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特别策划 | 大调查 | 国际观察 | 产业 | 热点 | 市场前瞻 | 地方金融 | 专访 | 品鉴台 | 观点
首页 > 金融世界 > 地方金融 > 融资租赁看天津

融资租赁看天津 [《金融世界》2012年03月号 ]

在天津东疆保税港,融资租赁已然形成规模,并延伸至战略新兴产业、旅游、零售等产业。

本刊记者  孟华/文

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东疆保税港区内,2011年全年融资租赁合同金额约40亿美元,业务规模占全国的1/4,成为国内率先开展融资租赁业的“先行先试”者。

随着融资租赁业延伸到战略新兴产业、旅游、零售等其他产业,天津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将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成为天津金融业创新的支柱产业,并有望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

记者从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获悉,截至去年年底,总部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达到60家,比年初的20家增加40家,约占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的1/5,其中滨海新区拥有57家。

同时,各总部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约365亿元,约占全国1032亿元的1/3。

从业务发展情况看,截至去年年底,天津市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2300亿元,比年初1700亿元增加约600亿元,天津市业务总量约占全国的24.7%。行业实力和业务总量超过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发展较快的城市,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11年5月,随着国务院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东疆保税港区被赋予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方面广泛的先行先试权。

2011年,天津融资租赁业在开始走向由量向质的转变。在国内率先开展融资租赁业“先行先试”。

以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为例,飞机租赁增值税减按4%征收,统筹安排飞机引进指标等,将会吸引国内外大型租赁公司落户、设立单机公司。同时,相关产业、金融、税收优惠等综合配套措施将会为融资租赁业创造良好的行业氛围。

《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出台后,东疆成了事实上的政策高地。中国现有的大型租赁公司,许多都选择了来东疆投资。

截至目前,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已注册租赁类企业163家,其中单机公司109家,单船公司33家,小总部公司14家,特殊项目公司7家。

业内人士介绍,作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融资租赁的产值不可小觑。国际上普遍采取租赁的方式解决飞机、船舶等的引进需求,中国国内民航飞机1700架中,1200架通过租赁融资。

2009年东疆保税港区做成的第一单飞机租赁,也是全国金融租赁公司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中的第一单,两架货机融资租赁业务价值达3.2亿美元。

按照发展定位,东疆保税港区用5~1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综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介绍,东疆保税港区的改革目标是吸引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产业汇聚东疆,树立飞机、船舶融资租赁的东疆品牌,进一步与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的通行做法对接。

南开大学滨海新区发展研究院周立群教授认为,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比例还不到40%。作为金融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战略性产业,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将成为天津滨海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东疆保税港区,也将成为天津市高端现代服务业金融业创新的发展基地。

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主席杨海田对记者表示,天津融资租赁业不仅在航空、船舶、地铁、机械装备等行业显现出作用,也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出独特功能。一些中小企业要购买装备,从银行拿不到贷款,通过租赁公司“租来了”所需装备;一些企业用“售后回租”方式,将自有资产出售给租赁公司再租回使用,取得了所需的流动资金。

在天津,融资租赁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余额已经占到全市银行贷款余额的14%以上,第二资金供应渠道正在形成。

他认为,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上对这个行业的认知普遍较低,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还需要有力的扶持政策,使其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争取尽早形成一个新的资金供应渠道,为经济实体提供一个新的资金来源,为国家货币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冲击形成一个缓冲机制,这不仅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现实选择,也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战略之举。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2019年6月号 往期回顾>>

主管/主办
新华通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锻造农业金融“履带”
结合实际情况,河南省正探索“全产业链”农村金融服务,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金改先行者
继温州之后,深圳的金融改革也明确方向。金融改革,是否将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切入点?


温州改革突破与局限
最近,温州金融改革试验的启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商机“泉”涌
联手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组织,泉州市银行业通过特色经营,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不断开拓小额信贷市场。

[ MORE...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征订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中国金融信息网 - 京ICP证120153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49-1