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产业 > 互联网产业决定未来竞争力

互联网产业决定未来竞争力 [《金融世界》2012年10月号 ]

互联网产业将成为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元素,抢占互联网发展的制高点尤为关键。

昆仑/文

“互联网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经济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之一,它给予消费者无与伦比的价值和财富,无人敢忽视其能力,无人能承受错失的代价。”

这是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发布的《网络连接世界》报告中的一句话。

互联网的发展,正深刻地变革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构建的虚拟网络空间,改变了信息流动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现实生活和行为。

近十余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角落,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等各领域。美国未来学大师托夫勒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在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产业将是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元素。

发达国家布局互联网

近年来,世界强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这一新兴全球公域,围绕网络空间发展权、主导权和控制权展开激烈角逐。

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引领着全球互联网技术发展潮流,也极大地受益于互联网。在经济繁荣时期,互联网产业是加速器;当经济陷入低迷时,互联网产业又成为助其走出困境的引擎。

1991年,美国经济衰退结束,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经济扩张。而这一经济奇迹出现的原因在于,新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给企业经营方式带来了近乎革命性的变化。

进入21世纪,美国政府认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包括信息技术创新,才能继续保持其现有国际地位。于是,美国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和《网络空间行动战略》两个互联网政策文件。

美国互联网战略的本质,是对维系全球经济社会运转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控制。其背后的驱动力,不仅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巨大的政治利益。

在互联网诞生之初,考虑到政治和文化因素,欧洲曾拒绝互联网,甚至担心互联网会造成文化侵略。然而,目前欧洲在互联网领域直追美国。

欧债危机中一枝独秀的德国,非常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一直走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前列。

早在1999年,德国政府就提出了“21世纪信息社会创新和就业行动计划”。2009年,德国出台国家宽带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2010年,“数字德国2015”战略启动,其目标是提升信息通信及其关联产业素质。

调查显示,2011年互联网相关产业为德国经济贡献了约750亿欧元的产值。在传统上由优势制造业及出口强力带动的德国经济各部门中,互联网经济上升势头强劲。

不久前,德国决定把互联网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并列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两大支柱。预计互联网产业将在德国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运作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预计,未来五年,G20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经济将平均以17.8%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互联网经济的平均年度增速将为8%,远超其他传统经济产业。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之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占有程度,谁占有了信息,谁就占领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制高点。为此,俄罗斯、日本、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并将互联网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发力互联网产业

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中国尽管一开始是被动地接受互联网,但中国互联网产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依然逆势上扬。

目前,中国是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鉴于互联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战略性作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表示要全面增强互联网产业对消费、投资、出口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从战略高度积极推进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借助互联网产业政策的东风,互联网加速向各行业渗透,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在扩大内需方面,互联网创造出大量信息需求,推动着消费空间和规模的扩展,并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发展互联网产业,既可推动生产,又可拉动消费。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络市场,并且正逐步形成网络消费习惯,拉动消费需求。由电子商务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千万,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其次,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互联网产业不仅自身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还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平台,改变了工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方式,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互联网在物流、商务、金融行业的应用,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网络经济对个人而言可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企业则可能意味着新的增长点。使用互联网和不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潜力各不相同。调查发现,在中国,“高度网络化”的企业在过去3年中的收入增长达到25%,而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或无互联网应用的中小企业在过去3年中的收入增长仅为9%。

除了促进经济发展,互联网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与网友间通过网络建立联系,这些都在改变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方式。

互联网提升实体经济

互联网不仅给商务、金融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从整体来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尚未深入到实体经济的业务层面,并没有与实体经济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也意味着互联网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为中国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金融危机后,各国越来越重视实体经济,也越来越关注节能环保和气候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智慧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是其中一例。

2008 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智慧地球”推崇“互联网+物联网”的理念,认为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发展,可感应、可度量的信息源无处不在,而互联网平台让这一切互联互通,让一切变得更加智能。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践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城市改造之中,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重点。国内各城市纷纷提出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重要发展契机,同时,还将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仅仅拥有互联网技术还不够,而要争取掌控互联网,抢占战略制高点。正如中国自主研发北斗导航系统一样,打破西方在太空信息领域的垄断,成为世界四大导航系统之一。

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预言,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言,互联网的应用水平将成为衡量综合国力与企业竞争力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作者系本刊特约观察员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文企“直融”之困
“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文化创意企业直接融资举步维艰。


新能源汽车彷徨依旧
在应用推广、发展路径等方面,新能源汽车依然未能打开局面。


何以突围
美欧围堵,光伏产业内部整合在所难免,开拓新兴市场势在必行。


银行“渡难关”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下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