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公司 > 中海油大手笔

中海油大手笔 [《金融世界》2013年01月号 ]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终获加拿大政府批准,但短期内实现盈利并不现实。

本刊记者  仲蓓/文

地时间2012年12月7日,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Harper)在渥太华宣布,该国政府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

尽管最终完成收购还需等待美国等政府部门的批准,但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的可能较大,如果收购最终完成,将是国内企业最大一单海外收购。

一波三折

2012年7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每股27.5美元现金作价,收购尼克森公司100%流通的普通股和优先股,交易金额为151亿美元。中海油同时表示,愿意承担尼克森公司43亿美元债务。中海油称,这笔交易的完成受例行的交割条件限制,包括法院批准、普通股股东本人或其代理人在特别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二以上表决的批准,以及包括但不限于加拿大、美国、欧盟和中国相关部门签发的有关政府和监管批准。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专门从事原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上市公司。尼克森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是一家大型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也是加拿大第六大石油公司,其业务遍布欧洲、哥伦比亚、墨西哥湾等地。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将打开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此后,该交易获得了尼克森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但在政府审批层面,尽管8月29日加拿大工业部启动了收购审批程序,但分别在10月份和11月份两度宣布延期。综合公开报道来看,导致延期的因素,除加拿大政府内部各党派意见不统一之外,还包括美国大选一度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国会议员的阻挠,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介入调查等。

而加拿大审批程序的不透明已经引起了其国内部分人士的不满。自该收购宣布以来,加拿大最大反对党新民主党一直持反对意见,认为国家资产不应落于中国国有企业手中。但即便是新民主党也认为,有关部门审议外国公司并购案的过程不够透明。据路透社报道,新民主党负责自然资源事务的发言人彼得·朱利安认为这样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路透社的报道更是指出加拿大投资局审查的尺度仍“模糊不清”。

现在,收购案已获加拿大政府批准,由于尼克森在其他国家还有资产,因此,最终完成还需要进一步获得美国、欧盟等政府的批准,但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的可能较大。

而中海油也已经为当前的“胜利”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不仅在漫长的审批过程中,可能背负不小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负担,还需要在艰难谈判中不断让步、做出多项承诺,以便让加拿大政府确信收购案符合其投资法对国家“净收益”的要求。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资产价值超过3.3亿加元(约合3.36亿美元)的外资收购案须经联邦政府审批,以确保交易能让加拿大获得“净收益”。

加拿大的务实之举

最终,哈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力排众议,批准了此次收购。同时获得批准的还有马来西亚国有石油公司Petronas对加拿大天然气公司Progress的收购,这项收购案也曾在加拿大政府的审批层面受阻。

对于加拿大政府审批结果“峰回路转”,分析人士认为,全球能源格局已出现重大变化,“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基本实现本土油气自给,不需要再依赖加拿大的油气进口,加拿大亦急需找到新买家。加拿大前工业部长、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副主席吉姆•普伦蒂斯则表示,加拿大丰富的能源绝大部分都以低价出口到美国,但不久的将来,美国将转变为能源净出口国,因此,加拿大真正希望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进行合作,中加两国关系正在蓬勃发展。

而2012年早期,哈珀政府曾游说中国投资加拿大能源行业,并说需要外国资本开发加拿大广袤的油气矿床。哈珀日前在参加一个论坛时指出,他领导的保守党政府自2006年执政以来,对投资法进行了大量修订,包括增加严格的国家安全测试,设置符合加拿大“净利益”的门槛等。同时,他强调,加拿大需要实现市场多元化,开拓美国以外的新市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市场。针对尼克森收购案,哈珀强调,由于国有公司的特殊性,加拿大专门就此制定了指导方针。业内人士指出,对尼克森收购案“点头”,体现了哈珀政府是出于务实考虑。

短期难以盈利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表示,中海油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此次收购完成之后,中海油在陆地石油资源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尼克森2012年第二季度的平均日产量为20.7万桶油当量,2011年中海油全年平均日产量为90.9万桶油当量。倘若这起收购案完成之后,中海油日均油气产量有望提升近23%。

此外,尼克森丰厚的资源储备也将成为中海油的囊中之物。截至2011年底,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

不过,庆祝完当前的“胜利”,中海油还需冷静下来着手更长期的任务。除了支付交易资金、背负尼克森已有债务之外,短期内盈利也较困难。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油价基本将保持在70~90美元/桶。而按收购价格,油价要达到100美元/桶以上才能够实现盈利。不过,就其长期投资回报来看,仍未业内所看好。

当前,海外环境日益复杂。中国企业尽管积极采取“走出去”策略,但遭遇的困难也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而频繁受阻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国家利益。在海外仅买下资源也并不一定安全,且初期成本较高、政治风险大,例如油气生产国频繁发生的对外国公司当地油气资产的强制国有化事件。因此,我国企业未来海外资源并购还要更加灵活、更多样化一些。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需要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降低国内资源和环境压力,从而不会总给人以走出去“圈资源”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通过为资源拥有者提供销售渠道、配套服务等方式,间接获取资源的控制权。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信达求索
不良资产资源日益稀缺,平台子公司难以承载转型体量,中国信达想成为一家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殊为不易。


评级公司的传言
一则“中国证券业协会拟成立一家评级公司”的传言,引发了广泛的质疑与争论。


南国“硕鼠”
南国置业高管通过间接持股,疯狂减持套现,修补法律漏洞迫在眉睫。


电商谋“利”
经历了价格战的血拼后,市场地位得到巩固的几大电商网站开始谋求盈利。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