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产业 > 新能源汽车:关键是商业模式

新能源汽车:关键是商业模式 [《金融世界》2012年05月号 ]

具备了政策的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应突破自身瓶颈。

本刊记者  南春雪 陈文仙/文

近年来,尽管国家支持、厂家积极、媒体鼓动,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始终热情不高,汽车厂商也难免产生了动摇。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当前重点以及未来目标。业内专家表示,《规划》的出台无疑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招商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规划》明确了纯电动汽车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工作重点从前期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行转变到现阶段产业化建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纯电动车的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包括插电式在内的混合动力是不可逾越的。因此,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推动纯电和混动的产业化发展。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次《规划》的出台,将政策落到了实处,更加重“执行”。

《规划》提出,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建设慢速充电桩和公共快速充换电设施,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规划》提出了未来中长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由此可见国家发展和推广普及环保汽车的决心。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到2015年,要实现50万辆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多家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开始大手笔投入,如北汽集团将2015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定位在15万辆;广汽集团更是将“十二五”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放大到20万辆;长安汽车则计划2014年实现产销15万辆。仅仅上述三家,“十二五”末的产销目标就已达到50万辆。

据中汽协不完全统计,一季度,汽车整车企业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8626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655辆、混合动力汽车1300辆、代用燃料汽车5671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020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830辆、混合动力汽车1499辆,代用燃料汽车6873辆。相对而言,一季度的销量增长相比2011年有了很大提升,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尚不及今年一季度的总生产量。

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将今年定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年,年底将集中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届时还将考虑公车领域采用新能源车。除了已有四大充电站外,下一步还会在各个区域适度选择一些充电站和加气站满足私人新能源车的需求。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反应冷淡,究其原因,是因为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还存在诸多瓶颈待突破:电池的待航和续航能力还很有限,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电池造价太高,政府配套系统也没有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普及化将很困难。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只有真正被大众所广泛接受,才能算是产业化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配套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必须尽快完善起来,不仅要加快建设充换电站和交流充电桩,确保有车必有配套的充换电设施,而且要构建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提升运营服务与管理水平,为电动汽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换电服务。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进华透露,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一是整车销售模式,典型的是合肥;一种是租赁模式,包括电池租赁和车辆租赁两种,典型城市是杭州;第三种是融资租赁模式,金融公司购买电池,拥有产权,然后租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享受政府补贴,主要集中在合肥和杭州的公交车上。

同济大学一名专家称,新能源汽车如果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寻找到好的商业模式。政府要建立有利的市场机制引导,不能只是补贴给企业。电动车产业机制不建立起来,只要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一个环节不赚钱,产业化就很难推下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银行“渡难关”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持续下降,需警惕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光伏告急谁之过
盲目扩张,导致了光伏产业陷入困境,地方政府也难辞其咎。


文化产业堪忧
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藏着不少危机。


新能源汽车新思维
小城镇潜藏大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需要打破传统思维。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