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国际观察 > 打破对抗逻辑 探索中美关系新路径

打破对抗逻辑 探索中美关系新路径 [《金融世界》2012年06月号 ]

中美关系应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昆仑/文

胡锦涛主席在日前结束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强调,中美关系应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伴随着惊心动魄的全球金融危机综合症,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最活跃、最重大的变化。中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的密切交往,合作中有竞争,共处中有分歧,传统的大国关系模式不再适合中美关系。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关系的发展态势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考验着两国决策者的政治智慧。

美国谋霸使中美经贸摩擦频繁

保持世界霸权、建立美国治理下的和平,是美国核心价值观之一。由于深受二元对立和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国家实力超越自己,挑战其霸权地位。

美国二战打败德国、日本,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战后又拖垮苏联,压制住德、日,保住其霸主地位。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大国之一,被其视为最大威胁。基于美国长期坚持“接触合作、麻烦遏制”的对华方针,中美经贸关系在互利互补的同时,又于竞争中摩擦不断。

中美在经贸中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差额、知识产权保护三个方面。

争议人民币汇率。2003年起,美国公开要求中国采取“灵活汇率”,施压人民币升值。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对美国近年来的巨大贸易赤字负责,人民币汇率问题引起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美国制造业数百万就业岗位的丢失。

事实上,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30%以上,但美国经济并没有相应地增长30%。胡锦涛主席也指出,美国贸易逆差和失业等结构性问题不是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即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也无法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

世界上本不存在正确或者错误的汇率,只有在适当的时机,实现浮动的汇率,才能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和贸易有利。

4月16日起,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至1%,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告别单向升值走势,走向双向波动时代,凸显中国让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承诺。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为了挽回经济颓势,奥巴马政府提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但实施效果不佳,美国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1月24日,奥巴马发表其任内第三份国情咨文,对华贸易态度明显趋于强硬。他宣布建立一个贸易执法部门,专门负责调查中国等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全球投资战略家马丁·哈钦森表示,此举可能引发危险的全球贸易战。

与此同时,美国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以安全为理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对华采取贸易限制。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该政策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中美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

知识产权保护冲突。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就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出现纠纷。美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美国十分关注知识产权保护,并将其视为事关美国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的重大问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012年度《特别301报告》评估了77个贸易伙伴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行动,将中国等13个贸易伙伴列入“重点观察名单”,这是美国连续第8年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名单”。有些美国人甚至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不严是其产业政策的一部分,怀疑中国的发展、创新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来自对其知识产权的侵犯,这种偏见加剧了中美知识产权争端。

期待美国包容看待中国崛起

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必然走向对抗么?历史上,崛起大国必然受到原有大国的遏制,如果双方针锋相对,必然导致冲突和战争的爆发,这似乎也成为定律。但在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胡锦涛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很大程度上针对着上述疑问,使人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讲话不仅全面总结了对话开启以来取得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胡主席就中美关系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了具体构想。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就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倡议。

奥巴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中美两国高层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当今时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是破解历史上后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难题的唯一选择。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在许多双边关心的重大议题上看到了美方积极的态度,但此轮对话的实质性成果仍然寥寥,务虚成分更大。

此前备受瞩目的“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议题,再次止步于口头承诺。中国提出的141项放宽管制的清单中,美国基本同意46项,但大部分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而在美国简化高科技出口审批程序的清单中,还没有见到中国的身影。

事实上,美国能不能真正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扩大对华技术转让,开展双方更高层面的合作,不仅是解决中美贸易平衡的关键,也是中美建立战略互信、经济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文化包容性大国,对各种思潮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使美国思想文化表现出七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局面。但相对于美国文化的宽容兼纳,美国金融领域对中国的开放程度却远不尽如人意。

日前,美联储兑现了其在此轮对话中关于考虑中国工商银行兼并东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在美设立分行申请的承诺,至此,中国四大国有银行都在美国设立了分行机构,进入美国市场从事金融服务业务。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中资银行在美业务范围限制较多,业务面较窄,只能从事批发银行和贸易融资等业务,面向美国国内民众、华侨,以及在美学习工作的中国公民的储蓄零售业务尚不能办理。

相比之下,美资银行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还同时能够开展人民币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项目。

同时,美国对于中资银行和其他投资资金收购和兼并美国金融机构,还有诸多限制以及审批程序复杂,条件较为苛刻。这些都有待美国进一步对中国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开放市场。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中美利益难免有发生碰撞的时候,但双方的决策者都要谨防不能被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所局限。美国应该用文化的开放性维持包容,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中国崛起。唯有站在历史的新高度,共同构建新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方可确保中美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安全和稳定。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美之间尽管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但完全可以建立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合作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正在也将继续深刻影响整个世界。

作者系本刊特约观察员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QE3登场
QE3意在加快美国经济复苏速度,可能开启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大幕。


欧洲的多事之秋
欧债危机形势喜忧参半,全球经济仍需应对考验。


新兴经济体“失色”
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但在挑战面前还需加强合作。


不可思议的印度
经济改革使印度搭上了全球化的快车,其服务业和制造业迅速崛起。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