工夫。


阳光路径
阳光保险的上市进程似乎正在加速,但其高速发展背后仍有不少隐忧。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