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调查 > 险企“安家”何处

险企“安家”何处 [《金融世界》2012年06月号 ]

良好的金融环境、政策优惠、接近决策机构等,是保险公司选择总部所在地时的主要考量。

本刊记者  梁敉静/文 

最近几年,中国国内保险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越来越凸显的金融功能吸引了各路资本,不但各地掀起地方险企设立“热潮”,而且各地方政府也在制定相关政策,吸引老牌保险公司迁址本地。

近期,保监会接连批复阳光人寿、华夏人寿、安邦财险、天安人寿总部迁址事宜。其中,阳光人寿由北京迁址海南省三亚市,华夏人寿由西安迁址天津,安邦财险由北京迁址深圳,而天安人寿由上海迁址北京。

虽然这四家险企中,有两家险企从北京迁出,“南下”三亚与深圳,但在统计各地险企分布情况后,记者发现:北京依然是最受险企欢迎的“阵地”;上海吸引了最多的外资保险公司;深圳和天津两地,险企总部数量虽然不如前两者多,但其独特的地方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险企“安家落户”。

记者致电上述险企负责人后,各险企均承认迁址一事,并对于文中提及总部所在地给予肯定答复,至于迁址原因,截至截稿时,记者仍在等待各险企回复。

北京:数量稳居第一

天安人寿的主要经营区域为上海,对于此次其总部迁址北京之举,业内人士猜测是为“北上”发展业务铺路。

几年前,中华保险将总部从新疆迁址北京,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信诚人寿相继从广州迁至北京。据媒体透露,虽然目前安华农业保险营业地仍在长春,然而,其管理层及重要职能部门目前已基本迁至北京办公。

记者统计保监会公开数据后发现,目前北京不但拥有最多的保险集团公司,还拥有最多的寿险公司,财险公司的数量与上海不相上下,主要分布在西城、朝阳两个城区。

其中,人保、国寿、中再、华泰、安邦等保险集团公司都将总部设在北京。人保财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中银保险、华农财险等大型财险公司,以及嘉禾人寿、民生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正德人寿、长城人寿、中邮人寿、中融人寿、安邦人寿等人身保险公司的总部均在北京。

还有相当数量的外资保险公司将其总部设于北京:现代财险、中意财险、中航三星人寿、新光海航人寿、信诚人寿、中意人寿、中英人寿、中法人寿、瑞泰、美国大都会以及华泰人寿等。

虽然中英人寿、中意人寿和信诚人寿三家外资保险公司当年迁址北京的原因之一,是为接近其中资股东,便于发展业务,但三家公司当时的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搜集与交流,将总部搬迁到北京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总部迁至北京,新公司也越来越倾向于在北京设立。此外,一些保险公司为了同时拥有优惠的政策和有利的运营条件,选择将注册地设于外地,而主要运营地设在北京。

业内专家表示,与上海、深圳、香港等地不同,北京最大优势在于,是中国金融决策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大型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北京的金融影响力为其他城市所不具备。而保险公司将总部定于北京,更多是出于公司发展战略层面的考虑。

北京市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唐颖向本刊记者表示:“保险公司总部大部分都在西城。原因很简单,‘一行三会’都在西城。决策机构都在那里,企业当然想紧挨着决策机构,这样信息也更灵通。”

她认为,机构处于发展阶段,考虑业务来源,就得消息灵通,因此,想要离决策层近一些。

“决策机构以及许多金融机构集中在金融街,而金融街也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好的发展环境。” 她说,“这就解释了以前决策机构也在北京,为什么这些企业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集中,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形成为企业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及金融服务的意识。现在北京金融服务还是比较靠前的。”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的文化原因。以美国为例,中国与美国大有不同,美国的保险公司差不多都是在乡下,而中国的环境,还是‘官’与‘商’更密切一点,所以保险企业总部多位于北京,便于保险公司与有关部门打交道。”

记者多方打探了解到,在美国,由于各州法律大有不同,对于设立公司以及关于公司运营的政策与管理规定也大相径庭。保险公司总部选址更看重完善的商业法律体系、有利的纳税政策、开明的法院及秉持商贸传统。

上海:外资险企青睐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不断增强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内涵和全球影响力,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的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

2012年3月20日,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成立,成为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在沪设立“第二总部”的银行。

在同一天,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会见英国渣打集团董事会主席庄贝思一行时说:“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集聚更多的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上海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外资保险公司。据本刊记者统计,总部在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居全国之首。

目前,总部设立在上海的外资财险公司主要有: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太阳联合保险、丘博保险、劳合社保险、国泰财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三星财险、信利保险、美亚财险,共9家财险公司。

