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金融家 > “老焦”故事

“老焦”故事 [《金融世界》2012年04月号 ]

一位金融学者,机缘巧合,痴迷于小额信贷,在焦瑾璞心中,金融属于那些最普通的人。

本刊记者  张玉洁/文

有些金融学常识的人,都不会对“折现”这个概念感到陌生,数理上,它代表对未来收益可能性的准确评估。

而对于那些处在人生、事业关键阶段,急需资金支持的普通人,如何构建“草根”金融体系,将其发展潜力和希望进行“折现”,则是这一概念在社会领域的有趣延伸。

这正是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一直想要描绘的普惠金融蓝图。

走进焦瑾璞办公室,目光马上被桌上堆满的书籍和资料吸引。“已经搬走一部分啦,之前还要多。”焦瑾璞打趣道。

读书,是焦瑾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个来自开封洧川镇的中原学子,年轻时十分勤奋,在郑州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后,焦瑾璞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人事司。

焦瑾璞爱好研究问题,他并没有因为工作忙碌,停下学术深造步伐。在厦门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最后一年,因为研究写作水平出色,焦瑾璞被调至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当时,主要工作是给领导写文章。”焦瑾璞回忆道。

1998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焦瑾璞第一次参与会议文件起草。同年,焦瑾璞进入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学院,那时候相互结识,感觉他是一个很智慧的人,算是非常优秀。” 一位当时相熟的朋友如此评价道。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间,焦瑾璞主笔、参与6个金融课题研究,内容涉及利率市场化、融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以及货币市场等方面。此时,焦瑾璞主要研究其擅长的领域。

一位同事形容说,2002年之前,焦瑾璞是一位“穿着皮鞋”,在人民银行主攻银行业、货币政策研究的年轻学者。

2002年之后,由于工作调动,焦瑾璞开始关注传统金融体系所忽视的农村地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他自己戏称“脱掉皮鞋”,开始进行基层调研、试点研究,努力推动各项政策法规出台,直至建立行业平台。

2003年,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完成重庆挂职锻炼回京后,焦瑾璞被分配到中央一号文件起草部门,负责农村金融部分。这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第一次起草一号文件,在最终版本中,涉及农村金融的部分,仅仅是笼统表述:深化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有利于解决农户贷款难,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

翌年,焦瑾璞继续参与一号文件起草,在进组之前,治学严谨的焦瑾璞感到了压力。

他强迫自己尽可能多的全方位了解农村金融。“第一次不懂也就算了,接下来如果还是不懂,就说不过去了。”焦瑾璞回忆道。

阅读资料,找寻国外同行先进经验,焦瑾璞一头扎进文献堆中。同事评价说,那个时期,他看了大量资料,包括美国《社区再投资法》、泰国“13%”出资比例,以及印度相关实践经验。

“通过一年调研,在2005年一号文件相关部分,提出‘发展多种所有制社区类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小额信贷组织’,算是在理论上搭起架子。”焦瑾璞回忆道。

此时,焦瑾璞对小额信贷具体运作方式仍然是一头雾水。接下来,他再次主动寻求突破。穿梭各地,频繁考察、调研,邀请国际专家讲学,焦瑾璞得出对“小额信贷”不一样的理解:并非只是金额少,而是一种基于熟人关系的新型贷款技术,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帮助很大。

2004~2008年,焦瑾璞连续5年参与中央一号工作文件起草。从一知半解的“门外汉”,成为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农村金融改革小组专家联络员。谈及体会,他深感急迫。

曾有同事打趣道,文件表述频用“大力”,简直成了“大力丸”。焦瑾璞则笑着回应,“就再帮我呼吁一次吧!”

一位同事评价说,厘清概念、深入市场,这些都与焦瑾璞的钻研精神分不开。

同记者聊着聊着,焦瑾璞顺手抄起一本新发现的英文小额信贷资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接下来会在党校学习,可以好好研究这本资料,我已经把很多书运到党校,准备在学习期间继续研究。”

在国培机构总经理刘勇眼中,“焦瑾璞是一个非常务实,追求共赢的人,十分善于借助各方力量,把事情做成。”

一个有趣的故事说,2006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穷人银行家”尤努斯访华,在国内掀起一阵“小贷”热。

或许鲜有人知道,尤努斯访华顺利成行,离不开焦瑾璞背后的沟通协调。

当时,在社科院从事NGO小额贷款业务的学者杜晓山和白澄宇,也有意邀请尤努斯来中国进行交流。焦瑾璞发挥社交特长,参与其中,从而有力推动“小贷”概念在国内流行。

同事们普遍表示,焦瑾璞治学严谨,善于独立思考,并坚持己见。尽管对中国来说,尤努斯是一位先行者。但是,更加熟悉中国国情,焦瑾璞并未照搬孟加拉国经验,在坚持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问题上,曾和尤努斯发生了激烈的讨论。

“因为国情不同,中国各类存款服务网点非常多,不缺存款机构。但是,缺放贷技术和放贷形式。由于人群性质,一旦开放存款,风险很大。” 焦瑾璞如此评价当时的争论,“吸收存款非常容易和非法集资混在一起,为了小额贷款机构的长期发展,我主张不存款,应该先以培养贷款零售商为主。”

基于数据,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判断,是焦瑾璞另一大特点。可持续商业模式,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十分重要。这需要确定资金成本,明确利率水平。焦瑾璞当年就曾提出:农村贷款利率可适当放开,最高不超过4倍基准利率。如今,这一观点已广受认可,但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焦瑾璞基于扎实调研,通过精确计算,得到的评估结果。

“我当时认为农村金融利率可以适当放开,但不宜过高,不应超过25%。”为了寻找历史依据,焦瑾璞查阅了很多历史融资案件的司法解释。

同时,经过理论研究,他进一步提出,农村金融机构放贷利率水平应在18%左右,“除去8%的各项支出成本,还有10%,正好是我国各行业资本回报率的平均水平。”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焦教授为小额贷款行业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而当记者问起“老焦”,十年磨一剑,做小额信贷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焦瑾璞则回答:责任。

焦瑾璞为人谦和,能准确说出采访过他的记者名字和就职单位。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焦瑾璞性格朴实。他博客名叫“老焦”,微博介绍也同样随和:五道口教师,业余做点儿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普惠金融等方面的研究,兼着一个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秘书长的差事。”

普惠金融之路,未来并不轻松,谈及内在动力,正如焦瑾璞自己所言,“金融不应只为富人服务。微型金融,通过很少的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普通人渡过难关,避免失败命运,从而改变一生。”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蝶变”潘功胜
两次大行IPO经历,使潘功胜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少壮派”银行家,较高的理论素养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再培育进行时
李培育兼具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业内对其带领下的中再集团充满期待。


朱立南低调人生
升任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一如既往地低调,或许,今后他会有所改变。


“老辣”姜建清
在工商银行工作了30年,姜建清在改革的争议中带领工行破冰前行。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