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金融人生 > 金融的机缘

金融的机缘 [《金融世界》2013年01月号 ]

在压力下工作是一些金融人士的生存状态,面对高薪诱惑,他们需要保持的是一份敬畏。

本刊记者  张玉洁/文

国金融业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持续市场化的过程。

一些幸运者在行业初创时投身其中,一路走来,已是名利双收;年轻的后来者们,却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今,金融已是各大院校招考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满怀梦想的年轻人趋之若鹜,渴望成为百万年薪的圈内人。

然而成功并非易事,这些同金融结缘的职业人士正经历着市场越来越挑剔的披沙拣金的过程。

竞争激烈的保代人

“怎么投行现在像夕阳行业似的?”一位某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保代人)李卫(化名)感叹道。

目前,A股市场行情不佳,监管层对新股发行十分慎重,大批企业排队上市,被业内形容为“A股堰塞湖”。按照现有发行速度,消化掉这些企业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相关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10月,注册保代人数量已达2226人。保荐代表人,这个曾经被视为金领的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重新洗牌。

保荐代表人是企业上市保荐制度下的产物,主要在券商投行部门负责证券发行、承销项目开发和执行、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根据记者的调查,保代人群体背景大致相同:名校毕业,财经、法律专业出身,财务法律基础扎实,不少人还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或通过司法考试。

除此之外,出差频繁,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中,熬通宵、到证监会报送材料和进行沟通几乎是每个保代人都有过的经历。

在作为首批保代人之一的许飞(化名)看来,保代人行业的火爆也就是近8年左右的事情。在此前长达数年的熊市中,证券公司大多惨淡经营。

2004年,保荐代表人制度推出,打破了原先由券商资本金决定项目通道数量的格局。此后,券商承销上市项目多寡直接取决于拥有的保代人数量,保代人成为了稀缺资源。

巨大的制度红利使这批幸运者一夜间变成了“高富帅”。保代人成为了金融业高收入的代名词。许飞也正是在通过相应考试和注册后,年薪一举超过百万。

2009年,随着创业板推出,投行迎来黄金期。在3年左右时间里,大批企业实现上市,使得保代人资源进一步紧缺。

与此同时,保代人和非保代人的薪酬也进一步拉开差距。除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拥有强大平台的大型券商,中小型券商保代人和非保代人的年收入差距普遍超过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保代人的薪酬体系通常分为三块:固定工资、保代人津贴和签字费。

其中,保代人津贴为每月数万元不等,IPO过会签字费和再融资过会签字费往往在几十万元之间。部分有能力承揽项目的保代人还能参与项目分成,获得更高收益。

因此,保代人的年收入普遍在百万元以上。但同时,保代人的利用率却不高,有一部分保代人甚至不做项目,仅靠保代人身份就可以领取证券公司的高额津贴。

然而,制度红利所带来的超额回报只能覆盖少数幸运者。2008年以后入行的投行新人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目前,保代人考试通过率在低位徘徊,市场形势日益惨淡,即使幸运通过考试,注册也更加困难,新人们承受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2012年下半年开始,制度红利进一步消退:“双人双签”使保代人签字权放宽、保代人注册行政许可下放、注册资格考试一年增加为两次等。这些都使得行业发展前景愈加不明朗。

“可能将来会变成类似注册会计师的资格类考试。”许飞说。

面临IPO市场不景气、保代人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不少证券公司选择了降薪或者裁员,以降低运营成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大型券商目前已经开始进行裁员和取消津贴等。

在前述大型券商保代人李卫看来,今天的苦日子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国内券商投行盈利过于依赖IPO和再融资,收购兼并和财务顾问较少,盈利水平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前几年市场环境比较好的时候,大家都盲目扩张团队、争抢项目。经济不景气时,日子自然难过。”李卫向记者表示。

令人遗憾的是,享受着高薪的保代人群体并没有杜绝企业上市过程中业绩造假、粉饰报表等行为。胜景山河、新大地、绿大地等企业的业绩造假行为陆续被媒体曝光,使业内对保代人行业产生了质疑。

实际上,在保代人收入与项目通过率挂钩的条件下,保代人力保企业上市的动机较强,从而削弱了保代人的独立性。问责机制不健全也使得保代人的违法成本较低。

“行业内的确有一些害群之马,但绝大多数保代人还是爱惜自身的羽毛。这是一个值得敬畏的行业。”李卫说,由于牵扯关系众多,保代人也承担了许多相互冲突的期望,就像医生收钱治病,但并不能保证治好。一些制度性问题仅靠保代人无法解决。

除了保代人行业中的实力派人物,对于那些尚未通过保代人考试的投行员工来说,行业的含金量也在下降。基本薪酬没有太大起色,长期出差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动摇着他们的信念。

“加入这一行,就是冲着成为保代人挣大钱,否则谁愿意天天出差?”2009年进入投行工作的徐帆(化名)已经参加了两次保代人资格考试,均未通过。接近30岁的他已经显出了焦虑。

“看不到将来的路在哪。30岁后体力和精力肯定都会下降,如果一直考不过,待遇很难有明显提高,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徐帆表示,但他仍然决定继续考下去,为了通过考试,他制定了每天至少学习2小时财务知识的计划。

