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欧元区阴霾难散

欧元区阴霾难散 [《金融世界》2012年06月号 ]

欧元区经济步入低迷,政策空间受到挤压。

崇大海 张正富 白瑜/文

一群西装革履的重要人士端坐在会议桌前,神色凝重,讨论欧洲的未来。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这一场景并不鲜见。

如今,欧元区政策制定者们更是频频蹙眉,恐怕没有什么比应对乏术更令他们头疼的了。

经济低迷几成定局

2011年第四季度,欧元区GDP首次出现0.3%的环比负增长,同时,2012年欧元区经济将继续保持收缩,预计将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造成欧元区经济增长低迷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债务危机传导到金融系统,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

2011年第二季度是欧债危机的高潮,到第三季度传导至金融体系,并致使欧洲银行系统资金链出现紧张。2011年下半年出现的危机,导致银行持有的国债价值缩水,并影响到银行的资金投放,而流动性紧缩又导致国债价格进一步缩水,即所谓的流动性恶性循环。

另一个是债务衰退恶性循环,即债务危机导致财政紧缩,而财政紧缩又导致增长放缓并加剧债务危机。

第二,财政紧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目前,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紧缩措施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特别是“欧猪五国”的紧缩导致这些国家失业率大幅上升。例如,2012年2月,欧元区失业率为10.8%,其中,西班牙与希腊的失业率均超过20%。

2011年欧元区财政赤字率为6.2%,仅比2010年的6.3%回落0.1个百分点,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标准;同期政府债务比率为85.1%,高于2010年的79.3%。这说明欧元区的紧缩政策要持续到2015年甚至更久,因此,对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第三,世界经济短期内难有较大起色。

2012年世界经济的主旋律仍然是低增长与高通胀。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将影响到欧洲的出口与经济。

同时,由于能源进口是欧元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高油价使欧洲经济雪上加霜。2012年1月欧元区外贸逆差为76亿欧元,主要原因就是进口环比增速高于出口,特别是能源进口快速增长。

第四,欧元区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欧元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很多,且无法在一朝一夕内解决。例如,其内部的“南北差异”问题,不可能单单依靠强化财政纪律来解决,甚至很难像一个主权国家一样通过财政转移来解决。比如,就在“边缘国家”不断爆出债务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同时,核心区国家如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经济状况良好,其国债也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

另外,欧元区成员国各自差异很大,也使得欧盟及欧洲央行在制定经济与货币政策时难以兼顾。在债务危机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后,如何协调欧元区内部的竞争力差异,以及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欧盟领导人面对的另一个艰巨挑战。

银行业成“重灾区”

2011年12月起,欧洲央行推行了两轮再融资(LTRO)行动,使得欧元区银行业流动性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也间接稳定了欧元区国债市场。但随着西班牙债务问题的升级,一些原本隐藏的银行业问题又逐渐浮出水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指出:发达经济体面临的两个最大障碍是财政整顿与银行去杠杆化。IMF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财政整顿将使其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而欧元区银行业的去杠杆化将使其经济增长进一步收缩1个百分点。

IMF表示,虽然欧洲央行的两轮LTRO在短期内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性,但欧洲的银行业一直在持续削减资产和负债,并可能由此出现信贷紧缩,进一步打击经济增长。IMF预计,到2013年底,欧盟银行去杠杆化规模将达到2.6万亿美元,未来两年内欧元区信贷供给将减少约1.7%。

比利时著名智库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绍尔特·达尔沃什表示:“目前欧元区的确存在通缩的风险,特别是银行业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因此,银行业亟待注资。”他预计,欧元区银行体系需要几千亿欧元的资本金。

2012年欧元区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仍十分艰巨。

一是银行业持续“去杠杆化”和大规模债务到期,意味着银行需要准备大量现金。例如,仅2012年上半年到期的欧洲银行债务就达到3320亿欧元,而全年超过6200亿欧元,其中,“欧猪五国”银行的债务到期量占全部到期量将近一半。因此,银行更倾向于储备资金以应付巨额债务到期,或是直接回购即将到期的银行债券,而不会大规模将从LTRO获得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或是放贷给实体经济。

另外,即将实施的巴塞尔协议III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加大了银行业筹资压力。

二是经济衰退导致银行业普遍惜贷。IMF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欧元区2012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0.3%,2013年为0.9%。低迷的预期导致银行普遍惜贷,欧洲企业仍然感觉信贷环境十分紧张。

高盛首席欧洲经济学家裴修表示:“欧洲央行的三年期再融资操作只是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欧债危机的形势,并未根本扭转形势。去年12月,欧元区银行业经历了最近几年内最大幅度的信贷萎缩,尤其是向企业与家庭的贷款大幅下降。原因是,债务危机下的银行业很难通过正常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必须通过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这种去杠杆化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没有因为欧洲央行的三年期再融资操作而缓解。”

专家认为,近期欧元区面临的主要是通缩压力,欧洲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仍会停留在金融系统,近期不会带来通胀的威胁。但当经济逐渐恢复后,通胀的压力会随之上升。

政策操作空间受限

2011年欧盟领导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止血”与“输血”,即为重债国提供救助并着手整顿财政纪律,并为财政一体化及未来的经济一体化奠定法律基础。而随着债务危机的缓解,2012年的工作重点也转向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更好地缓解危机并促进经济增长,欧元区“防火墙”已经扩充到8000亿欧元的规模,同时,IMF已经确认增资3200亿美元,可以用来救助欧元区。

这一规模救助西班牙是足够的,但如果还要负担银行业的扩充资本金,目前的“防火墙”难免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高油价使得欧元区政策制定者们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他们既要实施紧缩措施,以尽快降低债务与赤字率以安抚市场,又要防止过度紧缩导致经济下滑并打击市场信心;既要为银行补充流动性,以防止金融系统崩溃,又要防止过度的流动性带来负面影响。

预计2012年欧元区的通胀率在2.5%左右,主要是由原油价格导致的输入性通胀,以及加税导致的成本性通胀所造成。这已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因此,欧洲央行未来进一步宽松的政策难度也在加大。另外,油价高企使得欧元区无法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其政策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虽然欧盟已制定“欧盟2020战略”,将未来的经济增长点放在科技创新、研发、教育、清洁能源及劳动力市场自由化等领域,但这些措施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实效。

各方普遍认为,欧洲央行的LTRO措施为解决债务危机赢得了一定的时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过度的流动性也会带来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因此,以德国为首的一些“核心国家”的央行开始呼吁欧洲央行退出宽松政策。

近期,欧元区有可能通过大规模贸易战来摆脱危机。欧盟虽然将促进经济增长作为2012年的重点,但短时期内仍难找到有效途径。目前来看,唯一立竿见影的措施,恐怕就是通过贸易战来转嫁危机。而中国是欧盟及欧元区商品进口的最大来源地,因此,欧盟对华实施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也最大。

作者系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