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市场 > “有苦难言”的小微贷款

“有苦难言”的小微贷款 [《金融世界》2012年06月号 ]

小微企业贷款不仅难,而且总被“揩油”,商业银行“口不对心”,双方都有各自的苦衷。

本刊记者  冯雷 张云龙 石志勇/文

融资难或成为压死众多小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记者在广东、浙江、陕西、辽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调研时发现,小微企业身处产业链条中利润率最低的环节,但却付出最高昂的融资成本。

受国内外不利经济因素影响,不少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外需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不稳定、融资困难等。

面对经济寒流,不少小企业正徘徊在盈亏平衡线上,无力抑制刚性成本上涨。

小企业的贷款路

佛山市砖一陶瓷总经理、陶瓷贸易商刘海威,上半年屡次听到周边地区有老板“跑路”现象。而这多半与民间高利贷相关。

“我们做贸易,最需要现金流,如果四五个月货没有流动起来,现金马上断流。”刘海威表示,一旦急需资金,如果从民间借高利贷,无异于吃“慢性毒药”,但从银行贷款谈何容易。

他进一步说道,“我去问过,最便宜的邮储银行,贷款利率也要超过10个点。此外,银行有很多霸王条款,借你100万元,拿到手最多80万元,20万元要买商业险或其他理财产品。商业险可以提前兑换出来,但费用照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同大企业相比,由于缺少抵押物、担保人等原因,小企业想直接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小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曲线救火”,而这种贷款的曲线有逐渐拉长之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借助担保公司,按贷款额付出最低2%的年担保费率,这是大多数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都需通过的一关。

二是从小额贷款公司间接获得银行贷款。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小贷公司达到4282家,贷款余额超过3900亿元,这确实使不少小企业的贷款更为方便快捷。

但与此同时,不少小贷公司从银行融资转贷,转手之后利率即大幅上升。银行省心、小贷公司从中获利,受苦的只能是小企业。

国家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是鼓励其面向普通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但当前,许多小贷公司的单笔贷款余额正不断扩大。

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部主任刘冬文透露,他在部分省市调研小贷公司发展情况时发现,小贷公司的平均单笔贷款余额有逐渐增高之势,不少小贷公司的平均单笔贷款金额已超过700万元,“说明小贷公司的客户本来完全可被大银行直接覆盖。”

三是以开具承兑汇票方式给企业融资。一位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业务经理对记者表示,这种办法被许多银行采用。

银行通常要求贷款者先存一笔相应数额的存款,然后再给企业开具承兑汇票,而承兑汇票的额度可能要大大超过企业所需额度,企业从其他银行贴现时,要付出更多的财务成本。

这些因素相叠加,直接导致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高鹰忠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对小微企业实行基准利率上浮30%~50%的政策,再加上补偿性余额、存款回报、搭售相关理财产品、支付财务中介费用等,小微企业的贷款综合成本超过14%,接近甚至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2倍。

数据显示,2011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利息净支出同比增长41.26%,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利息净支出同比增长47.19%,比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分别高出26.8和11.7个百分点。

外松内紧的考核

近年来,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改革举措。

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副主任、小企业金融服务办公室张金萍介绍,近年来,银监会让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资源考核对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并针对银行市场定位的同质化现象,要求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根据立足城市和区域定位进行转型,不要盲目争抢大客户、大项目。

除此之外,银监会在监管指标和政策方面,包括资本金、存贷比、发行金融债等,对一些风险管控较好、管理较好、小微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银行进行扶持,鼓励这些银行进一步向县域、集镇等区域发展。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监会要求中小企业贷款增量不能低于上一年,增速不能低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

但是,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开设了专门的中小企业部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许多银行在额度分配、人员配备方面,也都向中小企业贷款有所倾斜。

不过,虽然监管部门对中小企业宽松信贷的信号明确,但各家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操作过程中仍是“外松内紧”。