而总部在上海的外资寿险公司的数量也非常可观。

2011年4月,国内首例外资寿险合并案在上海顺利完成,中美大都会人寿与联泰大都会人寿合并成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汇丰人寿、中宏人寿、中德安联人寿、金盛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海尔人寿、海康人寿、长生人寿、国泰人寿等外资人身险保险公司总部都在上海。

当然,除外资保险公司外,许多大型中资保险公司总部也驻扎上海,如太保集团、永诚财险、安信农业、大地财险、大众保险、华泰财险、天平汽车、天安人寿、长江养老、太平人寿、东方人寿等众多保险公司。

一些受访保险公司认为,上海的金融体系、金融人才、良好的环境,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备程度是吸引他们“驻扎”上海的主要原因。

王绪瑾认为,外资险企选择将总部设立在上海,其原因在于,上海拥有许多外资企业,外资保险公司靠近客户及股东,便于开展各项业务。此外,外资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选择与其文化相近的地区。

“这一点上,外资险企可能较为认同上海的文化,在文化方面接近是其选择的重要原因。”他说。

记者就此事询问了上海金融办,但截至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其他:发挥各自优势

许多受访专家认为,险企迁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文中提到的为接近公司股东,发挥资源优势,公司发展便利;二是被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所吸引。

此次阳光人寿迁址海南三亚,被认为是地方政府打造区域保险中心,给予保险公司“总部落户奖”,用政策优惠吸引保险公司总部落户的典型一例。

2011年8月,三亚市政府发布《三亚市培育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规定》。

2011年12月,海口公布了《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暂行规定》和《关于鼓励金融业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若干规定》。

新规定中设立总部企业落户奖,新设立或新引进并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在认定当年给予“落户”奖励;部分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享受用地、用房、资金支持及奖励扶持。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猜测,海南保险市场份额非常小,此次阳光人寿将总部迁至海南三亚,有可能是采取了注册地与主要运营地分开的策略,这样既可以得到政策优惠,又不影响正常运营。

在地方政府大打区域金融牌、吸引险企落户的例子中,深圳较为突出。

2008年,经保监会批准,生命人寿由驻扎近8年的上海迁往深圳,在当时引起不小震动。

2008年9月,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试行)》和《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试行》。从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专项,重点实施“贡献奖励”、“增资奖励”、“设立奖励”三项奖励。在总部用地方面,深圳市政府也给予了扶持政策。

生命人寿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深圳的特区文化、宽松的文化、鼓励创新的政策是吸引其迁址的主要原因。

目前,深圳拥有平安、阳光保险集团总部。财险方面,华安财险、太平财险、民安财险、鼎和财险、日本兴亚财险公司总部均设立在深圳;人身险方面,除生命人寿、招商信诺人寿外,刚刚设立不久的前海人寿总部也在深圳。

深圳的保险公司数量在北京、上海之后,名列第三。

排名第四的城市当属天津。

总部在天津的保险公司有渤海财险、爱和谊日生同和财险、光大永明人寿、恒安标准,以及刚刚迁至天津的华夏人寿。

对于华夏人寿将总部从西安迁至天津之举,业内猜测股东优势是主要原因。

不过,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后发现,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天津华宇天地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2.38%,为其第四大股东。然而,在其他持股比例超过5%的7家股东中,北京世纪力宏计算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利博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占到4个名额。可见,若为与股东同城办公,充分挖掘股东资源,天津并非华夏人寿的唯一选择。

一位接近华夏人寿管理层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股东是一方面原因,而天津给予的政策优惠,包括税收优惠等也是其选址天津的重要原因。

“天津的优势很明显,”这名业内人士称,“滨海新区很有发展潜力,天津距离北京非常近,一些保险公司选址天津,而运营地若在北京,那么不但办事方便,市场也很大,政策又有优惠,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一位接近天津金融办的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天津保险业,无论是在发展的广度、深度,还是速度方面,都无法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比。

“天津的优势并不在传统的金融领域,至于保险,更是如此。”上述业内人士称,“虽然天津保险业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银行、证券业相比,还是不够迅速,更无法与一些创新金融领域相比。”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私人银行“离职潮”
国内私人银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调节利益分配,解决“高层分”与“基层合”的矛盾。


商业银行谋变
面对转型压力,大型银行将综合性、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中小银行则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商业保理“初长成”
作为银行保理的重要补充,商业保理潜力巨大,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制约。


谁为暴雨买单
大雨过后,保险公司执行适度宽松的理赔政策,放弃了一些自身利益,在社会责任与市场行为之间,险企也在纠结。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