“在这行,通过保代人考试能够使事业再上一个台阶,否则就一直处在底层。”许飞表示。

同时,已经站稳脚跟的“老江湖”保代人则开始思索行业变局。“将来肯定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做股权融资,要根据市场成熟度,或者推动形成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李卫认为。

不断拼杀的信托经理

在公司年会的欢乐气氛中,王方(化名)已然有些微醺,但他仍不忘趁着空隙溜出去打电话向朋友道谢。

王方研究生毕业后通过朋友介绍加盟一家信托公司担任信托经理。由于业绩出色,王方入行第一年的收入已经超过百万元。

信托经理这个高收入金融人群显得愈发神秘。正如一首网络中流行的歌曲《蓝精灵之信托经理版》所唱:“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信托经理,他们找项目找钱忙得没时间喘气,他们每天都在琢磨收益率。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发行很多产品,就怕哪天睡醒发现房地产被停。”      

在过去几年中,信托无疑是金融领域增长最迅速的行业。截至2012年11月,信托业资产规模达到6.98万亿元,已与保险业比肩。由于人员规模较小,信托业人均利润已超过百万元。在这种背景下,信托经理年薪百万并不稀奇。

6年前,历经数次整顿的信托业还是死水一潭。在一位财经记者看来,当时信托基本算是挑剩下的“口儿”,没人愿意跑。

张旭(化名)5年前从银行对公业务部门跳槽信托公司,现担任某大型信托公司部门副总。他完整见证了本轮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张旭看来,信托经理需要找项目、募集资金,从项目前期到后期做到全覆盖。因此,信托公司在招聘信托经理时,更倾向于具备银行对公业务经历的人员。

“银行的经历有助于积累客户资源。手中握有项目资源的信托经理薪酬会更高。”张旭表示。

此外,由于信托公司的融资类信托产品类似私募债,用于发放企业项目贷款,所以银行的审贷经历也往往被看重。

信托经理收入跟业绩挂钩,主要是利润总额。因此,为了扩大规模,有的信托经理会在一年中同时做很多项目,甚至达到几十个。

王方奔波于各个项目之间,在迅速积累经验同时,也感觉到了精力和体力的不断透支。“连续出差强度太大,也只能做三五年而已。”王方说。

目前,张旭正在华东地区为所供职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团队招募人才,不少银行、证券人士前来应聘。在他看来,进入任何市场一定要趁早,越早进入,越能享受到资源稀缺带来的超额回报。随着行业竞争接近饱和,待遇就会出现下降。

“能在行业快速发展初期进入很幸运,有机会接触到前沿的东西。其实,我们的资历、见识等同许多前辈相比有很大差距,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洗礼。因此,要对自己的职业始终保持一份敬畏。”张旭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上指出,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只有跌破面值才能成熟起来。

张旭认为,长远来看,信托的通道价值会不断下降,而回归信托本原业务,空间有多大尚存疑问。

忙碌工作的银行职员

“一人在银行,全家都很忙。”这是业内对普通银行职员的形容。

拉存款、办信用卡、销售产品是许多银行一线员工必须面临的考核。此时,为了完成任务,家人、朋友齐上阵。

孙平(化名)毕业于北京大学,读完研究生后,进入某国有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工作。这种好运气令许多朋友非常羡慕,但孙平却有着自己的苦恼:

银行日益成为众多名校毕业生向往的行业,尤其是总行,各路精英云集,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专业水平已非唯一决定因素。孙平感到了压力。

同样毕业于名校,现供职于某国有大行北京分行的周力(化名)的烦恼是预期收入与现实状况存在差距。

周力所在的国有银行收入分配方式尚未完全市场化,工龄和行政级别是决定待遇的重要因素。由于行政级别和工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面对高涨的生活成本,不少跟周力一起进入该行的同事纷纷转投其他金融机构。

“这对银行来说挺可惜。不少离开的同事都很出色。”周力坦承,正是国有银行提供强大平台,他才能够有机会在职业生涯初期受到严谨规范的训练。

对于银行业来说,30年前,人才竞争远不如现在激烈。如今许多功成名就的银行家均是成长于那个年代。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等,都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原本并非选择金融专业。

比如,唐双宁当年本想学文史哲,却被调剂到投资经济专业。不少人毕业后被分配到银行重要部门工作,经历了银行业股份制改革洗礼,获取职业生涯的成功。

“现在的年轻人面临比我们当年更大的压力。”某四大行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毕业的时候,一切在计划内,年轻人往往平稳经历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

这位四大行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认为,现在生活成本高,外边机会也多,不少年轻人选择了离开,对银行未来的发展是一种损失。年轻人还是要静下心来多积累。

尽管不乏其他金融机构的供职机会,周力还是选择了留下。

“先熬着呗,只能安慰自己,年轻的时候不要把收入看那么重,还是沉下心来多做些积累,赚钱之后再说。”周力表示。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私募江湖
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也都是正常人,总在犯错和纠错中成长。


保险业的“福尔摩斯”
保险公估师的工作需要保持独立、公正,并让保险公司和被保险方都满意。


营销员分级管理箭在弦上
保险营销员分级管理或将推广,探讨完善具体细则至关重要。


黯然离场的央行行长们
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而媒体的解读往往与官方解释不一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