“银监局放松了对中小企业信贷的不良率考核,但我们银行内部的员工都知道,行里对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为零。”辽宁省一位省级分行的从业人员向记者表示。

沈阳市一家商业银行支行从事小贷业务的业务经理坦言,“我们是上市公司,首先要求有业绩。只要小企业经营中心有一笔不良贷款,经手放贷的责任人就得停止其他业务,先得去收贷。如果收不上来,全中心的所有员工的职位和收入可能都受影响。”

长安银行行长毛亚社认为,监管部门虽放松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容忍度,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免责条款,所以,银行对小企业贷款仍然十分审慎。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国有大银行虽然在额度上向中小企业贷款有所倾斜,但因人员配备和技术手段无法达到监管要求,贷款发放并不顺畅。

沈阳一家商业银行支行的业务经理向记者透露,他们部门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任务去年就没有完成,今年更不乐观。

大银行的资金难以迅速有效补给中小企业,有的需要层层转手,再贷给中小企业。而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有天然优势的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却因存款来源渠道和组织能力相对处于劣势,服务小微企业能力尚显不足。

同时,以理财产品、信托、委托贷款,甚至民间借贷等形式为主的社会融资“脱媒化”进程正在持续,甚至有所加速,从而进一步削弱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

当前,各地银行存款增速下降,直接导致贷款规模受到影响,而最受伤的自然又是中小企业。

此外,中小金融机构在贷款规模上相比大银行受影响更多,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失血”。

“银监会监管我们的存贷比,人民银行有规模控制,我们存款很多,但放不出去。”泉州农商银行行长兰可雄坦言,“存贷比控制是75%,但由于规模额度所限,我们目前存贷比只能达到53%,这其实间接伤害了小微企业。”

欠缺的“草根金融”体系

统计显示,浙江110多万家法人企业,只有10万家左右成为银行贷款客户,一大批小微型、初创型、成长型企业由于各种原因,被挡在了银行信贷门槛之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存在缺陷的集中反映。

他进一步表示,现有资金供给体系中,大中型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尽管小型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数量在逐渐增加,但作用有限。当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称性需求。

相关数据表明,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中占比为77%,贷款市场占比为80%。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在20%以下。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浙江省政协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钱水土认为,金融体系和服务对象有匹配性。在融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完成经济对称,大型银行为成熟大企业服务、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他建议,在强调发展地方金融的同时,要建立一个中央和地方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在监管过程中,要求地方小机构不要一味求大,重点要侧重于定位服务本区域,服务于本地的小企业和个人客户。

专家们普遍认为,针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成长期,应当有不同的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缺陷明显,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本市场发育不足,银行主导金融体系的现状没有改变。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中国的融资机构越来越弱化,银行过去提供社会资金需求的80%,现在达到90%,这就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系统性风险。

他进一步表示,没有高效率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品市场,包括股票、债券、私募股权等,金融配置资源的本质功能就不能很好实现,所以,当前亟待发展资本市场。

高鹰忠建议,当前应继续推动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一方面,通过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增加已有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或新设引导基金;另一方面,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或投资创业型企业,为初创型、技术型企业开辟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

此外,还需大力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

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已普遍建立起政府政策性担保体系,承担为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共服务职能。

但我国的担保行业主要还是以民资为主,个体实力明显偏弱,在同银行合作中也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急需通过提高政府补贴、税收减免,以及风险分担等形式加以扶持,以推动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只有形成金融业务功能互补、服务端口广覆盖、资金串并联渠道畅通的“立交桥式”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和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无缝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才能有望破解。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阳光私募的“松箍咒”
信托产品开立证券账户重启,阳光私募将不再“受制于人”。


中概股“激流勇退”
“空袭”不断,股价低估,大批中概股通过私有化“逃离”美国资本市场。


大病保险的喜与忧
大病医保“商办”将加速医改进程,保险公司应与医院形成双方制衡,以实现医保基金的有效利用。


保险监督员
监督员仅负责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更需监管机构及时跟进,促进问题解决。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